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兴 尹军良
摘要:教师是高校教育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是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坚实根基所在。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高低是做好高校教育的重要条件和前提,本文通过总结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总体现状和不足,以及针对这些不足的解决办法,浅析当代高校教师如何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8-0085-03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项专门的职业,教师历来受人重视。“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可是随着当今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仅仅“传道受业解惑”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尤其是高校教师,他们所面对的是对新知识充满求知欲,并且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取各方面知识的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成年人,因此如何在满足他们求知欲的同时,为他们指引正确的方向已经成为一大难题。人以德为本,则天下安定;师以德为本,则培养学生才能人才辈出。古今圣贤,能够成为天下之师,为后世万众敬仰,除了具有渊博的知识外,必定是有大德。由此可见,德为师之本,有德之师,才能为社会培养栋梁之才。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关系人才培养的国家大事。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要条件,对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的三大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和为社会服务,而这些任务的完成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高校教師来进行。对于高校教师来说,要教书必须要先学会怎样做一名教师,教育学生必须要以自身为表率做到为人师表。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可以让教师对教育事业和学生投入更多的忠诚和热爱,并帮助教师树立远大的追求和高尚的人格。当前,高校教师的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许多中老年教师具有系统的知识体系和扎实的理论基础,而青年教师作为高校师资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在教师群体的比例已经超过了50%),一般具有学历、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等较高且思维活跃等特点。目前,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主要体现为广大高校教师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为人师、默默耕耘、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以身作则、勇于创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出了大量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也应该看到,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带来了冲击,使得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1.只教书,不育人。教师的基本责任是“传道受业解惑”,但是许多教师没有认识到教师应该有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只是单纯重视业务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个别高校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敷衍了事,考试前给学生划重点、列提纲,并且对学生考试作弊的行为视而不见;还有些教师为了保证自己的“教学质量”,固步自封,不重视知识的更新,考试时任意给学生打分,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教师本来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引路人,如果教师放弃了对自身正面形象的坚守,单纯的知识讲授很难让学生产生共鸣。而那些师德滑坡的行为,则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质量。教师的任务就是以学识教人、以人格塑造人、以品德育人,因此一个合格的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必须要重视道德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并且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学生。
2.重科研,轻教学。由于目前高校评职称时对科研要求较高,较多的科研成果可以为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扫清评职称的障碍。因此,青年教师队伍中很多人在参加工作后依旧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科研方面,而对教书育人的兴趣不高。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不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而在具体工作上,不愿意承担大学生的管理工作。此外,高校内部管理上的一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如职称评聘、申请项目、出国经历等,强调学历层次、论文数量和科研成果,忽视对教师思想道德方面的要求,导致部分教师思想信念淡薄,只看中个人利益,不重视对自己所教育的学生的管理。
3.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学术不端是指为了私利,违反学术道德和规范、单位和国家法律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违反学术道德,缺乏学术诚信;(2)缺乏实事求是、严谨规范的科学精神,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3)滥用学术权利,以不正当手段影响课题评审、成果鉴定等。近年来,抄袭剽窃和数据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学术不端不仅危害到学术环境,阻碍了学术的创新和进步,还损害了科研工作者的形象,破坏了社会的风气。造成学术不端的原因可归纳为利益驱动、评价体系扭曲、权利深入介入、学术规范缺失以及监督惩罚力度不够等。教师的学术道德观异化是引发学术不端行为的思想根源。如果一名教师在思想上过度追求个人价值,而缺少社会责任感,则容易产生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行为。学校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术风气以及教师高尚的学术道德是影响一所高校培养人才质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高校应逐步完善学风建设工作机制,坚持不懈的抓好师德修养教育,不断加强对学术行为的监督,用优良的学风、校风为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学术道德培训和教育,完善教师职业道德各项规章制度。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有利于广大高校教师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高校应将师德教育放在教师工作的重要位置,对于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将加强师德教育作为教师培训课程的重要模块。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不仅要依靠思想政治教育,还要有严明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学校应积极重视高校教师的师德教育,将职业教育的主要方面以及关键环节以制度和条款来明确,对教师加以约束。同时,这些制度和条款要与时俱进,当出现新的情况时,条款的内容和方法都要随之改进。此外,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应该制定不同的制度,使学校的制度更加接近教师的教学和生活,使所有的教师都对这些制度产生强烈的认同,从而更好的接受和执行相关的制度。再者,学校应建立科学可行的师德评估体系,把评价内容贯穿到教学、实践和科研的每一个环节,让教师、学生、社会和家长共同参与师德考评,形成很好的监督制度,从而规范高校教师的行为。
2.提升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在注重教师基本技能和道德素质培养的同时,还要注重教师本身的利益需求。只有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才能有道德精神层面的追求。学校和社会应该从高校教师的实际生活出发,关心他们的生存状况,听取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不断提高他们的经济待遇,改善他们的生活、学习条件,让他们可以减少因自身生活因素带来的压力,从而可以安心于教育事业,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健全高校奖惩制度将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他们的切身利益相结合,更好的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教师的自我认同感(特别是青年教师),使得教师在享受美誉的同时也接受社会的监督,更加谦虚谨慎,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3.高校教师应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教师在教学时需要的是传承文化和传授知识,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讲解给学生听,这就需要非常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现在高校教师虽然大部分是高学历人才,但是并非每个教师都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学知识,因此高校教師应该不断学习,积极参加入职培训,为以后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坚实的基本功。
三、总结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育学生、传授知识,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同时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习近平总书记也曾说过:“老师是学生修养的镜子”。总之,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加强自身的修养、人格和道德魅力,将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塑造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宗彪,徐寒.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塑造与培养[J].亚太教育,2016,(31):208.
[2]胡培业.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7):136-137.
[3]刘晓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5):85.
[4]张宝梅.初探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原因分析及其解决办法[J].中国电力教育,2014,(02):205-206.
[5]黄华林.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策略[J].人才资源开发,2016,(18):51.
[6]王微.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及解决对策分析[J].新丝路(下旬),2016,(11):112.
[7]张英楠,赵晶.试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升的实践机制[J].科技经济市场,2016,(04):97.
[8]程瑶.浅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教学刊,2016,(07):259-260.
[9]张小枝.新形势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2):148-149.
[10]陈喜玲.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11]罗兵.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4,(7):54-56.
[12]徐灵,魏彤春,侯光辉.科研压力下的高校教师学术不端行为:组织支持的调节效应[J].科技管理研究,2013,(07):86-91.
[13]刘卫平.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对策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4):90-92.
[14]罗莹.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途径浅析[J].高教学刊,2016,(17):201-202.
[15]马辉.论高校青年教师如何通过自我修养提升职业道德[J].教育教学论坛,2017,(1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