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美刚
【内容摘要】教材不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唯一依据,而是成为一种课程资源。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起始学习能力、教材内容的整体性、化学实验探究以及学科价值等不同角度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新教材,活化教材内容。
【关键词】起始学习能力 整体性 实验探究 学科价值
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虽然“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的思维仍然被教科书所束缚。帕尔默曾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科学有效地驾驭教材不应是教师教学技能的简单展示,而应是教师教学智慧和教学机制的艺术结晶,更应是教师教学的切身体悟与思想升华。“用教材教”则是把教材作为师生开展教学活动、学生获得价值体验和进行意义建构的一种课程资源,教材不再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唯一依据,而是成为一种课程资源,要求教师构建新的教材观,要树立“资源意识”,将教材作为一种课程资源,进行发掘和创新。
一、站在学生起始学习能力的角度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学生的起始学习能力就是学生学习新知识、技能必须具备的原有知识、技能的准备水平。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不断获得新知识的建构过程。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起始学习能力结合教材编排内容进行重构和活化。
学习苏教版必修1专题3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中的《从铝土矿中提取铝》,学生在初中的化学学习中认识到金属氧化物能溶于酸,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了解到氧化铝能溶于酸又能溶于碱,对于其他的金属氧化物能否溶于碱溶液还不够明确。
教材中图3-10第一步不用酸溶解而用氢氧化钠溶液溶解?我们可以将教材中“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有少量杂质)……”设计成“铝土矿中主要成分是Al2O3,少量杂质是Fe2O3……”,让学生根据表一氧化铝和氧化铁的性质及异同进行实验探究,从而学生对于氧化铁是一种碱性氧化物而氧化铝是一种两性氧化物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为学生“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实验设计给出了大致的方向,学生的讨论便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从而事半功倍。
在专题2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中掌握了钠、镁分别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钠、氯化镁冶炼得到钠、镁,学生在设计提取铝的流程时也会采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铝,为什么在教材中图3-10流程中不是电解氯化铝而是电解氧化铝?我们可以给出表二-氧化铝与氯化铝的熔沸点比较让学生分析得出氯化铝易升华,不能通过电解氯化铝得到铝,并不需要向学生解释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而氧化铝是离子化合物,表二中氧化鋁的熔点高还可以直接过渡到电解时加入冰晶石的作用,一举两得。
二、站在教材内容整体性的角度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教材仅仅是教学的载体,至于如何去理解和运用,这个创造的空间更多的留给了教师和学生。只有认真研读教材、感悟教材、领会教材,才能挖掘教材资源的深层价值。我们需要分析本段教材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表达方式和程序,研究素材、例证、练习与知识、技能穿插编排的意图,从中领悟出教材的思路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以此作为主动驾驭教材的一个重要方面和设计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
必修1的教材中5处出现围绕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物质制备或提纯的流程图:专题2图2-7“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工业生产过程”、图2-12“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专题2的本专题作业中第8题是以海带为原料获得少量碘水,并以CCl4为溶剂将碘从碘水中提取出来的具体过程、专题3图3-10“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工艺流程”、专题3的本专题作业中第9题是关于废液处理及金属回收的实验方案流程图,并在该题的第4小问中要求学生设计处理某一废液的实验方案。流程图的形式主要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而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以及相互之间的转化网络的形成集中在必修1。专题3中的流程图比专题2中要复杂,涉及了试剂的用量、杂质的干扰反应、一种试剂加入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等等。从2013年开始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的第26题开始以流程图的形式出现,而且每年的高考化学试卷中化学工艺流程图是第Ⅱ卷的重头戏。不管是从教材上的基本训练还是从学业水平测试的能力要求上看,找到一个合适的生长点来训练学生对流程图的解读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可以在专题3的本专题作业的第9题进行习题讲评时对物质制备或提纯的流程图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掌握流程图的基本解题技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从“所加试剂与原有物质是否反应、与何种物质反应、所加试剂的用量以及溶液或残渣中的成分”等几个主要方面对流程进行分段分析,帮助学生梳理解读流程图的关键点以及主要解题技巧;掌握流程图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同时学生通过第(4)设计流程图较好地掌握了分析流程图的几个技巧以及常规的流程图实验方案的设计,将必修1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以能力要求较高的形式呈现,了解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主要应用。教师正确认识教材内容中的新知识和前后教材中知识的关系,对教材中的习题进行研究,挖掘培养学生能力的平衡点,不再就题论题,寻找新知识、新技能的“生长点”,从而实现知识、能力的正迁移。
