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学到学“力”

2018-09-23 09:23王琴玉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学习能力阅读教学

王琴玉

摘要:语文学“力”是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反映着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应突出学趣、学理、学力这三重境界。让学“趣”成为学生“历”学的心理起点,学“理”成为学生“历”学的必要考量,学“力”成为语文“历”学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阅读教学 ;学习经历;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6A-0069-04

真正的教学改革必然是基于学习的变革,只有让学生经历学“趣”、学“理”、学“力”的三重境界,真正的学习才会发生。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部分认识。

一、学“趣”:语文 “历”学的心理起点

这里的“历”学指的是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经历。一个人一旦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注重阅读兴趣的营造和激发,让学“趣”成为语文学习的心理起点。

(一)赏图热身,趣味先行

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直观生动的画面很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教学《欢乐的泼水节》一课之前,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先组织学生欣赏了泼水节的图片,“看谁会看又会说”的言语实践,既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又顺势训练了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一幅幅鲜活的图片,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好奇心,将学生的学习“胃口”一下子调动了起来,学生课堂学习的前奏也由此奏响。

(二)情感助推,引发共鸣

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艺术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将教者自己的情感、情境生发的情感、文本蕴含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情情交融,心心相通,产生共鸣。有了情感的参与,学生就能保持持久的阅读兴趣和研究动力,更为深入地阅读文本。积极的情绪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教师将认知性教学和情感性教学有机统一,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情趣。有了情感的推波助澜,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语言的表达丰富鲜活,极具生活气息。

(三)有的放“乐”,情境再现

“音乐是通向思维的高速公路。”合宜的音乐可以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文本情境,融情于文,由文再悟情,深入理解文本内涵。《欢乐的泼水节》教学中,笔者选取了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傣族音乐,为学生配乐范读课文,学生很容易就进入课文所描述的场景之中,感受着语言文字所描述的一幕幕生动的画面。

学习起点是指学生进行新内容学习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和情感体验。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更多地关注新奇有趣的事物。教学中,教者应当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生动性,教学行为的趣味性,让“趣”成为课堂学习的心理起点。

二、学“理”:语文“历”学的必要考量

学理原本指科学上的法则和原理。这里的学“理”指语文教学中的字理、语理和文理。语文学科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学科的价值应当通过听说读写的学习活动得以体现。低年级阅读教学,如果仅仅考虑教学的情趣性,容易停留在课堂的表面热闹,还应当从科学的思维角度对语文学习活动进行理性追问和学理考量,做到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情趣和理趣的交融。

(一)了解学字基本程序,夯实生字教学

学生学习汉字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过程。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这种过程有四种基本程序。教师教学中应当依据这些程序,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一是形成识字的心理定势;二是生字教学要按照汉字形、音、义的综合—分化—综合进程组织学习活动;三是反复练习和尝试再现,达到长时记忆;四是形、音、义三者的双向联系达到自动化水平,当某一因素出现时,其他两个因素可以及时再现[2]。

《鸟岛》一课学习生字“筑”“育”的课堂实录如下。

师:这些人类的朋友从很远很远的地方飞到鸟岛上,在这儿干什么呢?

生1:筑巢安家,养育后代。

師:你可真了解它们呀,认识这些词吗?(出示“筑巢安家、养育后代”)

生1:筑巢安家、养育后代。

师:教同学们读一读。

(生领读)

师:这个字在拼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出示生字卡片:注音“筑”)

生:(拼读)筑,筑巢的“筑”,翘舌音。

师:你带大家读一读。

(生领读)

师:猜猜看,“筑”字为什么是竹字头呢?

