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星云
豆瓣9.2分,Bilibili网站单集点击量超过224万,央视制作的电视节目《国家宝藏》彻底火了。从节目效果看,它一改往日博物馆严肃权威的形象,引入诸多娱乐化的呈现方式,成功引起普通观众对博物馆、对文物、对节目背后延伸出来的传统文化的关注。但博物馆作为承载着文化脉络和歷史记忆的重要场所,如何在年轻的互联网时代,既要与颇受欢迎的娱乐产业竞争,又要保证它为观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知识和精神内涵,却依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挑战。
王刚出演曾侯乙编钟的故事
12月3日周日,《国家宝藏》节目在央视第三套综艺频道首播当晚,央视第二套放的是一档鉴宝节目。后者以及《探索·发现》式的纪录片是人们普遍印象中有关博物馆及文物的电视节目。如今已经播出四期《国家宝藏》获得了极大的反响,正是因为它完全颠覆了往日博物馆严肃权威的形象。
这档综艺感极强的节目,以舞台剧的形式讲述包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在内9家国家级博物馆27件著名文物的“前世传奇”,每件文物由一位影视明星“代言”:李晨“化身”宋徽宗和蔡京共赏《千里江山图》;王凯饰演的乾隆皇帝梦中与王羲之、黄公望论争各种釉彩大瓶烧制,并被梦中父亲雍正吐槽“农家乐审美”;梁家辉“穿越”为司马光回忆家父司马池寻觅石鼓;段奕宏化作越王勾践剑的剑灵含泪告别越王勾践;作为北大法律系的学生,撒贝宁变身秦朝基层法官喜,为大家上演了一出秦朝版《今日说法》,用独特的方式科普了一次秦朝法律;蔡国庆则回到新石器时代,作为部落祭祀吹起贾湖骨笛以祈求上天。而在节目的后半段,则邀请了诸多文博领域的工作人员介绍文物的“今生故事”:中央美院教授冯海涛“揭秘”青绿山水杰作何以诞生;故宫志愿者集体亮相畅谈义务讲解心语;故宫南迁后人梁金生追忆先辈护宝人生;湖北省博物馆文保中心副主任江旭东博士则带观众了解越王勾践剑2000多年前腐蚀氧化前的模样;考古人郑振香回忆当年妇好鸮尊的发掘过程;武汉音乐学院青年编钟乐团现场演奏编钟古乐《茉莉花》。此外平时难得一见的9位博物馆长们也在节目中一同现身,品评文物价值。
这档由中央电视台制作的文博探索节目不仅在电视台播出,也上了Bilibili网站,并在年轻人中很受欢迎。B站弹幕里笑称央视演绎乾隆到处盖章题跋和雍正批评乾隆“农家乐审美”成了“官方吐槽”,而在段奕宏、雷佳音的动情表演出,弹幕无不纷纷打出“泪目”来表达观众自己因节目传递的“民族自豪感”而引起共鸣和感动。第一期《国家宝藏》在Bilibili的点击量就达到了224万,而《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ilibili上整季只有300万点击量,另外在豆瓣上,《国家宝藏》也得到了9.2的高分。
随着近两年国内博物馆的不断热潮的兴起,这档综艺节目则在电视领域将博物馆与文物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峰。
在云梦睡虎地秦简的故事中,撒贝宁饰演秦国安陆县的一名基层法官
《国家宝藏》大受欢迎的原因,是节目一定程度打破了多年来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感,而长久以来博物馆甚至对媒体也刻意保持着距离。节目正式筹备初期,制片人、总导演于蕾从2016年底开始联系故宫博物院,递交申请,到2017年3月份在故宫第一次见到单霁翔院长,用了4个月时间。
可以说,这档节目赶上了好时候。实际节目早在2015年便立项,当时于蕾和执行总导演汤浩在英国参加电视节目编导培训。其间项目计划一直在改,一开始只想做一档宣扬传统文化的节目,远远没有确定现在的雏形。但之后两年,国内博物馆突然火热起来,从故宫《石渠宝笈特展》引发的“故宫跑”开始,到妇好墓、海昏侯墓文物展,再到《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游人摩肩接踵、展区日日爆满,国人对博物馆展览乃至传统文化的追捧逐渐成为一种新的风尚。数据显示,我国博物馆总数超过4000家,仅2016年一年接待观众数量就达8.5亿人次,增长8.9%。
于蕾和汤浩也成了拥挤在博物馆人群中的一员。汤浩在故宫看展览时遇到了一位叫“杨姐”的讲解员。“我之前参观博物馆没有请过讲解员,一般都是自己去看,顶多拿个讲解器听一听。”汤浩对本刊回忆说,“杨姐”让他印象深刻,“她讲的方式特别生动,姿态特别低,不是高高在上讲博物馆怎么好,她讲的全是故事”。后来汤浩又把“杨姐”介绍给了于蕾,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决定用这档节目来做博物馆的“讲解器”,想让那些原本不去博物馆的观众开始对博物馆感兴趣,起名《国家宝藏》。
