浅析《国家宝藏》的艺术品格

2018-09-27 06:50王榕
今传媒 2018年7期
关键词:国家宝藏民族精神

王榕?

摘 要: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以其精良的制作水准满足了观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激起了深藏在观众心中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不仅在业内获得普遍认可,亦受到了观众广泛的欢迎和好评,并成为今年开年第一档“现象级”综艺。本文将从思想的民族化、文化的严肃性和艺术的创造性三方面揭示其会受观众拥趸的原因。

关键词:国家宝藏;民族精神;文化严肃;艺术创造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7-0116-02

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于2017年12月3日横空出世,并且在开播当日顺利引爆互联网络,在全民中掀起一波国宝热潮,该节目在2018年2月1日顺利收官,这期间,一共播出了10期节目,分别介绍了《千里江山图》,“各种釉彩大瓶”,石鼓,《万岁通天贴》,宋人临摹顾恺之《洛神赋图》等来自九大博物馆的二十七件国家文物,使得文物类节目再次翻红,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热点。

在通常情况下,任何一档综艺节目都有自己固定针对的目标群体,以保障收视率的稳定和增长。但《国家宝藏》一经播出,就受到各行各业,各个年龄阶段观众的喜爱和推崇,看似高冷,不接地气,针对专业文化人士的文物类节目,为何会收获如此多的拥趸?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国家宝藏》的艺术品格,揭示其受到观众拥趸的原因。

一、思想的民族化

现如今,中国电视节目生态圈环境混乱,一方面泛娱乐化,傻乐化倾向明显,依靠明星制造笑料攫取观众眼球,另一方面电视节目同质化严重,跟风抄袭的节目众多,甚至有一些节目完全照搬国外,在完全忽略本土化改编的情况下一头扎进营销炒作过度娱乐的恶性循环中。《国家宝藏》在这种大背景下出淤泥而不染,在文本原创的基础上,赋予了整个综艺节目以灵魂: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通过节目组对某一文物前世今生传奇故事的追溯,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已经不仅是一具没有生命的文物实体,而是一个个已经活起来的组成民族精神的文化密码,每一个文物都能传达出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某一侧面。《千里江山图》,其绝妙之处绝对不仅仅是千年古画颜色依旧艳丽夺目,让后人在几千年之后仍然能借助这幅“北宋版的航拍中国”畅想大宋千里江山的气贯如虹,而是其作画者仅仅为十八岁的天才少年王希孟,就像小剧场节目中的李晨所扮演的宋徽宗所言:“十八岁,大几岁而心力不足,小几岁而经验不丰。”既体现出宋徽宗在艺术才学上“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独到眼光,又在不经意的故事中传达出自古英雄出少年的英气和少年强则国强的大国愿望。同理在《石鼓》的小剧场演绎中,通过司马迁对父亲司马池的追念,一方面科普了书同文的历史意义,另一方面向大众传达了士大夫家国天下的社会责任感,这种先天之忧而憂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让“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圣贤传家法,为万世开太平”的传统文化价值取向再次在现代社会中鲜活。在这些文物所承载的精神文化中,不仅有国家社稷,更有人民血肉。在皿方罍的前世传奇中,通过拟人化的方式赋予皿方罍器身和器盖兄弟之间血肉难分的亲情,通过黄渤扮演的皿方罍器身之口,传达出我国传统文化轻物质而重精神的品格:被漂泊被拍卖被馆藏,也永远掩埋不了一颗叶落归根的游子心;在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一期中,将报恩与爱情糅合,尽管沈姑娘未能等到自己的心爱之人,但她等待中爱情的凄美与坚贞,让白娘子式的爱情又一次在观众心中泛起涟漪。

《国家宝藏》九期节目,二十七件珍藏的文物,像二十七条涓涓细流最后汇聚成中华传统民族精神的大河,在物欲的时代冲刷观众浮躁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对观众的思想进行一次洗涤,真正承担起了电视节目对观众的审美教育作用。

二、文化的严肃性

如果说每一件文物的“前世传奇”都是民族精神在历史关照中的显现,那么他们的“今生故事”则是写实的生活中平凡人的不平凡壮举。《国家宝藏》利用文物本身的传奇,带出一个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在第一期《千里江山图》中,为了使青绿山水图千年不退色的传统艺术不失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仇庆年需要亲自带着榔头进入山林中开采磨制传统颜料需要的矿石。采回来的矿石,先用榔头砸出非杂质部分,细细研磨,再经过筛粉,浇水研磨,每天磨二十个小时,一共磨二十天才能出一小碗颜料。在大机器流水线生产的时代,能静下心来手工开采研磨,这种看似反现代化的做法,实际上保留的是传统的工匠精神。《尚书·大禹谟》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只有沉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才能真正做出匠心独运、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

在石鼓今生的故事中,一万三千箱宝物因为国家风雨飘扬而被迫南迁,祖孙三代在战火中守护着文化的经脉。单一只就重一吨重的石鼓,历时十六年,在轰炸流寇车祸火灾各种天灾人祸中辗转。文物被人精心呵护尚且如此多难,何况呵护文物的人?这期间如果没有对中华民族发自内心的热爱,没有甘愿奉献的民族使命感,任何人,都不会完成如此大的文物保护奇迹。在观看节目时,观众能油然而生发出对这些平民英雄人物的钦佩和感动,何况当时,承担起这项任务的他们可能已经置自身性命于不顾,在风餐露宿中肩负起保护民族文化的责任。

