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力
摘要:乐学环境指能够让学生体验学习兴趣的环境,是高中体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学习积极性的提升都有大有裨益。文章基于此,就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创设乐学环境,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营造学习环境、突出学习主体、创新教学方法、巧用教学评价等,希望对高中体育教学的完善有所裨益。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体育;乐学环境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才能真正地投入于学习活动之中。体育作为高中课程的重要一环,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发挥着尤为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体育教学要把“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作为主要教学理念之一。然而,就目前高中体育教学现状而言,此一理念的落实情形并不容乐观,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此,乐学环境的创设就显得尤为必要。
1营造学习环境
所谓乐学环境,指的就是能够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的环境,它是目前课程教学中的新常态。就体育教学而言,学生的学习环境主要分为室内、室外两个组成部分,其中室内环境以体育理论学习为主,室外则主要是体育技能学习。受主客观各种因素的限制,学生是室内、室外体育学习中都存在着兴趣度不高的问题,在市内学习尤其如此。对此,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环境的营造工作。首先,就室内学习而言,教师要突破传统的口头语言+板书的教学形式,引入多媒体教学,一方面通过多媒体教案向学生展示体育理论的主要内容,另一方方面借助清晰直观的flash动画向学生呈现各体育动作的要点,强化学生的记忆理解;其次,就室外学习而言,操场环境、运动器材等都是影响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学校及教师要从学生学习的细微心理以及实际需要出发,采取好针对性地整改措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突出学习主体
所谓乐学环境,不仅仅指学生外在的学习环境,也指学生内在的学习心理,一定程度上,学习心理的重要性还要高于学习环境。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日益推进,以及高中体育课程教学的不断深化,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愈加凸显,体育课程逐步从教师传授体育知识、讲解体育技能,转变为学生自主接受体育锻炼、培养体育习惯,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大为提升。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早体育教学中,要从创设乐学环境的角度出发,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比如,在课程教学之初,教师可以避免采用集体化的热身运动,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进行,如慢跑、俯卧撑等,给学生学习自主权。又如,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配为不同的小组,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这对于课堂氛围的营造以及学生学习效能的提升都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
3创新教学方法
教學方法指教师在课程教学环节中,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相当关键的影响。不仅如此,教学方法也是体育教学乐学环境创设中的关键点之一,教师只有采用契合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现状的教学方法,才能起到针对性的教学作用,一般而言,包括以下两点:第一、视频教学法。体育视频,尤其各类著名赛事的体育视频,如MBA篮球比赛、世界杯、网球世锦赛等,是学生学习活动之余最为喜爱的节目,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观看体育赛事的精彩片段,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与热情;第二、比赛教学法。体育比赛是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途径,也是发挥体育课程综合价值的利器,教师在乐学情境的创设中,要善于运用各类型、各层次的体育比赛,比如班级内部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比赛、班级与班级之间的比赛乃至市与市之间的比赛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巧用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作为课程教学的终端,将教学活动行程一个闭环,是教师矫正学生学习问题、激发其学习信心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体育乐学环境的创设中,还要注意巧用教学评价。首先,教师要拓展教学评价的主体,传统的教学评价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评价的地位,学习积极性难免会受到影响,对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自我的体育学习以及其他学生的体育学习展开自我评价;其次,高中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非常渴望别人的赞同。因而,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注意评价的激励性,多采用积极性的评价话语,肯定学生在学习环节中所取得的成就,这样对于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激发以及学习兴趣的提升都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
5结语
乐学环境指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学习乐趣的环境,在学生的课程学习中发挥着非常突出的作用。因而,随着体育课程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重视乐学环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创设。为了更好地发挥乐学环境的教学价值,教师需要从学习氛围、学习主体等多个角度出发,采取好切实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于书军.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乐学环境的创设[J].金色年华:下, 2011(4):23
[2]戈文源.新课标下高中体育教学如何创设乐学环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2):132-133
[3]张大卫.新课标下高中体育教学乐学环境的创设[J].软件:教育现代化, 2015(2):124
[4] 田阳、宋佩利.高中体育教学与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研究[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4(3):42-44
[5] 陈士平.高中体育教学与学生意志品质培养[J].考试周刊, 2012(7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