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媛媛
摘要:从“一带一路”国家政策的机遇,儿童亚健康社会现状的分析,以及文献研究儿童偏肺虚质的发病倾向和发病率,论证加强辨识儿童偏肺虚质的重要性,并通过对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研究,探讨用红外人成像技术来量化儿童偏肺虚质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一带一路”;儿童亚健康;儿童偏肺虚质;红外热成像技术;量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4-0095-02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突飞猛进,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亚健康人群也越来越多,而儿童亚健康群体占了整个亚健康群体很大的部分,如何量化儿童亚健康状态,并进行预防调护,对提高儿童身体体质,继而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一带一路”国家政策机遇
中医药健康产业走向世界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习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中指示“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为此各级各类政策、法规陆续出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国办《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规划》等。习总书记在“关于中医药与儿童健康”的系列重要讲话中指示,在中医预防保健核心理念的指导下,以健康儿童、祖国未来为宗旨,以普及推广中医药儿童养生保健科普知识为抓手,为促进我国儿童身体体质的提升,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对儿童进行预防保健已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重要主题。以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量化儿童亚健康体质标准,对偏颇体质儿童进行预防调护,完全契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方向,同时也有大量国家政策的扶持。
二、儿童亚健康现状
据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公布的数据:我国人口15%属于健康,15%属于非健康,70%属于亚健康,亚健康人数超过9亿。我国0-18岁的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16.6%,其中75.31%为亚健康儿童。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国际传统医药保健研究会对全国41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调查发现,0-14岁儿童平均亚健康率是78.34%,其中北京是81.13%,广东是76.42%。因此,儿童亚健康是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儿童亚健康的预防和调理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对于维护儿童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1978年,王琦教授等明确提出了“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国医大师徐荣谦教授在古代医家对于小儿体质特点和王琦教授9种体质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儿童9种体质,包括健康儿童的“平和质”以及偏肺虚质、偏肾虚质、偏肝亢质、偏阳热质、偏阴虚质、偏怯弱质、特敏质八种儿童“亚健康状态”的类型。
三、红外热成像技术量化中医人体体质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 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中又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的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水平要明显提高,其中体质检测作为重要内容之一。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于中医体质,提供了政策支持。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描述检测部位的能量代谢情况,通过计算机处理接收人体红外辐射信号的强弱,转化为用颜色不同的区域来表示人体体表的温度不同,是一种可视化、可测量、可对比的功能影像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使人体脏腑经络的阴阳寒热状态可视化、客观化、动态化、量化,弥补了中医“四诊”检测主观的不足,成为了中医“司外揣内”的现代科学的检测工具,可以定位、定量、定性人体的体质。
1.与中医整体观相一致。整体观念是中医学最基本的特点,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红外热成像技术,也是采集的人体整体的体表温度分布情况。根据中医的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的原理,脏腑通过经络与体表的不同区域、特定的穴位相络属,通过分析相对应部位的温度变化、温度差等来进行整体诊断。
2.符合“司外揣内”的中医学诊断原理。《类经》曰“有诸内,必形于外”。《灵枢·本脏》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中医学通过四诊搜集人体外在的症状和体征,分析判断内在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病理变化。红外热成像技术就是中医望诊的可视化,通过采集人体各部位向外辐射的红外线的变化,来反映内在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变化,这与中医学“司外揣内”的科学思维相吻合。
3.“八纲辨证”的中医学理论的现代描述。“表里、寒热、虚实、阴阳”是中医的“八纲辨证”。其中“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说明寒、热的表现是人体内阴阳盛衰的外现。红外热成像技术就是通过采集人体的体表温度状态来反映脏腑功能的盛衰,辨别疾病寒热阴阳的属性。红外热图就是人体寒热阴阳的可视化途径。
4.中医“治未病”理论优势的量化体现。“治未病”源于《黄帝内经》,主要包含“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三方面的内容。其最主要的就是在疾病将要发生之前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防止疾病的发生,也就是包含了现在的“亚健康”概念。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一种功能学影像技术,能够在疾病发生器质性病变之前,捕捉到由于代谢异常、血流改变等引起的温度异常。并对其异常区域的定位、严重程度的定性做出评估,为疾病的早期发现及防治赢得了宝贵时间。因此,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疾病预警方面可以更好地发挥中医学“治未病”的理论优势。
5.红外热成像技术能够客观体现人体体质。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是目前临床所采用的中医体质辨识标准,主要是采用量表发来辨识体质。量表法是目前用于体质评估的主要方法,量化的指标计算体系可使主观判断变为一定的客观数据,但是由于主试者与被试者对量表中感觉认知的理解和判断存在着主观的差异,造成不同的主试者对同一量表感觉、认知、理解有差异,和同一被试者在连续两次对同一量表的测评结果的差异;除此之外人体还有复合体质的存在,量表法无法分辨主要问题与次要问题的逻辑关系。所以量表法应用于体质辨识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于中医体质的辨识,不仅可以弥补量表法存在的不足,而且可以直观、客观地辨识中医体质差的缺点。红外热图能够客观地量化出中医的体质,对体质的偏颇程度进行定量评估和定位分析,还可以对比调理前后的红外热图来进行体质干预效果的评价。
四、红外热成像技术量化儿童偏肺虚质
儿科素有哑科之称,临床对于儿童体质的辨识通常是用中医四诊来搜集资料,缺乏量化的数据。目前红外热像在儿童体质研究方面基本上是空白。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探索应用红外热像技术检测温度场提供定性、定量的客观指标,从而提高中医辨证论治的水平。我们先给受试者填写体质测评表,然后進行测算,找出其中符合偏肺虚质的儿童,再让家长签署进行红外检测的知情同意书,最后给符合偏肺虚质的儿童进行红外热图采集。定位17个部位:上焦、中焦、下焦、督脉、任脉、神阙、肺、心、肝、胃、脾、肾、命门、小肠、左大肠、右大肠、膀胱;定量这17个部位的温度;测算这7个部位与躯干正面或背面的平均温度差值。最后用统计学的方式量化出儿童偏肺虚质的数据标准,从而建立量化儿童偏肺虚质的数据标准。红外检查对检查者没有任何副作用,容易被检查者父母或监护人所接受。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中医可视化的一个重要的技术工具,用来量化儿童的偏肺虚质的宏观参数,定位、定性、定量儿童偏肺虚质是科学性的亦是可行性的。
参考文献:
[1]张冀东,何清湖,孙涛.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体质研究的现状浅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5):1406-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