《国家宝藏》的二十七件宝贝中,每一件背后都有感人的传奇故事。大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中英琉璃塔),小到个人事业以及命运的转变,(越王勾践剑成立新的研究小组为一批年轻的研究员带来新的研究机会)这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以严肃的态度出现在观众的面前,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了解到,每一件文物的保存回归甚至是抢夺,都是一件严肃的大事件,任何一个环节的纰漏都可能导致我们无缘欣赏它们的容貌。而在这背后,每一位付出的人都值得社会尊重。

精英知识分子坚持以社会的良心自居,将独立的人格和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看作是自己生命的原则,在世俗社会中,不退却,不放弃,不从俗。在现代,我们很难通过原有的定义去确定何为精英谁为精英,但这并不妨碍作为普通人的观众在《国家宝藏》这个节目的启发下,自觉承担起个体的社会责任。

三、艺术的创造性

《国家宝藏》之所以成功,不仅仅是因为其将娱乐气息浓重的电视节目赋予深厚的情感意识,也因为其在电视艺术语言运用上的成功,给与了观众视觉听觉上的享受。

首先是声音语言的运用。片头画面还未亮起时,极具中国古典音乐气息的背景音乐已经响起。在佛教中象征着象王之吼的大法号的两声吹奏之中,就将观众的思绪拉进还在帝王统治时期,庄严恢弘的紫禁城中。未等电视上展开画面,紫禁城中的一宫一殿已经呈现在眼前。片头未完,历史的时间感,地理的空间感和环境的真实感已经被营造出来。声音语言在电视艺术中的作用,仅仅是在《国家宝藏》的片头就已经显现得淋漓尽致,更不用说在每期的节目中,节目组选取了大量类似《风入松》《少年游》《潜龙跃》等富含中国古典意象美的曲子,烘托氛围,强化主题。通过音乐中的速度节奏高低等的变换,将历史人物的情绪外化,让观众仅仅通过声音,就能解读画面内人物的喜怒哀愁,解读每一件文物沉重的历史内涵。

其次是画面语言的运用。《国家宝藏》的舞台设计气势磅礴,在大气之中包含着五千年文化积淀出的传统审美,在灯光的衬托下营造出一种意境美。主舞台,颜色上以黑色调为主,黑色的地板以及开场黑色的背景荧幕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与泛娱乐化的节目划出了一道鲜明的分界线。舞台灯柱根据节目推进情况变化颜色,除了在开场之时配合顶灯实现庄严中带着绚丽的舞台效果,其余时刻,大多“伪装”成不同时代宫殿中花样颜色各异的立柱,这种设计,不仅能在小剧场演绎时候帮助观众更好得进入特定的历史阶段,而且强化了民族审美气息。背后的大屏幕,则在关键的时刻,配合主持人的说辞呈现出不同的画面,在丰富主持人台词信息的同时,用灵活自由的造型,营造特定的环境氛围。在观众席的設计上,则用白色的灯箱围绕观众,灯箱随舞台氛围变化而变化,时刻将观众笼罩在完整的舞台设计氛围中。

此外,为了表现某一文物的历史印记或传奇,在节目形式上,节目组采用在一定历史基础上合理虚构文物传奇故事的创作手法。小剧场的使用,用通俗易懂的故事拉近了国宝文物与观众的心理距离,掀开了国宝神秘的面纱,通过赋予它普通人的爱恨情仇,让观众的情感合理带入,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瓷母”一期中,利用乾隆的梦境将不同时空的黄公望王羲之雍正皇帝齐聚一起,通过这三人之口,讲出了后世对乾隆皇帝的评价和吐槽。“农家乐的审美”“牛皮癣似的批注”等现代网友的吐槽,出现在严肃正经的古人口中,别有一番乐趣。另外,故事本身所蕴含的戏剧性与冲突性,也天生迎合了观众喜好听故事或者说是猎奇的心理。在皿方罍一期中,皿方罍器身和器盖分离之后能否重聚,以怎样的方式重聚,甚至重聚之后两者是否是“亲生”,都构成了一个接一个的戏剧悬念,吊起观众的胃口,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守在电视机前等待剧情的进一步发展。

《国家宝藏》节目所承载的艺术品格只是能够保障口碑与收视同时获得成功的部分原因,其根本原因在于把握住了文物承载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内核。但这并不代表《国家宝藏》是完美的,例如在大部分情节中,明星嘉宾的镜头以及台词数量,明显多于素人嘉宾,在某几期中,甚至出现抢话的尴尬场面。而这些默默奉献的普通人,才更值得我们关注。当然,这样的瑕疵只能说是瑕不掩瑜的。

让我们期待更多具有社会良心文化品格的电视节目的出现,为我们在浮躁的冰冷的机器时代,带来充满人文主义关怀的传统文化之美。

参考文献

[1] 欧阳宏生主编.电视艺术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2).

[2] 王亚萍.国家宝藏:历史与现实的全新表达[J].当代电视,2018(3).

[3] 汤浩.《国家宝藏》首创“记录式综艺语态”[J].电视研究,2018(1).

猜你喜欢
国家宝藏民族精神
《国家宝藏》火爆背后,博物馆与综艺娱乐
文博节目不新鲜,《国家宝藏》为何脱颖而出?
《国家宝藏》:讲述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
央视《国家宝藏》定档12·3 讲述“大国重器”前世今生
解析《国家宝藏》中的美国文化意蕴
主旋律电影在国民教育中对民族精神的传扬
提倡民族主义振奋民族精神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浅析古诗文中蕴涵的儒家文化精髓
时代呼唤写意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