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波
【摘要】 目的:分析脑室肿瘤的磁共振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5月-2017年11月收治的40例脑室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对其实施磁共振诊断并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其在脑室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磁共振诊断除2例为无法诊断肿瘤类型外,其余病例均被检出,与手术结果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对室管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脑膜瘤、室管膜下瘤、胶质瘤、中枢神经细胞瘤的检出率分别为94.44%、90.00%、100%、100%、100%、100%。磁共振检查除2例无法确诊病灶部位外,其余病理均被检出,手术结果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其侧脑室、四脑室、三脑室的肿瘤病灶符合率分别为96.30%、90.91%、100%。结论:磁共振具有组织分辨率高、影像清晰的特点,能够为脑室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可靠和科学的参照依据,具有重要的推广使用价值。
【关键词】 脑室肿瘤; 磁共振; 鉴别诊断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4.0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4-00-02
脑室肿瘤是目前临床中较为少见但种类繁多的一组疾病,包括起源于脑室的肿瘤以及起源于脑室周围结构而突入脑室的肿瘤两种类型,但多以前者为主,后者在临床中十分罕见[1]。文献[2]研究指出,脑室肿瘤缺乏特异性症状表现,早期往往容易被患者所忽视,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出现颅内压急剧升高、呼吸突然停止等情形,继而危及其生命安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阻断病情进一步恶化、提高患者预后的关键所在。磁共振是当前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且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其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日益凸显。鉴于此,本次研究围绕脑室肿瘤的磁共振诊断及鉴别诊断展开分析,现将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5月-2017年11月收治的40例脑室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临床病理检查确诊为脑室肿瘤者;(2)临床依从性好,能够配合磁共振诊断者;(3)无钆喷酸葡胺过敏史或禁忌者。排除标准:(1)既往有颅内占位性病变史者;(2)脑室肿瘤手术禁忌者;(3)不同意此次研究方案或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本次研究内容经上级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5~68岁,平均(40.30±1.70)岁;病程3个月~2.5年,平均(1.17±0.33)年;症状表现:颅内压增高征象28例、神经系统症状12例。
1.2 方法
在患者知情同意下对其实施磁共振诊断,仪器设备为德国西门子(SIEMENS)公司生产的MAGNETOM VERIO 1.5T核磁共振成像仪,在医务人员协助下,患者仰卧于扫描床上,以听眶线作为扫描基线实施冠状位、矢状位及轴位扫查,层厚5 mm、层距1 mm、间隔时间1 s[3]。常规扫描结束后经由患者肘部静脉以0.2 ml/kg剂量注入钆喷酸葡胺(广州康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31),如有必要可于0.5 h内在此重复给药。增强扫描时磁共振参数设定如下:T1WI重复时间2 000 ms、回波时间12 ms、矩阵288×203;T2WI重复时间3 000 ms、回波时间80 ms、矩阵384×246,二者层厚和层距均为5 mm和1 mm[4]。
1.3 观察指标
选取脑室肿瘤类型符合率、脑室肿瘤病灶部位符合率作为观察指标,其中肿瘤类型包括室管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脑膜瘤、室管膜下瘤、胶质瘤、中枢神经细胞瘤;病灶部位包括侧脑室、四脑室、三脑室,本研究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磁共振对不同脑室肿瘤类型的符合率
磁共振诊断除2例为无法诊断肿瘤类型外,其余病例均被检出,与手术结果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对室管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脑膜瘤、室管膜下瘤、胶质瘤、中枢神经细胞瘤的检出率分别为94.44%、90.00%、100%、100%、100%、100%,见表1。
2.2 磁共振对不同脑室肿瘤病灶部位的符合率
磁共振检查除2例无法确诊病灶部位外,其余病理均被检出,且符合率均较高,其侧脑室、四脑室、三脑室的肿瘤病灶符合率分别为96.30%、90.91%、100%,见表2。
3 讨论
