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体育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研究

2018-09-25 06:49刘琳
赢未来 2018年8期
关键词:体育学科高等教育

刘琳

摘要:强化高等体育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能够有效提升高等体育院校的教学质量。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新时代下我国社会对教师提出的各方面要求,随后根据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高校专业发展的取向、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创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环境三个方面的发展策略。希望这些观点能够有效促进高等体育院校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高等教育;体育学科;教师发展中心建设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摄入,我国受教育人口总数正在急剧攀升,对教育的需求也在逐年加大,面对这样急速发展的教育形势,各高校要积极打造教师发展中心,并充分发挥其职能和作用,以不断优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年龄结构,完善教师培训智慧服务体系,着力提升研训师资队伍的水平,并落实相应的保障措施和经费预算,以全面提升各高校的教学质量。

一、新时代下对教师的要求

学校师资力量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学校教育水准和教学水平,新时代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对学校争夺优秀人才,实现长远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僵化的教学方式方法,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以引导者和协助者的身份帮助学生探索学科世界,树立学科思维,培养学科素质,通过营造民主、平等、开放、和谐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感,从而显著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其次,教师要开阔自身的眼界和视野,立足于全球发展,从多种渠道获取教学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丰富教学内容,在借鉴国外先进文化的同时,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革命文化,从而为国家培养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最后,教师要积极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认真钻研学科教材和学科内容,将教学的重难点和关键点与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有机结合,探索适合学科教学特点和学生性格特征的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帮助学生内化学科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

二、高等体育院校教师发展的策略

(一)明确高校专业发展的取向

教师事业的的发展需要顺应大时代的发展趋势,要求与体育教学的实践目标保持一致,要求在增进学生技能和知识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间的情感。使学生发挥主导作用。价值取向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的方向,所以教师要在发展中遵循着价值取向,通过合理的取向引领自身的发展。同时要随着时代变化紧跟发展。要强调坚持“激发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取向,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地区、学校、学生的不同,专家和决定的制定者无法考虑全部的细节,也没有赋予给学校和教师的改动权利,因此难以符合实际,助长了教师的惰性。教师也被要求机械的教教材将教材和考教材。新的改革要坚持相互适应和课程创生的原则。将学生和教师作为彼此适应和调试的过程,强调课程是在教师与学生的联合创新中发展出来的。不要把课程当作某种既定的存,墨守成规的使用,而是要积极参与课程建设中来。例如,可以利用班级研讨会和课余时间,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关于教学的讨论,集中解决和教学相关的问题,推动课程和学生的贴合度,并可以开设集体研讨会的方式就体育课堂中的问题,以及教学中的困惑等进行研討激发教师专业自主意识,使用集体的力量带动大家向前发展[1]。

(二)激发教师的主动性

唯物主义的辩证法讲求辩证的看待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变化。在教室专业发展过程中可以发现辩证关系。教师的自主发展视为专业发展的内因,同时周围的环境和政策则为外因,教学中要充分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推动教育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种自主的行为,需要依靠教师自身努力实现。体育教师产生的专业发展的需求是一切发展的发力点。同时,各地的体育都不作为重点学科进行建设,导致学生和学校并不关注,在这种环境下,教师的工作热情难免大打折扣,教师缺乏相应的进取动力,造成的自身能力的停懈发展。提高教师的积极性要从两点抓,一是树立责任意识,二是学校加强师德建设。例如,学校可以组织相应的教学研讨会,鼓励教师多做相关学习,发放相关的资料。还可以设立评比机制进行考核,对优秀教师颁发奖项等。

(三)创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环境

高效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方法,也是优化课堂的必然选择。政策环境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基础。首先要加强高校的顶层设计,在制度上合理安排以推动教师的各方面发展。上层领导部门的有力支持将会对教师的发展有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让教师的发展从被动变主动,这就需要从管理方式上进行变革,让他们从管理者到服务者进行转变,为教师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和便利,推动政策顺利进行。这就需要教师梳理全员观念,积极的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理念。比如,高校制定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时,需要结合多种因素进行平衡,综合考虑体育教师和其他科教师的利益,在资源安排上注重对财物的均匀分配,进行资源整合,确保资源的安排全面兼顾且突出重点[2]。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等体育院校在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的过程中,要自足与本校的教学特色和特征,明确高校专业的发展取向,并在此基础上落实相应的软硬件基础设施,为教师创设专业化发展的良好环境。此外,高等体育院校还要采用相应措施,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可持续发展教学理念的融入。

参考文献:

[1]曹丽君.职业教育理念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师未来专业化发展走向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5):64+66.

[2]陈黎明,李兆和.一校一品下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探析[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8,16(01):66-68.

猜你喜欢
体育学科高等教育
浅谈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的整合
北京师范大学高参小项目“七彩生活从这里开始
大陆赴台体育家群体及其历史贡献研究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