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常言道:常教常新,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同时也是一门挑战的艺术。执教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每一次教学都有不一样的感觉。
每一次设置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时候,总是把目光停留在音乐的惟妙惟肖的唯美描绘上,这是白居易独到的语言魅力,也是学生从中应该习得的一种语言能力。从语文教学层面上,读书的目的最终应该归于写作,于是,我的教学目标设定为悦读悦心从而到悦写,进而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
关键词:琵琶行;艺术;写作;文化人
阅读是一种体验,写作在某种程度上说是阅读的一种结果的展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的归宿点在在于一种“思”的表达,所以,将读写结合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的良好方式。
本着供需平衡的课堂教学原则,我知道学生对于音乐应该有着一种天生的喜爱,对于自己熟知的音乐,让学生的文思灵动起来,激荡在孩子们的心里,表述在笔端,让音乐的画面美活现于眼前,美的东西绝不在于说教,应该是学生的字里行间对音乐最真实的独到的体验。所以,我布置这样一个话题,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段音乐,用你最美妙的灵动的语言,给那些没有听过此音乐的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学生习作的效果看,大大出乎我的想象,佳作纷呈,学生的写作欲望爆棚,在唯美的音乐伴奏下,作者动情的朗读着自己的作品,听众陶醉在音乐和文字的美好世界中。
让学生有一种深切的情感体验,入境入情入心,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努力将“我”代入,深切体验文本背后的情感激荡,完成一次真正深厚的语言习得。
体验式教学,能够有真正的语文味,让语文在课堂真正发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语文有趣起来,有味起来,有效起来。让学生真正感知发现美和创造音乐美的快乐,让他们站在同学们面前伴着音乐,分享自己的文字时获得那种独有的语文学习的高峰体验。
只有深度语文,深度学习,才会从假语文的浅层滑行中走出来,才能进入高阶思维语文的学习,这才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最终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
附录:学生习作两篇:
《渔舟唱晚》
这是我第一首能背诵弹奏的古筝曲,所以对它的印象格外深。
它在我看來,一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如缓势慢起,描绘一幅晚霞余晖,落日波光之景,先只用右手弹奏,声音干净又清晰,滑音轻颤,诉说云朵的轻柔。
花指点缀,宛如白鹭的鸣叫,安静又喧闹。挑抹撮,弱渐强,正是黄昏的美好。我最爱第一部分的慢版,也最喜古筝的音色。听起来润滑如丝绸,清亮如露珠,淡雅如莲花,又有竹子的雅致。
原来这便是美丽的自然。静静眨眼,缓缓提手,沉浸在中时,渔舟便映入眼帘。
第二部分就紧围渔人之行了。同一小节,由慢至快,弹奏四次,先描述渔人由地至江的过程,共指点缀一次,不同八度共弹奏三次,间隔一音,交错相弹。
每每至此,我想:音符飘飘的重点,应该是波纹吧!更妙之处:声音也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低声一拔,是渔夫的歌声高音一挑,是他人的回映。以声现景,方是音乐的妙处。
更令人着迷的是鲜明的色彩。暗音是江面的一点黑影,清声是天水灿烂的红波,在色调明暗对比下,渔夫抛出网,用手拢着,划回家。
备受关注的高涨才来到。最快的弹奏,刚刚吸引耳朵,本节以快而不乱称道个个音调分明,但指法交错已成晕影。由慢至快,一丝不乱,妙极!如“琼珠乱撒打遍新荷”一般,无限遐想顿生。最妙的是,轻声勾抹,动静成趣。
第三部分终于到了。与第一段并无差别,然情景已经不同。太阳落了,只留下一抹红,渔人归家,更添夜之黑。
最终,月光泛白,灯火尽灭,一切归于宁静,似期待明日渔歌。
亡灵序曲
“水,洗不去,指甲上的伤;残破盔甲掩不住,战士的旧信仰。持枪,再持枪,冲锋在最前方。”《亡灵序曲》中亡灵族的出场音乐,总是带着一种尸山血海集团冲锋、舍我其谁的气质。这气质,和“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豪气。
开始的清冷的旋律,让人想起那想要冲破黑夜的黎明,和一些不甘于落寞的灵魂。就像是一片过去的古战场,如同血色战旗的夕阳,固执地立在那里的长剑,泛着清辉的花瓣样的残破战甲,寒霜的哀伤,烈火的洗礼,让人不禁有一种紧张、肃杀之感。
“昏黄月光,晕染,丧钟镇的外墙,骸骨、镌刻、被秒杀的恨,空洞眼眶,没有泪,没有血,没有光。”在剧情中,燃烧军团无比强大,所过之处,除了余烬,法师阵型的残片,损坏的圣殿之外,别无他物。但那些英灵,却没有消散,他们在坚持。他们在等待,他们在期盼,一个重生的时刻,复仇的时刻,即便肉体已化为第七元素,即使过去的荣耀已成为传说,但他们为了信仰,为了复仇,仍然在积蓄力量,在等待。
“冲锋,再冲锋,回去到旧战场;举矛,再举矛,冲锋在最前方!圣殿在何方,荣耀在何方?”
终于,到了清算的一天。尽管已时隔百年,山河变迁;尽管强大的部落,已化为神话经卷;尽管昔日的心脏骨血,已化为古老尘埃。但这千万具幽蓝的亡灵起身,穿上昔日被烧成废铁的战甲,拾起那曾被湮灭的霜之哀伤,向更强者冲锋!
我不是暴雪游戏的粉丝,也不是WOW的骨灰粉。那么,我想,在生活中,当我萎靡不振时,当我意图放弃时,听到这首曲子,我就会泛起一股豪气,一种斗志,支持着我努力拼搏,化不可能为可能。
作者简介:
陈平,吉林省长春市,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