脑室肿瘤虽然在临床中较为少见,但近些年受多种因素影响,其发病率处于不断上升趋势,已经引起了医学界及临床的高度关注[5]。然而,由于脑室肿瘤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表现,只有当肿瘤病灶持续对脑室及周圍组织结构形成压迫后方才会表现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表现,当处于晚期时将会导致颅内压急剧增高或者是突然呼吸停止,从而引发不良结局[6]。影像学检查是当前诊断脑室肿瘤的主要手段,尤其是随着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磁共振已经在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得到了推广使用,为脑室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助力[7]。
本次研究中,40例脑室肿瘤患者肿瘤类型包括室管膜瘤18例、脉络丛乳头状瘤10例、脑膜瘤5例、室管膜下瘤3例、胶质瘤3例、中枢神经细胞瘤1例,磁共振诊断除2例为无法诊断类型外其余病例均被检出,与手术结果具有较高的符合率。病灶部位则包括侧脑室27例、四脑室11例、三脑室2例,磁共振检查除2例无法准确诊断类型,其余部位的脑室肿瘤病灶均被检出,与手术结果比较符合率均较高。据此可知,在脑室肿瘤诊断工作中磁共振诊断可作为优选影像学检查手段推广使用。
本次研究亦对不同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进行了总结,内容如下:(1)室管膜瘤。为一种以脑室内或脑室为中心的占位性病变,T1加权成像为略低信号,T2加权成像为高信号,病变边缘光滑,无水肿或仅为轻度水肿,经常可见大片样囊变及钙化情形,绝大多数患者强化明显[8]。(2)脉络丛乳头状瘤。该肿瘤为脑室肿瘤中较为罕见的、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患者普遍无症状表现且多发于中老年人群,T1WI提示脉络丛乳头状瘤呈现出等、低信号,内部微囊状时可产生低信号区,此时肿瘤漂浮于侧脑室中,T2WI则提示脉络丛乳头状瘤呈均匀的高信号,增强扫描未见强化征象[9]。(3)脑膜瘤。约占颅内脑膜瘤的2%,多见于成年女性,磁共振下边缘轮廓清楚,T1一般为低信号,增强效果清晰可见,T2为稍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下呈现出显著的均质强化,但是在血管密度、钙化灶、囊样病变等因素的影响下回声呈不均匀状[10]。(4)室管膜下瘤。生长缓慢且非侵袭性良性肿瘤,鲜少会对周围脑实质形成侵犯,脑水肿及钙化情形少见,增强扫描后无强化或者仅轻微强化[11]。(5)胶质瘤。以成人为主,好发于侧脑室,钙化为其特征性表现,以低信号呈现。(6)中枢神经细胞瘤。多位于侧脑室内,边界轮廓清晰,世界卫生组织分级将其认定为预后良好的良性肿瘤,磁共振下可见钙化病灶及囊性病变,因血管流空可见大小不等的低信号区,此点内容对于鉴别诊断尤为重要[12]。通过对上述脑室肿瘤磁共振影像特征进行分析不难加以鉴别诊断,故此磁共振同样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将其应用于脑室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能够满足临床诊疗工作需求,可作为优选诊断手段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磁共振具有组织分辨率高、影像清晰的特点,能够为脑室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可靠和科学的参照依据,具有重要的推广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汤翔宇,张顺,江晶晶,等.颅内不典型部位表皮样囊肿MRI表现及病理对照研究[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7,26(4):302-307.
[2]马莉,裴亚亚,孙鹏飞.ADC联合DWI鉴别诊断中枢神经细胞瘤与室管膜瘤的应用价值[J].磁共振成像,2017,8(4):283-288.
[3]张建,李晶.磁共振成像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新疆医学,2016,46(10):1287-1290.
[4]汪文勝,方进,周全,等.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附3例报道及文献复习[J].磁共振成像,2016,7(10):749-753.
[5]刘亚斌,宋晓琴,白琛,等.中枢神经细胞瘤及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CT和磁共振成像特征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23(8):929-932.
[6]郭虹,康厚艺,李晓光,等.第四脑室菊形团胶质神经元肿瘤的功能MRI特征[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4(7):494-496.
[7]肖颖.最小表观弥散系数值在弥散加权成像诊断四脑室原发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6):53-56.
[8]吴延春,吴东青,胡君.幕上及幕下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CT及MRI影像学表现[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6,25(2):159-167.
[9]李文菲,牛晨,郭丽萍,等.侧脑室肿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9):1458-1461.
[10]欧阳光.低场磁共振液体反转恢复序列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海南医学,2015,26(21):3160-3162.
[11]王朝艳,程敬亮,聂云飞,等.ADC联合DWI鉴别中枢神经细胞瘤与室管膜瘤的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5,30(10):1011-1015.
[12]张卉,李祎,陈慧芳.脑室肿瘤的磁共振诊断及鉴别诊断[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9(2):207-209.
(收稿日期:201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