《国家宝藏》同样赶上了国家政策的助力。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一则《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通知,强调要塑造民族的文化自信。这则指令也反映到从去年延续至今的传统文化综艺热,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再到《见字如面》,无一不是此背景下的产物。而《国家宝藏》也成了央视和最具传统文化精神的博物馆的一场联姻。国家级博物馆背后代表着一种国家和民族身份认同,就像最终节目呈现的效果一样,节目主持人张国立的开场白强调华夏文明源远流长,这种强调中华文化强盛和引导民族自豪感的设置可以在节目中多处看到。
即便如此,说服国家级博物馆加入一档综艺节目,依然困难重重。“实际上国内考古文博行业与媒体的关系一直有些微妙,研究学者们对媒体大多保持谨慎态度,由于一些跑文博口的媒体人缺乏专业性,因此学者们会担心自己的观点并不能恰当地传播出去。”奚牧凉对本刊说道,北京大学公众考古方向出身的他后来一直从事媒体工作,笑称自己是“打入敌人内部的人”,此次他成为《国家宝藏》顾问专家团成员,负责检查节目是否存在“学术硬伤”。
王凯演的乾隆皇帝梦中与王羲之、黄公望论争各种釉彩大瓶烧制
因此《国家宝藏》最终成行,离不开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的点头。2017年3月份的第一次见面,曾担任过10年国家文物局局长的单霁翔给了于蕾一条建议,2010年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曾公布“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一共8家,正好可以与故宫一同组成这档节目。
随后各大博物馆的联系工作一下变得顺利许多,但怎样从每家博物馆中选择3件国宝,则更展现出媒体与博物馆思维的天壤之别。
于蕾带着编剧团队去每家博物馆调研,博物馆的专家组会先从自己馆藏中推荐文物。“每家博物馆都想把自己特一级文物,最古老、最精美、制作工艺最强的文物推荐给我们,最初9家博物馆推荐的27件文物中,有19件都是青铜器,”于蕾对本刊回忆道,“专家们都觉得最老的文物最有价值。”但节目组并不认同这些选择。“我们其实想要不同年代、不同品类的文物,我们不会像鉴宝类节目一样谈文物的物质价值,而是想要寻找的是文物精神价值的表达,我们觉得博物馆文物最大的价值是它背后的人文精神。”于蕾说道。
等节目组文物选择接近尾声的时候,辽宁省博物館还专门给于蕾打了一个半小时的电话,希望说服节目组可以不选鎏金木芯马镫这件文物。博物馆给出的理由是,马镫实际并不好看,由于年代久远,中间的木芯早就没了,只剩下包裹在外的铜片,博物馆觉得这件展品并不能代表辽博的水平,也达不到国宝级别。但于蕾最终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我们想告诉大家文物的价值并不是它值多少钱、多美精美,它最大的价值是代表了我们民族某一重大历史转折,或者某一文化鼎盛的见证。这副马镫是全世界最早的双马镫,很可能证明就是中国人发明的双马镫,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造就了欧洲的骑士时代。这是它的最大价值。”
同样的选择思考还出现在上海博物馆与南京博物院之间。以书画著称的上海博物馆力荐展现竹林七贤的镇馆之宝《高意图》,但南京博物院首推的文物则是《竹林七贤砖画》,两件文物题材完全相同。最终节目组认为《竹林七贤砖画》年代在先,且后来《高意图》就是通过前者才确定了画中人物的身份,所以只留下了《竹林七贤砖画》。
“文物海选”的过程并不轻松,而编剧将文物转化成有趣的故事,由明星表演,还原文物“前世传奇”的段落,则代表着节目组希望成为博物馆“讲解器”的初衷。
剧本创作是由编剧组和专家顾问团共同完成的,曾经操作过历史类真人秀电视节目《咱们穿越吧》的编剧团队负责撰写剧本,顾问专家团则负责提出建议并“挑错”。顾问专家团的选择同样精妙,有别于传统的文博、历史、考古学研究者,节目组选择的是在网上很有影响力的知乎历史类“大V”张茺和周睿杰,另一成员奚牧凉则经营着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挖啥呢”,这些人有一定的专业背景,又知道怎么吸引年轻网民的注意力。
在“基于史实合理虚构”的前提下,节目组将这些文物的历史故事引向了另一个角度。
节目第一期从故宫博物院挑选的3件国宝中,石鼓“前世传奇”的段落最有戏剧性。有别于网红《千里江山图》和各种釉彩大瓶,文物界都知道其貌不扬的石鼓重要性,但一般观众却很难理解其内蕴。石鼓的历史故事非常多,这组10块如鼓形状的巨石,其上刻有战国时期秦王出猎的记功篆字。唐代以降,石鼓历经沧桑,数丢数得,宋人为石鼓上的篆字镶上金,被金人掳走后,因为觉得金子更值钱,把镶金扣下。后来石鼓逐渐被文人阶层推至“中华第一古物”的崇高位置,韩愈、苏轼等历代文人都曾为这组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记功石刻赋诗。
