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决定其当前生活状态,及未来发展方向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本文簡要分析了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强调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重点从师生关系、自我认识、社会关系、实践经验等方面,以积极心理学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目的,提出了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以期能够为中职教师提供参考,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正强化
前言:
中职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心理发展尚未完善。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自闭、自卑的性格,以及焦虑与抑郁等负面情绪极容易产生。如未给予干预,学生的学习及生活,均会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根据积极心理学的要求,为了能够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有必要提出相应的策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一、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受年龄、社会经验、受教育情况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中职学生中,大量学生均存在以下问题:(1)师生关系疏远:教育过程中,中职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及实践技能,而未注重学生的心理状态。长此以往,极容易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2)自我认识不足:中职学生自我认识不足,学习与生活中,一旦受到打击,容易产生抑郁情绪。(3)与他人联系缺乏:与他人缺乏联系,容易导致学生失去自我认同感,进而对其心理健康状态造成影响。(4)缺乏实践经验:中职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且难以认识到自身的价值。长此以往,其心理健康水平,同样可能有所降低。
二、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策略
(一)改善师生关系
为提高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中职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联系,改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信任感。例如:假设教师发现某学生近阶段,明显存在情绪低落、精神萎靡的现象。教师应立即寻找机会,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谈心。在表达对学生的认可与同情的同时,肯定学生的优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1]。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当学生在课间针对某事物进行讨论时,教师可适当参与到讨论过程中。逐渐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能够主动与教师沟通,解决心理问题。
(二)增强自我认识
为增强学生的自我认识,中职教师可举办“自画像”活动,要求学生在创作“自画像”的基础上,深入的认识自我。例如:教师可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要求学生画出自己的形象,或写出自己的优势。任何有关自我认识的问题,均可成为学生“自画像”中的内容。采用上述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为学生“自我思考”以及“自我剖析”提供机会。创作“自画像”的过程中,学生对自身优势的认识,将会有所加强。积极的心理状态,也将随之形成。这对于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
(三)建立公益小组
教师应主动帮助学生建立“心理健康公益小组”,使学生通过小组活动,与他人建立起联系,增强其自我认同感。例如:教师可将小组成员的数量,设置为10至20人。学生可通过报名以及竞选的方式,参与到小组中。当班级中某位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时,小组成员需及时发现,并及时表达对学生的关心。在此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安慰、鼓励的方式,使学生的自信心得以增强,使其心理健康状态得以改善。在活动中,小组成员会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这对于其积极的心理健康状态的形成,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加强教育实践
加强教育实践,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同样可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例如:教师可以以一个月为一阶段,组织一次“树洞”活动。每位学生均可匿名投稿,在活动中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也可在活动中,为其他学生分享自己战胜负面情绪的经验。假设有学生匿名投稿,说出了自己在家庭、情感或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需立即通过现身说法、疏导,以及鼓励的方式,对其进行引导。确保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考其他学生战胜负面情绪的经验,积极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为我国各中职学校及教师,对学生负面情绪的消除,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对此,我国中职教师应在教育过程中,深入分析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在此基础上,积极改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自我认识。并通过建立公益小组、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将学生教育成为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程沁漪.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大班级团体辅导”成效分析——以陕西省电子信息学校为例[J].新西部,2018,30(12):50+45.
作者简介:
陈泊佳(1990.03--);性别:女,籍贯:湖北武汉,学历:本科,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现有职称:助理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