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中学英语阅读理解和写作中的运用

2018-09-25 10:23潘敏刘智刚
赢未来 2018年2期
关键词:阅读理解有效应用中学英语

潘敏 刘智刚

摘要:思维导图最初由英国著名学者Tony Buzan提出,他说道思维导图是一种工具,能够将思想图像化,有帮助学生整合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的功能。思维导图主要以图像、色彩、代码以及多维度层次图等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在初中英语阅读和写作这两个重难点部分融入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提高英语学习技能,具体如何运用,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案例阐述的方式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思维导图;中学英语;阅读理解;写作;有效应用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的解答主要是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主要意思的基础上,掌握一些细节内容,从而达到快速解决问题的目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初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需要达到五级的标准,即能够根据题目自主收集和准备素材,独立起草短文。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不论是阅读理解还是文章写作,大部分的学生都很难达到现定的要求,阅读理解是学生出错率较高的题型之一,在文章写作中很多学生会写成流水账,很多语句都是简单句,并不会使用高级词汇和句型,鉴于此,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有效的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的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一、灵活使用思维导图,提高教学效率

思维导图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现如今已经形成了很多的形式,例如图表型、头脑风暴型、分层结构目录型、解决问题型、理解文章重点型等等,但是不论是那种形式,其使用的目的都一样,都是为了更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想得更细致、全面、广泛。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实际需要科学地选择思维导图的一种或多种形式,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的目标。

例如,在学习Go for it九年级阅读课“ Should I be allowed to make my own decision?”这一内容时,文章主要是讲 Liu Yu 和他父母对 hobby的不同看法,通过比较文章中父母和 Liu Yu 的观点能够更快的找到文章的重要内容,体会文章的主题。所以,面对此类文章,教师就可以选择图表型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开展教学。将 Liu Yu 的观点列为一栏,将其父母的观点列为一栏,将问题列为一栏,之后,让学生 Liu Yu 和其父母的对话中找出关键的短语和词汇填入表格中,之后就能够从表格中一目了然的知道他们的不同观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记忆接下来的知识和内容。

又如,以此课文做延伸,让学生写一篇以“My Parents”为主题的文章,在之前的写作中,学生普遍会介绍一下父母的样子和兴趣爱好,最后写自己爱自己的父母。在学过此文章之后,就可以以此为参考,让学生以头脑风暴型的思维导图为工具,让学生发散思维,想一想自己和父母在哪些事件上有分歧,在对待什么事情时有一致的观点,又能够借鉴文章中的哪些词句和句式,在写“My Parents”时,就可以根据自己想法和想要表达的内容选择一件事来具体阐述,这样一来,文章就会显得比较饱满和充实,语句的应用也显得比较地道了。

二、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语篇意识

提高学生的语篇意识对于学生英语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的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并非易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也需要教师能够善于应用思维导图等工具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篇意识。

以Go for it“ Will People have robots?”这篇文章为例,就可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维顺序来学习此文,即机器人是什么,在未来的日子里为什么有或者没有机器人,有了机器人之后我们要怎么办这些问题为出发点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理解此文章,从而能够更好的回答课后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

(1)What does the robot look like in your eyes?

(2)How will the world be different in the future,100years from now?

(3)How are we going to live with a robot?

(4)Will you let the robot write your homework, why?

……

这样几个问题,从而引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此方法,在学生解决阅读理解中的一些题目时比较适用,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速度和水平的提高,能够让学生在没有掌握足够词汇量的基础上更快地回答文后的问题。

三、绘制思维导图,发散学生的思维

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能够很好的拓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深入的思考某一个问题,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有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例如,在写一篇“I like pets”这样的文章时,很多学生拿到这个题目就会显得比较迷茫,不知道如何下手,此时,就可以让学生自我绘制一个思维导图来发散自己的思维,让学生显得更多,更远,更丰富,之后再选择其中几点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点来写文章,这样的文章就会显得比较充实了。首先,教师可以给出学生中心问题,即Why would you like to keep the pet?之后,让学生自由想象,自由发言,教师在黑板上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分别写出学生的观点,如下图所示, faithful、 cute、 learn responsibility、 bring you happiness等,之后在此基础上在问为什么,怎么办,让学生继续往深入想,以bring you happiness为例,为什么说动物能让你开心呢,因为动物可以和我们一起玩,等等,之后再想玩什么,怎么玩……如此思考,学生就能够就其中的某一点进行深入的思考,这样一来,对于“I like pets”这篇文章来说,学生就能够很容易的下手了。

总的来说,思维导图有着自身的价值和魅力,现如今已经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广泛青睐,但是实际应用效果还不是很理想,还需要教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尤妙莹. 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7.

[2] 陆荣. 运用思维导图促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阅读理解有效应用中学英语
学会在生活中学英语
英文歌曲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英语书面表达教学谈
新高考改革下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科学应用白板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浅谈循环训练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做题能力
和谐教学法在初中体育篮球课的运用
刍议英语阅读理解讲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