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群体心理的有效应用研究

2018-09-25 10:25李晨昊
赢未来 2018年3期
关键词:应用研究

摘要:群体心理在每个大学生的生活中都至关重要,对大学生个体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大学生现在都还很年轻。大学生的心理还很脆弱,但大学生又与社会上年轻人又不完全相同。当代大学生在自我意识、思维能力、情绪和意志等诸多方面还不够成熟。还需要在群体的生活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大学生尚未达到真正成熟的心理状态。还需要在工作和学习中历练自己,使自己的心理更加成熟。到达真正的成熟。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群体心理 应用研究

群体心理是指一个群体的人员经过长时间的生活、合作、交流而形成的相似的价值取向、兴趣取向、处事态度以及相同的行为习惯。群体心理的变化受群体中每个人的心理变化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的心理发育还未成熟,每个人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以及特点,而且大学生个人的心理特征变化受到了身边一起生活的同伴的影响非常大。所以说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引导大学生学习有关的心理知识,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心理变化。

一、正式群体的心理功能

正式群体就是例如大学开展的学生会、班级、社团等具有专门的职责、明确的分工、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领导群体。在大学的四年生活中,加入正式的群体可以完善和发展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下面介绍的就是正式群体的心理功能。

1.1群体的归属感功能

在大学的群体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不想被排斥,每一个人都想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群体的归属感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至关重要,对每个大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好处。群体的归属感可以给初次离家在外的大学生带来安全感,新鲜感。降低恐惧感、孤独感。而且在群体之中,有明确的分工,可以使大学生独立,可以一个人解决问题。当群体的成员在工作时出现不同的意見时,群体的规范就发挥了约束和判断的作用。保护好每个成员的心理健康,促进群体成员的心理归属感。

1.2群体的认同感功能

大学生群体的形成就是一群具有相同爱好的大学生聚在一起做一件事。在大学期间,每个大学生都会参加各种各样的社群体,每个人都需要欣赏其他人的光亮之处,而且每个人也有吸引他人关注的需要,在群体的生活工作当中因为具有相同的兴趣爱好,所以在群体活动中很容易得到认同感,得到其他人员的肯定。这种群体的认同感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参与,在群体的生活中提高自己,寻找自己。

1.3群体的教育感功能

在一个群体中就要遵循群体的规则,在群体的活动中,群体的每个成员都要按照群体的规范行动,这样就使群体的每个成员受到约束,对每个成员的心理变化有很大的影响,对个体有着很大的教育意义。在生活、工作过程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可以影响心理变化,也可以起教育作用,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二、非正式群体的心理功能

非正式群体是相对于正式群体来说的,非正式群体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群体,就是由一些相同的兴趣、信念、观点而组合在一起的群体。没有专门的职责、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非正式的群体的活动都比较随意。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可以让人们交流感情,使人们的关系更加的密切。大学生来自世界各地,那也就会有着不同的性格,在正式群体中,大学生的一些需要得不到满足,那么一些兴趣,性格相同的人就会自然地结合到一起,这就形成了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1满足成员的需要

大学生在非正式群体中既可以获得正式群体能给予的归属感、安全感、认同感也可以获得一些在非正式群体中的心理需要,在非正式组织中,员工之间的这种非职业联系、自愿关系可以弥补这种心理需要,这就可以大大的提高群体成员工作的积极性,这就可以提高群体成员的工作效率,使工作进行的更加顺利。

2.2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非正式组织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具有相同的心理感情需要,非正式组织的形成一般都有组织的领导,这个领导的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威严,有一定的影响力。但这种影响力与正式组织的规章制度形成的影响力不一样,这种影响力更能让群体内部的人员遵守规定,使大学生的凝聚力更好。

2.3有益于组织成员的沟通

非正式组织之间的员工的沟通非常的频繁,组织内部的人员关系非常的好。相对于正式途径的信息传递方式,非正式的群体更有益于群体成员的沟通,没有太多的规定约束,比较自由随意,有益于大学生健康成长。

2.4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非正式群体的出现为正式群体的工作,沟通交流提供了帮助,为正式群体的各种活动提供了保障,可以使活动进行的更加顺利。在活动中可以促进大学生的交流,提高沟通交流能力,使大学生健康成长。

2.5存在从众现象

非正式群体组织存在从众现象,从众现象的存在对于非正式群体来说是一种潜在的危害,当从众现象一旦表现出来,非正式群体的成员之间就会起冲突,破坏群体内部的安定,对群体内部的每个成员的心理都会带来危害, 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非常容易形成一个小的团体,在一些外在因素的催使下就会做出不利于群体发展的行为,危害整个群体,也不利于群成员的心理成长。

结束语:

群体心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意义非常重大,可以引导大学生向健康的方向成长,减少大学生心理扭曲的可能性。是不太成熟的心理被逐步变得成熟,在群体的影响与教育下健康成长。让群体的意义变得更明显。

参考文献:

[1]李威,吴维强.浅析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管理措施[J].山西农经,2016(07)

[2]郝兴娥.浅论群体心理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运用[J].太原大学学报,2013,14(04)

[3]马广超. 群体心理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D].郑州大学,2014.

作者简介:

李晨昊 出生年月:1992年3月26日 性别:男 民族:汉族 籍贯:甘肃省白银市 当前职务:大学教师 当前职称:助教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应用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数码钢琴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旅游管理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无线传感器网络优化的应用与研究
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空域分类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