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朗读一直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可是我校因为生源较差,学生英语基础弱等原因,使得高中英语的朗读练习也很薄弱,对英语成绩的促进作用也就无法得以有效的发挥。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本文就朗读在高中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希望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朗读的认识,从而促使高中英语的学习质量得以提升。
关键词:朗读;高中英语;学习;训练;重要性
一、 引言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是相辅相成的,可是多数英语老师对于英语课堂朗读这一方面的训练却十分的少,有也只是草草收兵。朗读对于高中英语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促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整体提升。朗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二、 朗读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语音语调
从长远来看,英语学习本身就是为了学生今后能够使用英语进行正常交流,而发音则是学生今后能否正常交流的关键,也正是因为如此,近年来高考也逐渐增加了对学生听力的考查。由此可见,语音语调在高中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朗读本身就是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具体表现,也是学生形成正确语音语调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加强对学生英语朗读的重视,就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语音语调,为学生今后的英语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同时也能改善学生的发音标准、变调不明显等一系列问题。例如,教师在进行Unit 1 Friendship这一单元教学的时候,教师如果能够选择电影《荒岛余生》中的片段让学生进行观看;或者是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英语原版的演讲,就能够有效地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再让学生进行复述朗读,就能够促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形成正确的语音语调,最终也就能够有效地发挥出朗读对于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三、 朗读能够帮助学生加深英语词汇记忆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不可能离得开词汇,因为词汇是语言构成的基础,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词汇量,才能真正懂得什么是句子、文章,最终实现用英语对话交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很多学生在记忆单词的时候都只看不读,有些则是轻声的默读,很少有学生会进行词汇朗读,所以学生对于英语词汇的记忆以及理解也就不够深刻。而朗读却不一样,学生如果能够在英语词汇记忆过程中进行大声朗读,其记忆效果会明显地高于默读,这也是科学实验所证明了的,因为人在朗读的过程中,其眼、口、耳、脑等多种器官都会得到有效应用,这个时候就会形成多通道的暂时神经联系,从而也就能够加深学生大脑皮层的痕迹,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除此之外,学生在进行词汇朗读的过程中,也会发现词汇与其发音之间的关系,从而也就能够更好地明白词汇的拼写规律,最终也就能够提高学生的词汇掌握量。由此可见,朗读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记忆、理解英语词汇,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单词的朗读训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量。
四、 朗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文章
朗读不仅是一种英语学习的手段,也是一种理解英语文章的方式,因为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本身就是在接触英语,这个时候学生就会无意识的将语言材料存储在自己的大脑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进行英语文章阅读的时候,一旦发现其中的难点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并且还会将其中难以理解的词汇、句子存储在自身语言系统之中,形成英语知识体系,最终也就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为此,反复的朗读也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英语文章,从而加深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理解。
五、 朗读能够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
朗读在高中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除了上述几点之外,还体现在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这一点上。在高中英语学习过程中,口语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顺畅的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而要想实现这一目的,朗读则是较为重要的一个手段,因为学生在进行朗读的时候,其思维也处在一个活跃的阶段,所以,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就能够得到提升。而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旦得以提升,其语言概括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也会得到提升。这样,学生在进行英语交流的过程中,也就会更加的连贯、流畅、有条理。除此之外,学生如果朗读训练较多,其在类似的交流场合之中,也就会顺口而出之前使用过的语句和词汇,准确地表达出自身的想法和语意,从而确保口头输出语言的正确性,最终促使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得以提升。
六、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学习本身就是语言学习,而语言学习需要不断地积累,朗读作为语言积累较为有效的一种手段,其对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为此,教师在进行高中英语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以此来帮助学生练就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进而也就能够促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得以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晓莉.学好英语的“秘诀”——浅谈朗读和背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1(11):61.
[2]毕宇宏.浅谈朗读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4):210-211.
作者简介:
王琳,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州市鹿寨县实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