梁家辉“穿越”为司马光回忆家父司马池寻觅石鼓
“我认为石鼓展现的是一种文化象征。像韩愈、苏轼这些人,发现一块上千年的古物,他们感觉到中华文明是连续的。因为在当时的背景下,中国受到很多外来文化的影响,比如说佛教,比如说北朝时期文化上的不确定感,所以古代文人通过金石学,重新树立儒家传统,并确定了一种主流价值观和人心凝聚力。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愿意自称中华民族,而非埃及、美洲一般已为另外迥异的文明所全然革新,原因之一即是有石鼓这样的文明见证,让我们与祖先命运相连、休戚与共。”奚牧凉说编剧为了可视化的效果,将文化传续这种比较虚的概念落实到了石鼓所刻的文字上。最终节目选取了一个小角度来呈现的前世传奇故事,司马池在内心挣扎后,最终选择誓死寻找尚未复现的最后一块石鼓的下落,而这种传承中华民族文字、文脉的决心,又感化了未来编纂通史的司马光。严格来说这是一个未见于《宋史》的故事,司马池受命寻找石鼓下落期间,也未必是司马光砸缸之时。
“就像历史剧是为当下而作的,不是情景还原,而是为了表达作者想要在当下主题表达的想法。”奚牧凉认为诸如石鼓的故事选取就是为了强调它的当下意义,“从公众考古和文化遗产社会学的角度来讲,文物的核心是价值,传统观念认为文物具有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但如今的时代价值早已多元化,不同价值判断都应该受到尊重,我们强调文物的精神价值,也是为了尊重每一位公众的文化权利,他们有权利通过这个文物获得各种文化共鸣。”奚牧凉认为节目播出后对博物馆的影响也会出现,“我们博物馆很多时候还是在满足知识精英的文化权利,他们知道历史背景,在博物馆里也能看出门道,但很多人可能连朝代表都记不得,他们一想到博物馆就充满距离感,但这些人的文化权利也应被尊重”。
诸如此类的文物“前世传奇”在节目中还有很多:云纹铜禁定格神才天工的英姿、云梦睡虎地秦简重讲勤政爱民的道理、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再现高逸自由的意境、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铺展开海纳百川的图景。
参与节目的明星们,也是在这一环节各自发力。在第二期节目饰演越王勾践剑剑灵的段奕宏一开始对节目组的邀请表示“我也不懂文物,我干吗来呢”,但录完节目后他很开心,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大事。节目组编剧于新玲记得,在《千里江山图》前世传奇中饰演宋徽宗的李晨是个很典型的北京人,他从来没见过《千里江山图》。那幅画很长很长,他和专家聊了半天,找庙、找小人儿。他很惊讶,在以往的认知里,这么长的画就只有《清明上河图》了。《千里江山图》的颜色特别漂亮,当天隔壁展厅有乾隆时期的复制品,李晨去看了,回来说:“单看那画(复制品)真的很好,但一比,也说不出来哪儿不一样,还是原品真。”
在云梦睡虎地秦简的故事中,撒贝宁鲜活地饰演秦国安陆县的一名基层法官。戏剧导演朱峰记得撒贝宁加入了很多即兴表演,他蹦跶蹦跶地出场,将红头巾包头,开场那句“本官今天非常开心”,都是他自己加的戏,每一遍表演都不一样,苦了两位助演演员,要随时准备接撒贝宁的话。妇好鴞尊故事中饰演商超王后妇好的刘涛所拿的兵器钺非常沉,导演担心她一个弱女子拿不动,就只设计了一些小动作。她自己要求,“不,我演的是一个将军”,一定要做大动作,做完手都在抖,而且录了好几遍。第三期节目里,河南省博物院馆藏云纹铜禁的“前世传奇”是由雷佳音饰演楚莊王之子子庚与不慎跌入墓穴的明朝秀才之间一段关于楚国沉浮八百年的“演绎”对话,当得知楚国亡国后,雷佳音的表演极具爆发力,录了好几遍,每次他都能大吼一声,然后眼圈发红。
在石鼓故事中,饰演司马光的梁家辉需要先去故宫外景拍摄他见到石鼓的过程。梁家辉到了故宫很高兴,拍摄那天不是闭馆日,游客很多,拍他骑自行车时,很多观众都特别配合散开来,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我在现场就觉得,梁家辉那种气场很奇妙。”编剧于新玲回忆道。
明星的流量更加带动的《国家宝藏》节目的火爆。在互联网时代,通过娱乐化的呈现方式,《国家宝藏》成功引起普通观众对博物馆、对文物的关注。随着节目的火爆,大家期盼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进一步缩小。作为中国博物馆学方面的专家,宋向光教授曾担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物馆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在接受本刊专访时,他谈了对《国家宝藏》的看法,以及在当今社会博物馆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