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云琦
摘要:近年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了积极探索和革新,呈现出讲求针对性、实效性、富有创新的新景象与新气息,但这种教学方法的局部优化并未带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整体优化,并未给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根本性的改善。本文针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遵循高职思政的教学特点,构建一种能使高职学生都有机会发挥其创造力的师生密切合作的开放式教学体系,以期增强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开放式教学;高职教育
我国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直是参考高等学校的教育模式,没有形成自身特色。近年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立足当代社会实践,与时俱进,采取新的教学途径和方法,进行了积极探索和革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呈现出讲求针对性、实效性,富有创新的新景象与新气息,但这种教学方法的局部优化并未带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整体优化,并未给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根本性的改善。
一、当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必要性主要是由当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决定的,当前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有:
调查问卷:一是对高职院校思政教学偏见较深,重视较差,配合不力。在教职工方面,对“思政”主张压缩、取消和无所谓的分别为40%、4%、7%,在学生方面,对“思政”不想学、无所谓和部分课程不想学的人分别为13%、26%、23%。二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问题较多,文化基础较差、学习难度较大。教职工中25%的人认为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主动性普遍较差;21%的人认为学生吃苦耐劳精神较差;20%的人认为学生纪律。集体观念淡薄;17%的人认为学生就业思想压力普遍较大;16%的人认为学生开拓创新和创业精神差。19%的学生感到思政课太难,听不懂,22%的学生学思政主要关心与就业有关的问题。三是“思政”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不少人尚难适应高职思政教学。四是“思政”教学的高职特色欠缺,教学质量欠佳。
二、高职思想政治课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1、建立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从生命的高度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这个生成过程理应含有学生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等个体文化资源整合作用的结果。所以教师应十分注重学生实际,发掘他们的内心世界、生活情趣等课程价值,努力使学生已有知识进入课堂,并用他们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解释现实生活;又由于思政课程既有系统而完备的理论,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它不光依赖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还依赖于学生的感性认识,因此,在这个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必须非常注重书本与社会实际的结合,突出课堂是社会大环境中的一部分,教师要通过各种有趣形式激发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与探究。教师除对活动设计适当地加以指点外,对课堂活动不必过多干预, 整个过程要由学生自己去组织、自己查阅资料、自己开展活动。
2、组织开放的教学内容
首先要针对性地精选课程内容,教学内容的组织应坚持和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努力回答在社会急剧变革进程中学生所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和深层次问题。其次要完善课程体系,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的要求和学生思想实际、学科体系和课程结构的科学性要求,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抽取出来,结合学生各个不同时期的思想实际,进行整体优化组合,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可展开课前10分钟国内外重大新闻和热点问题点评,课后10分钟问题思考准备。
3、运用开放的教学形式
要拓展教育形式,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社会实践相互支撑的三维框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开办选修课,内容涉及择业、创业、职业生涯设计等方面,让学生深刻体会自身的发展必须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结合;二、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举办各种专题系列讲座、学术报告、展出,与有较好影响的人士定期合作交流,引进名师,建立专家人才库,鼓励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种课程知识竞赛;三、参加社会实践,组织多种社团活动,迈出校门,走进社会,参加社会实践。四、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参观、考察,学期中间, 尽可能组学生到省内一些改革开放的先进单位参观学习,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走向农村、部队、企事业单位,开展调研,撰写报告和各种形式的论文,将这些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
4、建立开放的教学评价体系
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仅通过笔试单一手段一次性衡量。固然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和效果的方法,仍然有其存在的意義,但考试的形式可以创新且多样化,要采用课堂考核、平时表现、实践考核三结合的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实践、企业实习结合起来,使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引导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真正从机械的记忆中解脱出来,开放式评价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有机的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并给予多次评价机会,将评价始终贯穿于日常教学中。开放式评价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作,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即如何使评价对象最大程度的接受评价结果而不是结果本身的正确性。这种综合型考核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道德建设意识、实践意识及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丁利锐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性的思考. 教育研究.2006年第7期
[2] 刘云山.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课堂教学新模式探析.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
[3] 陈育钦等. 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