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晓燕 王丽芳
【中图分类号】R2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7--02
黄芪又称绵芪,始载于我国中医典籍《神农本草经》内,多产于我国黑龙江、甘肃、山西、内蒙古等地区。迄今为止我国中药中黄芪使用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性微温、味甘,具有收敛生肌、脱毒排脓、利尿、补气固表等作用,归脾、肺两经。历代医学家在黄芪用药中,均对其炮制工艺非常注重。黄芪炮制方法众多,例如:去芦、酥制、醋制、蒸制、煮制、酒制、盐制、炒制、炙制、切制及辅药汁制等[1]。本文,通过对古今黄芪炮制文献进行查阅,并结合实际经验,归纳其炮制历史沿革,以期发扬、继承黄芪炮制经验,其炮制提供理论依据,报道如下。
1 黄芪炮制历史沿革
黄芪作为常用中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中,但仅针对黄芪药性、功能等记载,并未对其炮制方法做出介绍论述。对于黄芪炮制方法首次出现在南北朝《雷公炮炙论》中,指出“须去头上皱皮,蒸半天,手劈令细,剉用”[1]。黄芪炮制方法在宋代被快速发展,加热制法、炒制、蒸制等传统炮制方法上,涌现出大量根据不同敷料的炮制方法,例如乳、姜汁、酒、盐、蜜等。宋代始载有盐制法,例如:盐蜜水涂炙、盐水拌炒、盐水浸焙等;蜜制法如:蜜蒸、蜜水拌炒、蜜炒、蜜炙等,此外还有炒制法、酒制法。《圣济总录》[2]记载:“洗打破手劈如丝,以盐水少许和水揉,猛火培干”“蜜涂炙”“蒸陪干”。至元代《卫生宝鉴》中记载黄芪炮制:“去卢皴,剉碎,桶剉,柱筛齐之用”。黄芪炮制发展至明朝时期,《普济方》[3]中记载“蜜炙”“微炙炒,略炙炒”“洗净、寸截,捶碎,劈如丝状,盐水浸透,文火炙酥,剉”。至清代黄芪炮制又一次得到巨大发展,如《本草新编》[4]中提出九制黄芪的新炮制方法;且《本草纲目拾遗》提出“人乳制七次”。综上,黄芪在我国中医历史上,炮制方法众多,其中以酒制、盐制、蜜炙等炮制方法为主。此外,黄芪在我国近两千年中医应用史中,明清时期首次出现关于其炮制理论、目的、作用等记载,如“上部酒伴炒,中部米泪伴炒,下部盐水炒”,有关古籍记载黄芪生用治痈疸,蜜炙用治疗肺气虚、炒用、蒸用、盐水用治疗下虚。当今,根据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收录,蜜炙、黄芪饮片两种黄芪炮制方法[5]。
黄芪作为临床常用药物,其性温、味甘,具有利水退肿、托毒敛疮、固表、升阳、补中益气等作用。盐制可引药入肾,具有利水退肿、补肾气功效,用于治疗肾虚气薄症状;黄芪酒制则可用于散寒,治疗气虚肺寒等症状;黄芪蜜炙制法可起到补中益气的中小,用于治疗中气下陷、脾肺气虚等症状。现代炮制方法最为常用为蜜炙制法,因其甘温偏润,且主益气、辅润燥。
2 黄芪炮制理论与研究进展
黄芪具有极为悠久的炮制历史,炮制作为中医用药特色,即指药物制成其他剂型或使用前,进行科学加工的一个过程,使其符合医疗用药制剂、调配等临床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黄芪质量检测指标成分包括: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黄芪甲苷等两项。其药理研究显示[6],黄芪具有多种有效活性成分,其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具有清除氧自由基、降血脂、抗菌、抗病毒等作用,是含量最高的黄铜成分;黄芪甲苷作为其主要成分,具有降压、镇痛、抗炎、扶正强壮等功效。
黄芪中有效成分含量直接影响其功效,具有关研究显示,蜜炙黄芪因黏度高,保存良好,难以过筛、粉碎,进而影响黄芪甲苷的溶出,导致其甲苷有效含量低于生品[7]。此外,国内学者刘星楷等[8],在“黄芪有效成分研究:Ⅴ.黄芪中清除”的研究中指出;黄芪经过120°高温蜜炙炮制中,一部分黄芪皂苷有效成分出现乙酰基脱落、糖苷键断裂,说明生黄芪与蜜炙黄芪存在一定疗效差异,可能因糖苷键、脱乙酰基水解存在相关性。对此,我们认为黄芪有效成分除受热不稳定因素影响外,炮制过程中,蜂蜜的加入同样对其存在一定影响。国内学者李利明[9]研究指出,黄芪在通过蜜制、盐制、炒制、米制、酒制等不同方法炮制后,其化学成分影响对照分析中指出,黄芪通过不同方法炮制后,其有效成分受到不同程度影响;黄酮成分对比,其中以酒制最高、蜜炙最低,同样多糖类含量以酒制最高。此外国内学者通过皮下注射2%浓度乙酰苯井诱导动物气虚、血虚药理模型研究,对蜜炙黄芪与生品黄芪效果对比;结果显示,蜜炙黄芪具有更高的补气作用。进而为传统中医论述提供科学依据。
3 小结
近年来,随着中医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治療中,中药饮片的使用率显著升高;中药饮片功效大不如前的现象逐渐显现,经分析虽然与药草生长时间、种植环境等存在一定关系,同时在中药饮片炮制上也存在一定影响。黄芪在我国中药应用中,具有极为丰富的炮制方法,虽然临床用药历史悠久,但目前,尚无系统性的黄芪炮制研究,对其炮制机理尚无法科学的阐述。对此,今后仍然需要对其炮制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其用药效果。
参考文献
徐丽莉, 袁久林. 黄芪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思路[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1,29(9):2071-2073.
赵佶. 圣济总录[M].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2:1553.
朱棣. 普济方[M].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9:3488.
陈士铎. 本草新编[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6:36.
聂小春.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增修订情况介绍[J]. 医药导报, 2010, 29(8):975-979.
石子仪, 鲍忠, 姜勇,等. 不同来源黄芪药材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芒柄花素的定量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 2007, 32(9):779-783.
姜勇, 金芳, 鲍忠,等. 不同来源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的定量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 2006, 31(11):930-933.
刘星楷, 江明华, 俞正坤,等. 黄芪有效成分研究:Ⅴ.黄芪中清除.[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1991,3(4):1-6.
李利明. 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芪化学成分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 2014,4(17):85-87.
刘星堦. 黄芪蜜炙方法的历史沿革及效用的探讨[J]. 中国中药杂志, 1993, 18(2):87-89.
戴稼禾, 梁子钧, 秦万章,等. 黄芪药物对人体红细胞变形能力作用的实验研究[J]. 贵州医药, 1987,11(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