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天伟 于颖
摘要:校企合作是当前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旋律,持续推进校企合作是我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创新的一项重大举措。北京化工大学在校企联合培养工科博士研究生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实现了学校、企业与博士研究生的共赢。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通过培养主体的多元化实现了培养过程中的优势互补,初步构建了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导师团队,实现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科研训练方式,并促进了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同时,在项目持续性、提升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等方面仍有待改进与完善,需要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博生研究生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象牙塔中的大学已经逐渐从边缘化的社会角色转变为中心角色,其与社会、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也不断密切。美国著名学者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预言,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和新能源相结合基础之上的新经济即将到来,当今世界正面临第五次科技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合期,科技创新与企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直接和密切,创新与突破将创造新的需求与市场。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高校与国家、社会融合生长的表现,高校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应将科研与育人有机结合,在研究中育人,在育人中研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作为知识的生产者与传播者,现代的大学不断创造崭新的知识与技术,培养前瞻性、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提升国家竞争优势的过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博士生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最高级、最具专业性的教育形式。在提升竞争优势的过程中,企业将目光锁定在人才与科研,着眼于博士生教育,吸引高素质、富于创新的科研人员,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与创新能力,彰显其国际竞争实力。作为2l世纪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必将以让每一位学生学有所成为己任,为创新型高水平科研人才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为民族的振兴贡献力量。
一、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变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也随之发生了一些改变。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波特(Michael E.Porterl认为,国家竞争优势的核心是: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国际竞争中是否赢得优势,不仅强调一国所有行业和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并要形成国家整体的竞争优势……在创造性资源中,最为关键的是知识和人力资源,这二者更新换代的速度极快,需要积极和严格的更新方法,以保证一国经济健康的发展。简而言之,国家竞争优势的提升过程中,人才是关键因素。2006年《商业周刊》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72%的高级管理者将创新作为其三个最优先的战略之一,而且理由很充分,从历史上的经验来看,没能保持创新的企业最终都会分崩离析,走向毁灭。具有创新思维的高水平技术人才的培养,迫切呼唤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变。工科博士生教育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重任,因此,关注我国工科博士的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培养模式是影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职业博士课程模式、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国际合作模式,是目前博士生培养的三种主要办学模式,其中,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模式备受关注。
二、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历史与现状
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肩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原创性高新技术开发的重要使命。作为一所颇具行业特色的多科性重点大学,目前,北京化工大学已经形成了从本科生教育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流动站以及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格局。目前,学校设有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多个工科类一级学科博士点。自建校以来,尤其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化工大学已培养了近千名博士研究生。学校秉承“宏德博学、化育天工”的校训和“团结奉献、艰苦奋斗、务实力行、博学创新”的化大精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把北京化工大学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在国际上有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是北京化工大学的核心学院之一,始建于1958年。改革开放后,进行了院系调整,从而成立了化学工程系。自1984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设立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来,历经近30年的发展,我校的化学工程学院已逐渐成为我国化工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以及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在我国知名大学同类院系中位居前列。
作为学校的特色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化学工程学院设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化学工程和环境工程2个工程硕士专业领域,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和能源化工3个本科专业,形成了“学士一硕士一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导师队伍方面,化学工程学院拥有一支以院士、长江学者和国家杰青为核心的,学术造诣深、富有创新精神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队伍,师资力量雄厚。在专任教师中,博士生导师有60余人,正副高级职称教师有100余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左右。在“教育改革与创新,构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一目标的指导下,经过多年的建设,化学工程学院已取得丰硕成果,成立了国家级化学工程教学团队、国家级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北京市高等学校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各专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化学工程与工艺已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能源化学工程成为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本科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环境工程专业成为北京市特色专业。
三、北京化工大学校企合作培养工科博士生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人才培养始终是高校办学的根本任务。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针对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开展了不同层次的校企联合培养,前两者为校企联合培养工科博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校企合作培养工科博士生模式的实践与特点
