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莹莹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7--01
患者在手术前由于担心手术效果及预后质量,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与生理上的手术应激反应。所谓应激反应,主要是动物体受到应激源影响而产生的非特异性的紧张状态,并自主形成的病理生理功能变化。手术应激反应若不及时进行处理,将会对患者的手术效果、麻醉效果與康复质量产生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做好手术室护理干预工作。今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手术室收治的肿瘤患者80例,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降低患者应激反应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手术室收治的肿瘤患者80例。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异常、意识障碍、存在感染性疾病、心肝肾等功能障碍患者。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为37至70岁,平均年龄为(47.9±3.6)岁,直肠癌、结肠癌、乳腺癌、其他肿瘤的例数分别为15例、12例、8例与5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为36至71岁,平均年龄为(47.8±3.5)岁,直肠癌、结肠癌、乳腺癌、其他肿瘤的例数分别为16例、11例、9例与4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中年龄、性别、病类等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给予术前准备,调整手术室温湿度,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与面部表情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①术前护理 观看患者病历,判断患者生命体征;对焦虑、抑郁患者给予心理疏导;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告知其手术过程、麻醉方式、注意事项等知识,纠正患者对手术或麻醉的错误认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的陌生感与恐惧感,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信心。②术中护理 将手术室温湿度分别调节到25℃与40%到60%;主动迎接患者,消除患者的手术室恐惧感;及时疏导患者的消极情绪与心理反应;对患者中心静脉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进行监测,若有异常则及时处理;注意遮盖患者,减少非术区暴露身体面积。③术后护理 术后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效果,对患者皮肤上的消毒液与血迹进行擦拭;将患者送回病房,确保各管路畅通,防止出现挤压、扭曲或脱落;观察患者并发症情况并及时处理。
1.3 观察指标 ①用Zung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临界值为5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消极情绪越严重。②记录患者护理后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特应用SPSS20.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数据资料对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用卡方检验,若p<0.05,即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手术对于患者来说属于一种强烈的刺激源,无论是出于对疼痛的畏惧,对手术效果与预后质量的担忧,还是碍于经济负担,都会对患者的心理与生理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就心理应激上来说,患者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就生理应激上来说,患者主要表现为心跳加速、血压上升、呼吸加快、肌肉颤抖、头痛疲乏等。这些手术应激反应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到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而且术中不断提高的儿茶酚胺还会影响到手术麻醉效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是因为给予了观察组患者手术室护理干预。通过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健康宣教、调节室温、遮盖身体、监测生命指标等都能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理舒适度,继而降低手术应激反应。综上所述,对行手术的肿瘤患者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不仅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而且还能稳定患者的心率与血压,降低手术应激反应,改善患者预后效果,临床上应用很有价值。
参考文献
李玉兰.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 当代医学,2013,19(15):124-125.
何雯雯,林惠勤.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J]. 当代医学,2018,24(12):176-177.
唐海燕.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10):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