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创业:成功是弯曲的

2018-09-27 20:35
中欧商业评论 2018年5期
关键词:新创精益商业模式

2012年,美国投资家埃里克?莱斯(Eric Ries)的《精益创业——新创企业的成长思维》一书出版,精益创业的理念成为热潮。恰逢当时中国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风潮。《精益创业》的理念迅速在创业者群体中弥散。创业者们认为,整本书传递的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创业者要承认自己是无知的,承认自己探索的市场是未知的。承认这些之后,就要以探索而不是执行的态度来做事情。你如果知道前面是一片迷宫般的森林,那么走得快是没用的,最重要的是走对路,也就是先做正确的事,然后再考虑如何有效地执行。

因此,与传统管理思维当中,一开始就追求打造高质量产品的思路不同,在精益创业的理念中,高质量地完成一个产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先确定这个产品就是用户想要的,你的商业模式是成立的。因此,它提供了许多切实可行的理念和方法,告诉创业者怎样才能及早发现自己走上了错误的路,怎样才能及早调整,主要的方法工具有三个。

第一,在实际动手前先找到并验证关键假设。

第二,用最小化可行产品(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验证假说,也就是用最小的投入验证假说。

第三种方法是小批量加刨根问底。

在2014年5月刊中,我们分享了硅谷最有影响力的十大人物之一史蒂夫 · 布兰克(Steve Blank)一堂“价值10亿美元的精益创业课”。布兰克说,作为一个在硅谷创业了21年的创业者,他对创业公司的定义有了一个有趣的发现。早年,人们认为新创企业就是大公司的缩小版。也就是说,大公司有什么,新创公司就应该有什么,只不过规模更小一点。但这种认识忽视了大公司的成长是基于一个已知的商业模式,管理重点在于执行。所谓执行的前提是,企业家对于商业模式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如客户、竞争对手、定价、渠道等非常了解。

过去,创业者做产品一般会先有概念,做产品开发,经过α和β阶段的检测,再推出产品去吸引客户……这个流程对于已经成立的公司来说确实非常有意义,却会导致创业企业走向死亡。因为它的基本假设是错误的——假设自己对客户的需求非常了解,然后就像大公司一样开始招兵买马:在产品推出之前,先把市场部建立起来;产品销售之前,先建立销售团队;还要招一些人专门去做业务开发等。这必然导致成本过高,同时没有获得任何客户洞察,失败可以说是必然的。

布蘭克提醒创业者,新创企业不是大公司的缩小版。在硅谷,大多数的创业企业之所以会失败,正因为它们把寻找商业模式和执行商业模式混为一谈。创业企业应该有自己的一套工具,以区分自己与大公司的不同目标,譬如你的商业模式基于哪些假设、如何灵敏地检测假设的正确性、如何打造差异化的创新产品……这些构成了精益创业的核心。

在2016年11月刊,龚焱教授用《所有真理都是弯曲的,精益创业也是》一文,进一步指出,在精益创业的方法论里,价值创造的基础和核心是用户。在传统模型中,公司有了商业计划之后,需要开发产品概念、询问用户需求、进入产品封闭开发,然后进行内测和公测。90%的公司都采用这种看似完美的模型。但需要强调的是,这个模型也是导致初创公司死掉的主要原因。它的致命缺陷在于,整个产品周期走完,用户需求本身发生了漂移,当用户在一切都做完后再进入产品开发流程,你已经使用太多资源,即使发现了用户需求的不匹配,也没有能力再重新改进。

这一点不但适用于初创公司,一些大公司也同样。几年前,当惠普推出一款Pad产品时,上线一周内即宣告失败,清理库存,价格由原来的699美元折至99美元,直接的材料成本损失达到5亿美元——这并不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后来他们吸取了教训,如果开发的产品没有市场价值,无论开发团队多么优秀也无济于事。

此外,精益创业还改变了传统营销理念。传统营销模式认为,要先打动主流用户,由此发展出了一整套营销理论,按照不同维度对用户进行分隔,再找到自己的目标用户,对用户进行画像,将产品性能与用户画像进行匹配。精益创业则先要瞄准“创新用户”,因为这个人群的壁垒相对较低,对后续主流用户有强烈的拉动作用。当新产品、新技术出现时,主流用户不会形成强烈判断,但会受到早期用户的影响。

事实上,精益创业是一个不断与人性搏斗的过程,原因是其核心为减法思维。逃跑和战斗,这是人类一直以来携带的基因。只有不断做加法、做储备、获取更多资源,人才能获得基本的安全感:当你没有用户或者用户不多的时候,本能的反应就是增加用户;产品线不够的时候,本能反应是增加一个产品线。在这种情况下,做减法是反人性的,因此许多人在实践精益创业的过程中会觉得困难。

从本质上看,精益创业是一次科学实验。尼采说,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曲折地接近自己的目标,一切笔直都是骗人的,所有真理都是弯曲的,时间本身就是一个圆圈。精益创业也是如此。

猜你喜欢
新创精益商业模式
电力企业成本精益化管理提升研究
新创先进制造小微企业高质量生存发展研究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厚植精益文化离不开领导干部“四先三进”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考验
2006-2007年度最佳商业模式
2006-2007年度商业模式未来之星榜单
新精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