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澜
管理者必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管理者该做什么?与此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管理者实际在做什么?这两个问题,涉及管理思想史上一场重要的争论,有人称之为“亨利与亨利”之争。
小亨利挑战老亨利
法国人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是管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经典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提出了管理五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后人把这五个要素变成了管理的四个职能: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
20世纪60年代末,加拿大人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基于自己对五个管理者的跟踪观察,在1971年发表了自己的管理者角色模型,说“法约尔50年来对管理工作的描述,对我们不再有用了”。1973年,明茨伯格出版了专著《管理工作的本质》,详细阐述了自己的管理者角色模型。
小亨利对老亨利挑战的结果,正如后来的一篇论文标题所说,是“法约尔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不过明茨伯格也没吃亏,他因此而成名,几乎每本管理教科书都会提到他的管理者角色模型。
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模型
明茨伯格观察发现,管理者实际做的事情不是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而是在做十类事情,称之为管理者的“十种角色”,可以概括为三个大类:
三种人际关系角色:名义首脑、领导者、联络人;
三种信息角色:监控者、传播者、发言人;
四种决策角色:企业家、故障排除者、資源分配者、谈判者。
这三类角色是一个投入产出系统。权力和地位赋予管理者人际关系,从而带来投入(信息),反过来又带来产出(信息和决策)。如下图所示:
我认为,明茨伯格这项研究的贡献在于其方法,而非其结果。明茨伯格称其研究方法为“结构化观察”。
误导之一:角色VS活动
明茨伯格的模型,尤其是研究方法,也许会给管理学者一些启发,但更可能误导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者。
首先,它对“角色”这个词的使用是随意的。它谈论的其实不是角色,而是活动或者任务。角色这个词是从戏剧中借用而来,应该像德鲁克所说的 “管理者既是作曲家又是乐队指挥”或者“更像是家长或者老师”一样,用另外一个社会角色,从隐喻的意义上启发管理者。
这另外一个角色(比如作曲家或者乐队指挥)具有公认的社会认知,指向一整套典型性格、典型活动或者一整套其他特征。这些特征——比如乐队指挥使用统一的总谱来协调活动、把乐队成员按照擅长分工、自己并不比成员更擅长演奏乐器——可以给管理活动以启发。
然而,明茨伯格所说的大多数角色其实只是一项活动或者一种任务。比如,他所说的企业家(entrepreneur)角色,指的只是发起决策这项活动,所说的“发言人”角色只是代表组织或者团队对外传递信息这项任务。
误导之二:本质(系统)VS 表象(局部)
而且,管理者角色模型谈论的不是管理的本质活动,而是表象。明茨伯格看到的最大的表象,是把管理等同于担任管理职位的人的活动。
他的管理者角色模型以职位为出发点。比如,所谓名义首脑的角色,就是代表自己主管的部门或者单位去出席领奖、颁奖、剪彩、典礼等活动;所谓领导者的角色,就是上级对下级的人际关系角色。
职位是管理的表象而非本质。担任管理职位的人的许多活动是管理活动,但并非所有活动都是。如果你跟踪观察一个政府官员,也许发现他上班时间在打麻将,或者在收受贿赂。尽管这些是他实实在在的活动,但绝不是政府官员的本质活动。
法约尔早就指出,作为管理本质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不是企业一把手和高管的专享特权或者特有责任”。管理职能常常是由担任管理职位的人行使,但并不必然如此。组织是为了实现某个目的而建立起来的系统,管理的本质就是实现目标的活动,因此需要:
计划:我们需要实现哪些具体的目标?
组织:为了实现目标,我们需要哪些资源?怎么把这些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组织起来?
指挥:怎么让员工行动起来去实现目标?
协调:怎么让大家的行动是指向同样的目标?不同部门和个人的局部目标冲突该怎么办?
控制:如果偏离了目标怎么办?
尽管这些活动常常由有职位的人来做,但这些活动才是核心,职位只是这些活动的载体。没有担任职位的人从事这些活动,那他们也是管理者。
法约尔的管理五要素模型抓住了管理的本质,从系统出发来看待局部(管理者)的工作。相比之下,明茨伯格则是从局部出发来看待局部,就好像离开人体来理解手的作用。当然,从局部看局部也可能是必要的,但是其用处必须以从整体看局部为前提。
误导之三:做什么 VS不做什么
正如管理学者马利克(Fredmund Malik)所指出的,明茨伯格“完全忽略了最主要的问题”:管理者实际在做什么并不重要,管理者真正该做什么才重要。明茨伯格也许描述了管理者在做什么,法约尔才指引了管理者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