三、站在实验探究的角度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化学实验探究是一种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活动,它把实验作为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过程看作是一种科学的探究过程。”[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应该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下,将教材上所提供的实验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挖掘实验教学中潜在的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内涵,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化学的能力。
必修2的专题2第一单元中活动与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教材上主要是温度和催化剂对双氧水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我们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影响反应速率事实,预测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根据所提供试剂和药品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如活泼金属跟酸的反应、不同表面积的碳酸钙跟盐酸反应、过氧化氢分解等能从宏观判别反应速率的反应,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预测,经过分析讨论,得出固体的表面积、溶液的浓度、温度以及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实验中颜色的判断比比皆是,但是学生对颜色的判断往往会带着生活经验中的颜色判断从而出现错误结论。在活动与探究“化学反应的限度”中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是否还存在Fe3+?实验结果溶液并不是血红色而是黄色,学生会感到困惑。我们可以增加一个对比实验,将一个检验Fe3+的血红色溶液加水稀释,就可以得到同样的黄色,增强学生在实验中用好对比实验的意识。
必修1专题3第二单元中活动与探究“Fe2+和Fe3+的转化条件”中可以增加试剂双氧水,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发现FeCl2溶液中加入双氧水后可以检验出Fe3+的存在,但同时还看到产生了大量的气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气体的成分、为什么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对于在实验过程中的“意外”现象不能视而不见,培养学生尊重实验事实的态度和科学的探究精神。
四、站在体现学科价值的角度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加拿大著名化学家R.J.Gillespie曾说,“我们必须记住普通化学课绝不仅是(或不应该仅是)作为培养未来职业化学家、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地质学家、工程师、药剂师、环境保护工作者的基础课,而实际上对每一个有教养的公民来说,都必须懂得化学。[2]”今天的化学教育已经不单纯是化学知识的教育,通过化学课程的实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是化学教育的最终目标。化学与社会生活有着广泛而紧密联系,为了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或社会上发生的有关问题,新课程倡导“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将所学的学科知识与他们熟悉的生活融为一体,既能提高学习质量,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科学素养的全面發展。让学生理解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认识到化学课程对培养自身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这意味着化学教学不仅提供给学生基本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
学习了必修1二氧化硫的性质学生了解其有毒性,但是在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加入了二氧化硫做防腐剂,有毒有害的物质我们也可以通过控制加以合理利用。学习了氯及其化合物后让学生了解84消毒液和洁厕剂的主要成分并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解释洁厕剂使用说明中的注意点。在学习必修2的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喝醋可以解酒吗?”引起学生的兴趣,并通过酯化反应的学习对这句话进行正确的判断;学完蛋白质的性质,学生会问“熏醋可以预防感冒吗?”生活中的食醋是稀的醋酸溶液,浓度太低,并不能杀菌消毒。让学生明白知识的运用并不是将教材知识生搬硬套,而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确实感受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能应用所学化学知识对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作出判断和解释,让学生关注化学学科知识背后潜藏的文化背景和价值体系,让学生体验化学学科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从而让学生明白学习化学的意义所在,增加学生的化学素养,并让化学素养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与教材的联系越发紧密,教师不再是“教书匠”的角色、不再是教材的忠实“信徒”和执行者,而是主动的建构者,用教材教是教师处理教材的一种能力,在正确的教材观的引领下让我们的教学不拘于教材,而凌驾于教材之上。
【参考文献】
[1]夏正盛.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66.
[2]R.J.吉利斯皮.化学中的主要观念[J].化学教育.1998,(4):3-4.
(作者单位: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