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达成应

2018-09-26 10:04周钊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初中数学

周钊

摘 要:数学教学的教学目标设定是数学教学过程的方向,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遵循“全面、具体、适宜”的原则,还要把总目标细化,总分结合,体现层次化。达成时不光要关注知识性目标,还要注意体现学生在能力方面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目标;教学预设;教学生成

教材对教学的内容作了描述,但一般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拿到教材,要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任务与学生的现有水平设置适当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和展开。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帮助教师较好地组织教学,确定正确的教学策略,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明确的教学目标还可以为学习评价提供有效的依据。

数学学科具有典型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数学教学过程也应是不同阶段目标的连续。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遵循三个原则: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指教师应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确立的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维度构成的课程目标理解总目标,把握各阶段目标并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制订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具体指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表述应清晰、具体,显性描述知识技能的教学要求,切实提出主要的过程经历。在考虑形成学生数学基本能力的同时,还要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应用能力、批判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年级不同,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同,所以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适宜,即所提出的教学目标要求,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心理特征和年龄实际,并具有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比如《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新授课时,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可进行如下设定:

(1)探究具有三个对应相等条件时三角形全等的可能性。并初步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ASA和判定定理AAS。(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探索交流、分析归纳等活动,体会数学结论的获得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3)体会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转化的数学思想,和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在数学中的应用。(4)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中,经历画图、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推理、交流等环节,从而获得正确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情感体验。

这样的制定和达成具有如下特点:

(1)目标指明了学生对公理、定理的学习,应经历的具体过程和要达到的认知水平。这样的安排让学生充分参与数学活动,并体会数学结论的获得。(2)目标对于知识学习的水平确定为探究性理解,具体要求是初步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ASA和判定定理AAS。(3)目标明确了伴随学习过程学生在数学基本能力的提高、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情感态度的发展等的具体表现,使学生认识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在数学中的应用。

可以看到,这节课学生应理解什么,掌握什么,学会什么,目标进行了明确;对难点、重点、关键,教师也可了如指掌;教学思路、教学环节昭然入胸。

在设计课时教学目标中不应只编写总目标,而应该总分结合,重视教学流程中分目标的设计,二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总目标设计尽量系统,全面,分目标设计尽量具体,可操作,能为总目标服务。从而通过分目标的逐步实现最终达成总目标。

如在教《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一课时,可这样设计课时教学总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关系的过程,体会函数与方程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数学知识建构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的无穷魅力,感受创造和发现的乐趣;(2)体验数学的抽象性和严谨性。

同时,结合教学流程,可以将总目标细化设计为二个分目标:(1)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利用讨论交流的方式初步感知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的关系,建立感性思维。在交流合作中锻炼实践能力;(2)学生通过多媒体展示图像利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法理解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关系,并能运用之一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感受发现和创造的乐趣。

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体现层次化。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数学教学目标可以分三个层次:一,全体学生都必须达到的基本层次;二,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努力达到的较高层次;三,对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可能达到的较低层次。按照以上三个层次制定教学目标,才有可能切实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例如,在《弧长和扇形面积》教学中,可设计如下分层目标:

一层: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牢记公式,并能用公式求弧长和扇形面积。

二层:(1)掌握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熟练运用公式求值。(2)运用公式变形解决问题。

三层:(1)牢固掌握公式,并熟练运用公式求值。(2)较熟练地运用公式变形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的达成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確地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重点知识、技能、方法是否在课堂上得到巩固和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是否达到了目标所提出的要求等等。

新教材既要求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求促进学生的发展,考察一堂课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既要看知识效率——“双基”的达成情况;又要看能力效率——学生素质提升的情况。在评价目标达成度时不应只看知识目标的达成,而忽视学生素质提升的情况。

在课堂评价中对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主要关注:

(1)学生能否切实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所获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将这些新知识纳入到自身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融会贯通。(2)学生是否能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3)学生是否多向观察,善于质疑,变式思维,举一反三,灵活实践。(4)学生能否把经过猜想、探索发现的结论作为新的思维素材,去努力探索,再去进行新的发现。

数学教学的教学目标设定是教学过程的方向,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遵循“全面、具体、适宜”的原则,还要把总目标细化,总分结合,体现层次化。不光关注知识性目标,还要注意体现学生在能力提升方面的设定和达成。

参考文献:

[1]冯燕萍.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原则[N].少年智力开发报,2011.52期.

[2]赵立忠.基于情感教学理论的初中数学教学实验研究——以七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为例[D].云南:云南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初中数学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新说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