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院校英语教学的传统文化渗透教育必要性

2018-09-25 10:23宋扬
赢未来 2018年2期
关键词:中职院校传统文化英语教学

宋扬

摘要:多年来我国的英语教学在教材内容选择上一度忽视对现代文化的实用性内容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和渗透。这种外语教学中的中国本土文化失语现象已经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英语教学中引入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亦是时代的需求。只有让学生充分地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加强对所学英语的理解和领悟,才能使其在交际中准确、得体地使用英语。

关键词:中职院校,传统文化,英语教学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语言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它依附社会而存在,伴随社会而发展。如果抽去社会文化内容,语言就只剩下了空洞的外壳。多年来我国的英语教学在教材内容选择上一度忽视对现代文化的实用性内容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和渗透。这种外语教学中的中国本土文化失语现象已经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英语教学中引入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亦是时代的需求。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的教学应成为我国教育各阶段英语教学共同担负的重要任务。

首先,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魅力独特。特别是近年实行了新的休假制度,更体现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亲近。但是中国与英语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造成了语言现象的差异,在语言的词汇系统、语用系统中也会有所反映,如有些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就有不同的涵义,有不同的联想意义。在汉语中,熊的形象一般是行动缓慢、呆傻之态,指人时常有“熊样”;形容股市不景气时称“熊市”。但英语用bear指人时,则为a bad tempered-mannered person(粗鄙之人、鲁莽之人);在中国,大多数人对猫特别厚爱,而在西方文化中“cat”被用来描绘残酷的女人。学生如不了解文化,在交际过程中就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文化障碍。

其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材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教材呈现缺失,教材均为英美文化的读物。语言的全球化过程也使英语及其附带的文化渗透到本土文化中,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形成了重大的冲击。因此教材上语言阅读资料的偏重,使得学生学会的知识如何用英语表达外来文化,而作为学生要交流表达的中国文化,基本处于忽视状态。

最后,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片面的导入英美文化,缺少对本土文化的导入,没有形成中国传统文化所涵盖的底蕴渗透。教师们为了激起学生对于英语的学校热情等目的,长期模仿和渗透英美文化,甚至为了语言语法基础教学等,清空母语文化的积淀。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老师都会讲解圣诞节等外国节日的来历及其庆祝方式。从而引起如今学生热衷过洋节日,圣诞节热,情人节热等,甚至有的学生能够流利的用于介绍圣诞节的来历庆祝方式等,却无法用英语表达中国春节及其庆祝方式。

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1.弘扬传统文化美德。

傳统文化的美德包括民族品质、民族精神、民族礼仪等内容,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只有不断地渗透传统文化,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积极面,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美德,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让传统文化美德走向世界。

2.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前提,这要求中国人首先认同和熟悉自己的文化,并能够利用英语表达。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促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更好地开展。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利用传统文化设计教学活动,既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又有利于促进课堂互动,促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英语学习是一种语言的习得,言语是用于交流的。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教材或者教师的引导,过于片面的导入英语知识及其附带文化,而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在交际中,将面临多层次的交流障碍,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因此,只有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其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加强对所学英语的理解和领悟,才能使其在交际中准确、得体地使用英语。

关于外国文化教学中融入母语文化教学,王宗炎先生的告诫,可谓意味深长:“对自己的文化语言和人家的文化语言该怎么看待,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强国或强大民族倾向于自高自大,认为人家什么东西都不如自己,这是民族主义,弱国或弱小民族自卑,认为人家什么东西都比自己好,这是惧外心理。”对于所有文化和语言,我们必须采取平等的态度。外语教学中,如果学了外语就丢了母语,有了外国文化就抛弃本族文化,这个世界仍是隔离的世界,如此学习外语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浩. 中职院校中英语专业教学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结合[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 (16)

[2]彭小红,车艳. 英语教学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J]. 怀化学院学报. 2007.9 [4]

猜你喜欢
中职院校传统文化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