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结合墨子思想的内容、特征以及精神实质和雷锋精神的意蕴,分析指出:墨家的“人人平等”理想契合了人们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爱憎分明以及公而忘私的雷锋精神品质和墨子“侠义”思想高度契合;言行一致以及奋不顾身的雷锋精神和墨子“身体力行”的实践精神紧密契合。即在墨家思想中倡导的“兼爱、非攻”思想、侠义精神的“平等利人”和雷锋精神存在较大的意蕴契合点。
关键词:墨子思想;雷锋精神;契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4-0122-02
墨子思想包含的兼爱、非攻、互利以及公正尚贤的精神文化,是我国历史发展中形成的重要精神财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雷锋精神又被称为共产主义风格和精神,体现了爱憎分明的阶级斗志,倡导人们言行一致,从本质上来看,雷锋精神重视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墨子思想和雷锋精神都是我国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能量,且二者存在较大的意蕴契合点。
一、墨子思想的内容、特征以及精神实质
在墨子的思想文化中,主要倡导兼爱、非攻的历史文化思想。由于墨子生活在战国时代,这一时代各种战乱频繁发生,社会弱者饱受强者的欺凌,人们生活在苦乱中,社会秩序非常混乱。在这一阶段,墨子思想中的“兼相爱、交相利”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推崇。“兼爱”与“仁爱”思想作为墨子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主张人们相互平等,兼爱也代表着终生平等之爱,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相互关爱,表明了人们期望获得平等之爱的愿望。墨学思想的人道观提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们在生活中要尊重他人,友好相处,注重考虑他人的感受,这样才能得到良好的回报。而且在墨家思想中,非常推崇与人为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如果人们相互陷害他人,必然会受到惩罚。对于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而言,墨子思想具有至关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且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使现代化社会稳定、和谐发展。[1]
二、雷锋精神的意蕴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积淀,是一种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精神。雷锋精神是多种具有“正能量”精神的综合体:学习上的“钉子精神”,工作上的“螺丝钉精神”,处事上的“春天精神”,情操上的“傻子精神”,以及“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一滴水要融入大海”的团队精神等。雷锋精神已经成为具有典型中国范儿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2]
三、墨家的“人人平等”理想体现了人们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
现代化社会正在向共产主义社会而努力推进,共产主义注重公平、正义,人们能够达到知行合一。从人类的发展历程来看,在社会发展的初期,人们就开始追求社会公平正义,而且在我国的诸子百家思想中,知识分子们都向往和追求社会公平正义。通过选择为他人着想的事业,以此来为他人谋福祉,这样能够更好地践行助人为乐,从而实现人们美好的思想追求,真正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而且,社会培养出越多具有优秀品质的人才,也就能越好地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发展。而雷锋正是共产主义的好战士之一,他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且他坚定的信仰和助人的行为体现了时代青年的知行统一。在墨子的思想文化中,劳动人民是主体,墨子十分关注社会问题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在建设理想社会的过程中,老子以追求“天道”为主,孔子、韩非子以追求“王道”为主,而墨子却以追求“侠义道”为主,也就是要求劳动人民能够奋发图强,不断努力,深入开发和挖掘人们的智慧以及潜力,以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全面改善人们的生活状态。在《墨子·法仪》中曾经提到:“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由此可以说明,墨子思想注重“人人平等”,通过立法能够保障人们的尊严以及价值,使人们能够平等分配财富经济,人们只有行动起来,保持积极的信心,才能更好地追求理想和目标。这也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存在密切的联系。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曾经提到:“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解放自己”,也就是人类自己才能实现宏大的理想目标。墨家思想的“人人平等”也是我国人民群众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
四、爱憎分明以及公而忘私的雷锋精神品质和墨子的“侠义”思想高度契合
我国最早的侠义精神思想主要来自于墨子思想,墨子思想中非常重视劳动人民,认为劳动人民是实现社会理想追求的重要主体,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观点。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人类在出生的初期阶段,就具有一定的“为我性”,在人类生产劳动中逐渐建立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对于这些人际关系的处理需要依赖具体的行为准则,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要受到社会的驱使,人类的生活以及发展和社会存在密切相关的联系。人的“利他性”体现了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人们在社会生产中需要不断解放天性,实现人性自由,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公平和谐发展。墨子思想的“侠义”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中人类的“利他性”存在高度相关性。春秋时期的墨家学派注重仁侠精神,其中提到“义志以天下为芬”,注重为天下百姓谋利,其中重点强调公平竞争以及平等博弈,注重对弱者的保护。在墨家的“侠义”思想中,注重建立平等竞争的社会体系,真正的侠者要学会行侠仗义和惩恶扬善,这也与雷锋精神中的爱憎分明有著一定的契合,在雷锋精神中追求和平友爱以及公平正义,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和墨子思想的行侠仗义存在一定的思想联系。此外,雷锋精神的公而忘私和墨家思想中严密的组织纪律性也存在较大的联系。雷锋注重一心为党,视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甚至把自己的生命交给党,为了党的事业愿意奉献自己的一切。正是由于雷锋具有公而忘私的精神,注重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才能够毫不利己地为党、为人民服务。《淮南子·泰族训》中曾经提到:“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刀,死不旋踵”,这也说明墨子游侠坚决服从“矩子”的指挥,服从组织的安排,宁愿自己受苦或者牺牲性命,也愿意为墨家组织服务,为人民利益,为了正义,不顾一切,嫉恶如仇。[3]
五、言行一致以及奋不顾身的雷锋精神和墨子“身体力行”的实践精神紧密契合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人们必须树立远大的目标,坚定信心,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否则将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在树立理想之后,不付诸于行动,将无法有效实现目标。雷锋同志为了党和国家的利益,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正是由于雷锋同志树立了这种无私奉献的人生观,所以能够在革命行动中保持向上的精神和斗志,积极努力,坚定信念,从而成为我们伟大时代的楷模。在雷锋精神中,助人为乐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每个人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社会弱势群体,这也和墨子的“为他性”思想高度契合,引导人们奋发向上,艰苦奋斗,不畏强权,不谋私利,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为了制止国家之间的战争,墨子不辞劳苦,尤其“自鲁至郢,十日十夜,裂裳裹足,以劝止楚王攻宋”;雷锋惜时如金,“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崇高信念,虽然物质条件非常贫乏,但是也不能够阻止他的昂扬斗志,这种奋不顾身的雷锋精神和墨子力行不倦的救世精神存在较大的契合处。[5]
六、结语
综上所述,墨子的“人人平等”、“侠义”思想以及“身体力行”和雷锋精神存在极大的契合处,两者都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不懈努力,正是由于这种忘我奉献精神的存在,才不断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徐平华.墨子设计思想的伦理意蕴[J].伦理学研究,2016,(3):42-47.
[2]刘锦鑫.论当代大学倡导学习雷锋及其精神的时代意义[J].科技创新导报,2014,(4):231.
[3]光姝瑜.墨子教育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
[4]张波,ZHANGBo.墨子生态思想的时代意蕴[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5,30(3):101-104.
[5]李小娃.高职院校的文化治理:文化觉醒到文化建设——论墨子思想引入高职院校文化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34):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