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会影 郭俊辰 洪顺 刘振东 吴义室
摘要:2015年北京市教委启动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是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宗旨,其中“实培计划”是市属高校与中科院等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进行毕业论文环节,是市属高校学生的访学。此项计划的开展,有助于形成多校园育人机制,推进高校与研究所的协同发展,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学科交叉,推动协同创新。
关键词:学科交叉;实培计划;创新能力;实践教学;联合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4-0001-02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下[1],培养基础扎实、品学兼优、实践创新能力突出、综合素质优秀的人才是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责任。在此背景下,2015年北京市教委启动“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该计划包括“双培计划”、“外培计划”和“实培计划”三个子项目,通过高校间协同合作,为学生打造实践创新能力提高的实践科研平台。本文将着重分析北京市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中“实培计划”的特点与优势,揭示“实培计划”有助于促进学科交叉及学生实践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
一、“实培计划”培养实践创新人才的特点
1.学生访学计划,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北京服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从2015年开始就参与到“实培计划[1,2]”中来,通过专业教研室选拔优秀的大四学生,进入到联合培养的中科院及纺织科研院所,进行为期一年的本科毕业设计。围绕着当前科研领域的一些科技前沿问题,经过校内外导师的协商,开展了“光功能材料与光电性能研究”“基于苝酰亚胺类材料的自组装及其光物理性质研究”等合作课题。让学生能有机会在国内顶尖科研院所,在国际一流的科研平台下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毕业设计训练中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并且,我院教研室在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及时组织大四学生进行开题报告、中期汇报、毕业答辩,针对学生各阶段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相关导师更是多次与“实培计划”学生及合作导师进行课题讨论,切实加强我校与科研院所间的合作,搭建联合育人平台,促进我校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
2.推进高校间的协同发展,深化北京高等教育的综合改革。以联合培养本科生毕业设计为契机,通过高校校际合作的建设达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发挥高校实践创新教学的优势和特色,满足学生跨学科发展的需求,与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依托其优质的科研资源、开放的科研平台,搭建跨学科跨学校的研究团队,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以我院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创新创业基地为依托,大力开展教学实践创新体系的改革,加上不同院校的师资队伍和资源保障,实现区域内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同时,为了尽早提升高校毕业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竞争能力,“实培计划”这种培养模式,极大地鼓励了市属高校与科研院所建立学生培养的长效机制,建设开放共享的实践创新教学平台,有利于进一步推進北京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3.促进学科交叉创新实践基地的建立。“实培计划”鼓励跨专业、跨学科的交叉培养,为学生提供不同专业的优质教学资源。因为在学科渗透与融合的过程中,有利于发现创新性的新课题,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对课题深入探索,在这期间能促使学生不断学习新知识,拓展知识面,培养实践创新能力[1]。另外,在交叉学科的合作中容易激发出新的学科增长点,因此借助于交叉学科来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们开展“实培计划”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校内外“双导师”指导下,吸纳不同学科的思维,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促进学科专业融合,在跨专业合作中得到新的启迪,培育实践教学创新思维与能力;同时又能使学生努力学习,不断钻研,深刻体会校内外双导师的创新思维与科学研究方法,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科研水平与实践创新能力。交叉学科课题的开展,有助于在跨专业合作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实践动手能力,以实践创新的优势和特色,依托强有力的实验教学条件,打造学科交叉创新基地与平台。[2]
二、“实培计划”培养实践创新人才的优势
1.有利于开拓学生眼界,拓展学生知识层面。知识储备是高校毕业生从事社会相关行业工作的基础。除了课堂传授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外,学生需要自主学习课堂以外广阔而实用的知识。要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知识,需要多进行实践锻炼,而“实培计划”为本科学生提供了一年实践锻炼的机会。课堂上以传授基础知识为主,前沿知识只是略有涉及,在交叉培养的课题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很多前沿知识。为适应新时期学科交叉、技术集成等发展趋势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知识储备除了有广博的知识面,又要能满足某学科专业的深度,同时还需要不断对持续更新的前沿学科知识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奠定实践创新人才知识储备的基础。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创业意识。创新精神是主体在创造活动中培养发展起来的。①以“实培计划”项目为驱动培养创新人才,不同学科背景的双导师,能够极大地唤醒学生创新意识和激发学生创新兴趣。②联合培养的实培项目课题一般为交叉课题,交叉课题容易在一些新的学科交叉边界产生创新点,供学生选择,容易激发学生自发地探究性学习,进行创新性研究。③实培课题从立题之初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出发点的,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自主探究课题,弥补知识积累的不足,扩展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在持续的创新思维激励下,培养创新创业意识[1]。
3.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纵观近几十年科学上的历次重大科学研究发现与科学突破,经常发生在跨学科与学科渗透的过程中,而“实培计划”交叉培养课题的提出带有强烈的问题解决意识和鲜明的实践导向,能为创新人才的孕育和成长提供丰沃的学术土壤,这决定了它在锻炼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的独特功能。以科研院所为依托,利用其优质的科研平台、学科交叉创新中心,积极营造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氛围,发挥高校培养复合创新人才的优势,探索开放共享多校园育人模式,全面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培计划”培养实践创新人才推动协同创新与教育体制变革
1.推动协同创新。以“实培计划”项目为驱动培养创新人才为契机,市属高校导师与科研院所导师设立学科交叉课题,开展交叉学科的学术交流、组织跨学科的科学研究团队,在交叉学科创新性课题引领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科研院所的分析测试平台在产学研合作、交叉学科培育、解决企业和社会复杂问题等诸多方面有很好的灵活性,能极大地促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并且在交叉学科的培育、跨专业领域的合作方面推动协同创新,实践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2.推动教育体制改革。打破传统学科壁垒,进一步推进学科交叉与融合,促进资源整合。首先要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改革“学分制”,勇于打破学科、专业、学院、学校之间森严的壁垒,为学生实现跨学科、跨专业学习而努力创造条件。其次,作为培养本科创新人才的直接力量,需要改革教师选拔制度,改革教师管理体制,严格把关招聘制度,对于优秀的教师要敢于破格录用、破格提拔。教师自身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切实做到与时俱进,终身学习,提升实践探索转化为教学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1-2]。
参考文献:
[1]王牧华,袁金茹.交叉学科培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机制创新与体制变革[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02):66-72.
[2]姜东升,王巍,张秋芸.深化“实培计划”育人新模式 开创共建联合培养新格局[J].北京教育(高教),2017,(06):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