首先,本科生校企联合培养——打好基础。在培养计划方面,化学工程学院本着培养“大化工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在学院培养方案制订和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更加鼓励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科研兴趣。一方面,压缩专业必修课学分,减少方向过细、过专课程,形成了“基础+X”型培养方案(“X”是专业领域内较为前沿、实用性较强的课程,甚至是其他专业课程)。另一方面,开设与前沿技术发展相关的研讨课。邀请学术名家、科研新锐、长江学者以及“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着重介绍专业领域的学术前沿问题,拓展学生们的研究视野,培养其深入探究的兴趣。
在培养实践方面,化学工程学院从2007年开始酝酿、着手调研,于2010年开始正式实施“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建立“化工实验班”。在学校统一领导和部署下,由化学工程学院“国际与工程教育部”管理,单独建班,实施“校企双导师制”,在统一制订的培养计划框架内,由学生和导师共同商榷制订个人培养计划,最终由学院协调和确定。“实验班”的学生遴选工作遵照严格的程序开展,包括初选、笔试和面试三部分,重点考查学生的工程应用、创新潜质、社会责任感以及成为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志向等。目前已招生四届学生,共计128名,分别来自“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含“理科教改实验班”分流学生)和“环境工程专业”。
其次,硕士校企联合培养——有针对性的培养。硕士层面的校企联合培养实践主要表现为工程硕士,例如学校与燕山石化、湖南省化工医药设计院、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等许多大型化工集团开展校企合作。简而言之,主要是采用“订单制”培养模式,将企业需要解决的实际技术问题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所需的高水平技术人才,真正发挥校企合作培养工科研究生的优势。与学术硕士不同,工程硕士的培养在培养计划、培养实践、课程学习以及毕业论文选题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实践性、应用性及创新性必将贯穿工程硕士培养过程的始终。
再次,博士校企联合培养——以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近年来,北京化工大学在产学研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开展了创新型的探索与实践,包括与企业建立战略合作联盟、组建协同创新平台等,取得了长足发展,促进了学校与社会的全方位融合,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自2006年起,北京化工大学先后与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道恩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工装备总公司、北京奥星恒讯包装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寰球工程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创建了多个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将博士研究生送到校外进行联合培养。
在与相关企业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过程中,一方面,深入企业生产的第一现场,了解生产实践的真实情况,充分利用相关企业的实验室与生产车间,获得有效实验数据,为完成毕业论文创造一定的条件,有效提升毕业论文的实用价值,从而真正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高校指导教师的层面来讲,在与校外指导教师的沟通过程中,也更好地了解了生产实践的实况,为今后科研工作的开展提升了针对性与有效性,增加了与企业合作的机会。另一方面,从企业来讲,可以通过高校的实验室与图书馆,乃至通过与高校师生的合作,了解学科与行业发展的国际动态与科研前沿,在参与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吸引人才、扩大科研队伍的目的。对高校与企业来说,可以说是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除此以外,自2012年以来,我校还开始针对青年教师及优秀博士生进行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新探索,将青年教师以及优秀博士生的实践能力作为各项考核、测评的重要抓手。具体而言,我校人事处每年选派四十余名青年教师及部分优秀博士生深入企业一线(大约组成3-4个工程实践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工程实践能力培训。参训教师及博士生在培训过程中力求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紧密结合,在了解企业需求与发展方向的同时,个人知识体系也得到进一步丰富与更新,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及博士生教学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未来教学和科研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2.需要改进之处
目前,校企合作的博士生培养方式在试点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效果仍主要体现在优势互补的培养过程之中而非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结果之上,说明联合培养有着较为理想的设计和良好的开局,但长期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追踪和检验。通过对若干名我校博士生、青年教师以及企业方面的相关人员进行访谈,我们发现校企联合培养博士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项目的持续性。校企双方联合培养项目中,要考虑到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目标,学校要实现对人才的有效培养,而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来选拔优秀人才,在适合的岗位进行锻炼与培养。短期来看,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会达成一致目标;但是长期来看,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至少需要持续三到五年的时间,周期较长,在此过程中,校企双方联合培养的兴趣与方向可能发生分歧,具体培养内容和方式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此外人才工程和科研经费投入、经费保障等也可能有所调整。因此,在实际培养的过程中,校企双方联合培养项目中途废止事件时有发生,确保长期合作关系不会中断并非易事,项目的持续性是校企联合培养项目的风险点之一,对于高水平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是一大挑战。
(2)博士研究生科研水平的提升可能会受到影响。一方面,大学是本着追求真理、探究科学世界的宗旨,而企业则是以营利机构的身份参与校企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的项目中来的,这就导致了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分歧。例如,企业内部涉密的先进技术与资料,出于市场竞争的考虑,高校师生是较难触及的。假若博士研究生经过反复科学试验,在技术领域有所创新和突破,此时可能又会出现科研成果的出版与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争议。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也曾经出现大学与企业均推卸自己的责任,或校内校外两位指导教师意见不一致,从而让学生在从事科研工作的成长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指导,从而影响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如何让高校与企业在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过程中找到一个最佳契合点?这将是今后亟待探讨的问题之一。
随着大学社会角色的转变,劳动力市场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日趋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人才培养方式。教育事业需要长期的投入,人才培养的效果也需要经过长期的检验方能显现,因此学校也应该采取措施继续保持联合培养相关政策的长效性和稳定性。北京化工大学结合自身的研究特色,在校企联合培养工科博士研究生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与实践。目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尚处于不断探索的过程中,相关环节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完善。我们将在今后的探索过程中,进一步加大对联合培养的支持力度,例如丰富参与机构的类型,扩大参与单位的范围,加强经费支持力度,以及根据未来科技发展的前沿和热点、重点,支持跨学科联合培养等,力求探索出一种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有效方式,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余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