生:以前盖房子用竹子,比较结实。

师:恭喜你,猜对啦!过去盖房子的时候,人们用竹片夹住泥土砌墙,使墙体更加牢固。所以,这个“筑”就是竹字头啦!鸟儿在筑巢的时候也会衔一些竹枝,这样,它们的鸟巢就会更加结实。它们就能放心地在里面——

生(齐说):养育后代。

师:这个字——(出示生字卡片:注音“育”)

(生拼读并组词)

师:谁会读这句话。(出示含有“筑巢安家、养育后代”的句子,练习朗读)

教学中,教者把需要学的生字置于已认识的词句中,或联系已有的经验,或看图辅助理解字义,引发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兴趣,通过个体拼读、集体朗读进行反复练习,以增强记忆的牢固程度,学习效果较为理想。

(二)解码语感心理机制,有效指导阅读

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极具个性特点的优秀言语范例。要把这些优秀的言语成果变成自己的语言能力通常有两个途径:一是感性的,熟读和背诵,形成语感来贮存;二是理性的,学习语言学总结出来的理论和规律[2]。低年级学生思维具有明显的形象性,抽象概括的成分较少,因此阅读教学的活动应当侧重于培养字词方面的基础语感。只有从小养成熟读和背诵的习惯,到了语言学习的高级阶段,才能形成更为敏锐的语言感觉,语感形成的速度和质量才有保证。教学中,教师要依据语感自主建构和直觉建构的特性,以学生原有的语感心理为基础,引导他们广泛诵读和积累,使他们自主建构,获得新的理解。

例如,教学儿童诗《雨点》,在指导学生读正确、读流利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去体会“睡觉、散步、跳跃、奔跑”的不同状态,通过个别读、对比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感受“平稳静谧—悠然舒缓—开阔畅快—热闹奔放”的不同情绪变化,既理解了内容,又发展了语感。

当然,在低年级的阅读课上,也要有适当的理性规律的学习。

(三)立足汉语言学视野,设计语用训练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宁教授认为:汉语是一种典籍众多、缺乏语法形态的语言,只有在别人的语言作品中学习语言,在语言事实中不断地发现语言现象,归纳规律,才能帮助学生养成一种随时观察活生生的语言并从中捕捉规律的敏锐性。低年级教学中,教者尤其要善于捕捉语言现象,设计语用训练。

例如: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池塘》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池塘、芦苇、白云、太阳、月牙、星星等景物。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去掉修辞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去发现语言现象。

池塘边的芦苇长起来了。

池塘边的芦苇长起来了,像长长的睫毛。

通过比较,学生就能感受到运用比喻带来的语言的美感,学习过程中类似的语言多次出现后,学生就能从这种语言现象中归纳出规律——比喻的修辞能让语言富有美感,读起来更有画面感。

同理,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蚕姑娘》中的“蚕姑娘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可以这样设计语用练习。

读一读,比一比,哪种说法好?你会照样子说一说吗?

1.蚕姑娘脱下旧衣裳。蚕姑娘换上新衣裳。

蚕姑娘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

2.明明放下皮球。明明拿起故事书。

在此练习中,学生通过对比阅读,能发现同一主语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后,只需保留一个主语,文本语言會更加简练。

感官是主观的随意的,但是语言却是客观的、有规律的。不断通过不同语境、不同语言现象的发现和感受,学生寻求语言规律的敏锐性和自觉性也会随之提高。

三、学“力”:语文“历”学的终极目标

这里的学“力”,指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无论是学“趣”的观照还是学“理”的考量,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即会学。学生只有会学,才能实现学会,才能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作为起始年级,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尤其应重视倾听能力、朗读能力、质疑能力、思维能力等“四力”的培养。

1.听力

语文的四大基本功“听、说、读、写”中,听字当先,然而我们往往更多关注着学生说的能力、读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对于学生听的能力的培养还不够重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目标明确提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3]学生要学会文明地进行沟通和社会交往,当然要先学会倾听。

首先,教师要做好示范。教师在课堂上应当是一个忠实的倾听者,以欣赏的积极态度去面对学生,要善于从倾听中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和疑虑、发现和创意等,及时捕捉课堂的生成性资源。

