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元月
摘要:学生对待物理的态度以及学习效果不仅取决于学生先天的智力因素,还受到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智力因素是学生与生俱来的,而非智力因素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取得的。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虽然无法改变先天的因素,但是可以通过开发学生其他方面的并对物理学习有一定影响的因素,使其能够充分被运用到学习中,从而物理教学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所谓非智力因素,包括对待一件事物的兴趣、情感、动机、从中获得的情感意志、性格的形成,使得心理素质得到提高等智力因素以外的方面,更是新课程标准下三维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通常情况下,高中物理教师只是注重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这一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而往往会忽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殊不知,正是被教师和学生所忽略的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物理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物理教师应该结合物理科目的特点适时地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而使得两者相辅相成。
一、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著名文学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学生只有自己愿意学习物理,对物理有一种独特的兴趣,其学习效果才能够显现。但是从物理这门学科来看,逻辑推理特点突出,学生很难从中找到乐趣,因此需要教师运用合适的方法来激发并保持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超重和失重》时,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月球漫步、游乐场中过山车和跳楼机的视频,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切身感受失重的感觉。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活动兴趣盎然,必然会想学习、爱学习。同时,可以让学生在紧张的高中学习氛围中得到片刻的解放,从而增加学生对物理课的期待,学习兴趣也得到大幅度提高。由此可见,通过这些走出课堂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得物理课堂变得鲜活有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这正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前提和基础。
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有一个较高的动机驱动,有确切的目标,那在完成过程中必将会事半功倍。同样在物理学习中,在强动机的影响下学生执行力会增强,从而一步步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
例如,在进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时,先让学生明确了一个目标就是通过这个实验能够熟练掌握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学生看到了事先准备好的打点计时器之后学习和动手的动机明显增强,学习动机的增强对这节课的学习效率的提高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的。这节课学生在确定的目标的指引下都很快的完成了学习任务。可见,学习动机的增强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而动机是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生学习动机的提高也就意味着学生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很大的开发,使学生长期保持较强的学习动机需要教师不断的探索和开发新颖的教学方式并在课前帮助学生明确一个使其感兴趣的目标,使学生在特定目标的引领下完成学习任务。
三、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从新课标中要求的三维目标来看,当代教学对学生的培养不只是单单的停留在知识技能层面,还应该注重情感的表达与培养。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学完一节课之后不仅应该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从所学知识中提炼出情感价值观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和物理知识在学生心中的高度。
例如,在学习《无线电波与现代通信》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技术发展改革的纪录片,引导学生去感受时代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而作为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也应该不断的提高自己,以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由此可见,在每节课后都引导学生这样去感悟,久而久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拥有积极的情感态度,从而激发其努力学习的上进心。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
学生的性格形成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环境的制约。高中生的性格品质有很强的可塑性,但是变化也较快。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所学知识中涉及到的案例或者故事,向学生進行介绍,让学生能够从中学习,以塑造自己的健全良好的性格品质。
例如,在学习《法拉第的探索》时,通过介绍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的过程以及他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法拉第为了追求真理不懈努力和不怕失败的精神以及探索的勇气,使学生从中学习法拉第的高尚品格,从而使其在自己的生活中不会轻易的被失败打倒,越挫越勇,不断学习,不断挑战。此外,一个良好的性格品质在物理学习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学生在遇到难懂的理论或者问题时,不应该退缩,应勇于探索,不要被困难击垮,这种精神对物理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虽然我们改变不了学生出生时的状况,并且由于先天因素可能导致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但是通过后天的努力,尤其是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在兴趣、动机、情感和性格品质上得到大幅度提高,这样可以弥补部分学生的欠缺,使其能够紧跟大部队,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进而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深化教学。
参考文献:
[1]魏丽.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李天旭.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教育[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