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械基础》课程教学

2018-09-25 09:42韩潇潇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9期
关键词:机械基础中职教育课程教学

韩潇潇

摘要: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从不满足于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它更需要适应职业教育的特点,旨在培养中职学生自主学习及动手实操的能力。本文以机械基础教学为例,就如何培养中等职业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了一些探索,并提出改革措施与设想。

关键词: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教学改革;中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9-0188-02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强化大国工匠后备人才培养。着力提升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加强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培育,促进职业技能和精神高度融合。这无疑对中职院校基础理论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机械基础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如何教育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如何促进机电专业技术技能与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相融合,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笔者认为可以在授课时作以下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改革教材内容,整合教育新资源

古往今来,教书从来都不是照本宣科。而教材也从不仅仅局限于学生手中的课本。教材的内容和形式并不是单一的,应该具备全面、系统、科学的特点,应该是教师对授课思路的归纳和表达,对教学素材的整合和延伸。中职院校教师运用教材应“内容精”“形式广”“效果妙”,充分做到以教学大纲为核心,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转化为纲目了然、脉络分明、易于中职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教学新资源。

1.“取舍教学”,突出实际。实践证明,照本宣科,必然会学之无味,学之困难。所以,教师的授课必须要围绕某一既定目标主线展开,教师对教材中的内容必须有所取舍,遵循双向交流、突出实际的原则,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准。例如讲解绪论部分时,可以由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机器和机构引入概念,简洁明了,让他们对所学内容有一个系统性整体认识。再如工程力学中的杆件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大部分中职学生学起来困难,而且在今后工作中很少使用,教师对本部分知识应少讲、浅讲。

2.“三基教学”,突出专业。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意在把学生发展成为动手型、技能型、应用型的人才。所以对于中职学生来说,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机械基础的教学包含着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术教学和基本技能教学。教师应该以教材为依托,把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清晰罗列出来。为学生理清教材思路,完成“三基教学”中的后“两基”打好基础。例如在讲解钢的牌号、性能和用途时,可以先列出一些常用金属材料,让学生在实际观察、锯割、打磨的过程中感受不同材料的不同金属特性。又如,在讲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时,可以安排学生对实际部件进行装拆,感受这些部件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使用与维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二、提高学习兴趣,营造教学新情境

培养学生对某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教好一门课的关键因素。在机械基础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且善用好奇、新鲜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新情境,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

1.以“疑”激趣。“疑是学之始,思之由”。心中有了疑问,也就有了一探究竟的动力。从授课开始就要抓住核心,引起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悬疑”,使其思维处于高度自觉和主动状态,把学生吸引到探求知识的兴趣中去。然后,自然地把要讲的基本概念、定义等融入所设疑问,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例如在讲解轴承这一部分时,可以先设疑:古代有车吗?都有什么车?先把学生的注重力集中起来。接着再设疑:现在的车为什么比古代的车速度快?之后解疑:一是现在的车加上了发动机,二是轮子上加了现代轴承,可以使轮子减少摩擦,转得飞快。如此一来自然引出“轴承”的概念。

2.以“趣”激趣。这里的“趣”指的是“教”与“学”之间产生的趣味性。它源自师生之间共同创造活跃课堂,营造愉快交流、和谐相处、富有创意的教学新情境。快乐学习是发展兴趣的关键因素,可以激发中职学生学习机械基础的兴趣。例如在讲解齿轮时,由于齿轮种类繁多,传动形式多样,可以利用Pro/E软件,让学生亲自尝试输入齿轮的各个参数,制作各类大小齿数不同的齿轮模型。现场展示的环节,使得学生对各类齿轮都有个感性的认识。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学习齿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能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以“奇”激趣。在机械基础课堂教学中,出“奇”制胜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院校的学生,喜欢观察、了解新奇的事物,凡是自己感兴趣的就热衷去做。他们这种活跃的思想,敏感的好奇心,心理学上称之为“潜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潜兴趣”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之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中职学生普遍对汽车感兴趣,可以在讲解变速机构之前,先播放驾驶员换挡考试时的小视频。当学生看到驾驶员在驾驶汽车的过程中,时常会用右手拨动拨杆,适时提问:駕驶员在干什么?为什么拨动拨杆之后,汽车的行驶速度会时快时慢,有时还可以向后倒车?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好奇感,因此他们讨论问题时会非常认真和激烈,由此激发他们学习变速器的兴趣。

三、擅用“启发+引导”,构建教学模式

孔子曾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启”。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学习知识不是一个被动吸收、机械记忆的过程。当学生处于“愤”和“悱”的状态时,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启发和引导,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中职院校的教学主要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所以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注重加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启发学生如何更好地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特别是当学生走上社会后,原有的知识满足不了生产实际的需要,只能不断更新知识。而更新知识的要求是需要具备一定自学能力,学会学习。

1.启发学生“学会”学习。教育的精髓在于引导和启迪。此所谓:授人以鱼,还须授人以渔。机械基础的教学改革方向,必须满足中职教育注重专业性和实效性的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跟着学生的思维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不能够只顾自己滔滔传授,要告诉学生们如何进行知识迁移,如何适时使用循环推论,如何自奋其力、自致其知。指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启迪学生将经验思维、定势思维迅速转换为科学思维、创造思维。例如在讲解轴与键连接关系时,可以利用微课软件,启发学生自主进行零件装配的过程,让他们对键连接、轴结构、轴上零件的固定等知识有更直观的理解。然后鼓励他们自学销链接、螺纹连接。在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他们的表现是积极的,思维是灵活的,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的实质是一种全体参与的过程,是一种师生交流、互动的活动。中职院校的机械基础教学,仍然存在着教学主体异化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中,通过引导,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不要总是“大包大揽”,不要总是给出“标准答案”。要相信学生,努力为他们创造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积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作主张”。例如在学习轮系时,可以利用与机械制造的学科交叉,引导学生到校内实习车间去找一找不同类型的轮系。在拆装汽车变速器时,自主学习观察周转轮系特点,研究自锁问题等。这样既引导了学生自主学习,又提高了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机械基础的教学应该满足这样一个等式:教学成果=营养素(教学内容)×吸收率,而吸收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适合的教学模式及方法。教师应该认真探索,不断创新,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速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及运用,更好地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教学,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海魁.机械基础(第三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2]赵祥.机械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孫晓林.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机械基础教学探索[J].辽宁师专学报,2004.

[4]黄强.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5]谢丽丽.机械原理课程结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4.

猜你喜欢
机械基础中职教育课程教学
情境化教学在机械基础中的应用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基于FLASH的《机械基础》课件设计与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