其次,教师要传授倾听的方法。学生倾听时目光可以注视讲话者,学习用耳朵找寻讲话者的声音,不光要听教师讲话,还要听同伴的声音,边听边想,同学回答得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哪里,如果自己回答,怎么说才好,如果同学答对了,要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和他不一样的说法。教师要鼓励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

对于善于倾听的学生,教师还要注意适时肯定和褒奖,以激发全体学生听力的可持续发展。

2.读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阶段目标中对低年级的朗读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较弱,但喜爱模仿,从众心理较强是他们的共性。因此,在低年级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模仿优秀朗读作用巨大,或教师范读,或音视频优秀朗读示范,都能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模仿、理解和积累,从被动的声音模仿逐渐走向自主的声音表达。

教师要教给学生基本的朗读知识。低年级学生在朗读中有发音不准、唱读、漏读、添读和读破语句等现象。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找出在朗读时容易漏字、加字或读破的词、词组和句子,先读准、读顺这些词、词组和句子,然后再过渡到朗读段和篇。

教师要教给学生简单的朗读技巧。教师指导学生掌握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句子的不同读法,掌握好朗读中句子的停顿、声音的轻重缓急、高低升降,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此外还要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尽量把握课文中的感情变化等。

3.问力

在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的起始阶段,问题意识能够让学生对知识、对生活、对世界充满好奇,而好奇心是人对事物保持新鲜感和探究欲的源泉。

起始年级,培养问的能力可以引导学生从质疑课题开始。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课题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乌鸦喝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乌鸦为什么要喝水?乌鸦喝到水了吗?乌鸦是怎样喝水的?乌鸦喝哪里的水?深入文本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提出问题:有没有其他办法也能喝到水?对于乌鸦而言,当时哪种方法能让它迅速地喝到水?还可以让学生大胆假设:如果当时不是乌鸦,是其他的小动物,没有长长的嘴巴衔石子,怎样才能喝到水呢?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会质疑是创新的开端,是启智的关键。只有教学生学会质疑,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只有学会质疑,一切新的发现才有可能。

4.思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文课上,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过程,就是获得思维的工具并使思维得到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将训练语言习得能力和培养思维能力有机融合起来,把思维训练渗透在语言习得之中。首先,教师要善于寻找思维的诱发点。最近发展区原理告诉我们,学生原有思维水平和新的学习要求之间的距离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要善于从学生现有思维水平出发,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推动学生的思维向前发展。其次,教师要掌握思维发展的策略。当需要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状态来吸收新的信息时,可利用同化的原理,引导学生主动唤起原有思维结构中的有用部分,帮助实现同化[4]。

教师通过唤起学生以往的学习经验,形成比较,从已知推导未知,丰富了原有的思维结构。

当课文中新的思维要求与学生已有思维结构发生矛盾时,教师通过思维的顺应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新旧思维的碰撞,主动重构思维结构。

低年级的语文学习不仅要重视学生应该学到什么,也要关注让他们怎样学到什么;既要对学习内容加以学趣性考量,也要对学习活动加以合理性审查;既要重视语言文字运用,也要重视语文思维训练。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有可能成为关注人的生命成长的教学,才有可能实现从 “历”学到学“力”的真正归位。

参考文献:

[1][4]汪潮.语文学理:语文学习的心理学原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78.156.

[2]王宁.汉语语言学与语文教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0(3).

[3]义务教育语文課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责任编辑:石萍

Teaching Approaches to Cultivating Underclass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Wang Qinyu

(Yancheng Huanbaokejicheng Experimental School, Yancheng 224300, China)

Abstract: Chinese learning “aptitude” is students ability of Chinese learning, reflecting their levels of understanding and applying our national language and characters. To cultivat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instruction, teachers teaching should highlight the realm of learning interest, learning principles and learning aptitude. Learning interest should be their mental starting point of experiencing learning, learning principles should be the evaluation of their experiencing learning, and learning aptitude should be the ultimate goal of Chinese experiencing learning.

Key words: reading instruction; learning experience; learning ability

猜你喜欢
学习能力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