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热学题“一题多解”的深度剖析及启示

2018-09-22 02:15刘大明江秀梅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重力势能一题多解等温

刘大明 江秀梅

(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中学 344000)

一、提出问题

一题多解是物理试题解答中常见的现象,其特征是“殊途同归”;但是,“殊途不同归”的“一题多解”现象很少见.下面这道热学试题,有三种解法,且所得结果相差巨大,最为关键的是,一线教师一时还难以判断孰是孰非.试题呈现如下:

图1

题目一个横截面积S=20 cm2,内壁光滑且导热良好的气缸直立放置,如图1所示,质量m=2 kg的活塞下方封闭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稳定时,气柱长度h=20 cm,现把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放置于活塞上方,待系统稳定后,被封闭气柱长度h′=10cm,已知外界大气压p0=1×105Pa,重力加速度g=10 m/s2,外界温度不发生变化.求:

(1)物块的质量M;

(2)该过程中气体与外界发生热交换的情况.

解析(1)初态对活塞由平衡条件得

p0S+mg=p1S(1)

放上物块待稳定后有

p1Sh=p2Sh′ (2)

此时对活塞由平衡条件得

p0S+mg+Mg=p2S(3)

联立以上三式代入数据可得

M=22kg.

(2)解法1 整体考虑能量守恒,活塞及其上物块减少的重力势能通过气体热交换耗散于外界环境中(转化为外界内能),所以Q=(mg+Mg)(h-h′),代入数据得到Q=24J.

解法2 对活塞全过程使用动能定理:(Mg+mg+p0)(h-h′)-Q=0-0,其中封闭气体对活塞做负功,数值等于热交换耗散于外界环境的热量Q,代入数据计算得到Q=44 J.

第(1)问没有异议,故不讨论.本文就第(2)问进行探讨:乍一看起来,3种解法都没有明显的错误,实际上,不同教辅书籍确有不一致解答,不同教师也可能给出不一致的解答.那么,3种解法,孰对孰错?问题何在,如何破解?

就这道题,笔者所在单位也进行了热烈讨论,起初也想法不一,观点迥异.下面就讨论过程加以描述,并进行抽丝剥茧,一一剖析.

二、问诊把脉——解法剖析

1.对解法1的剖析

解法1 的思考基础是能量转化,认为:全过程只有活塞上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小,活塞上方大气重力势能忽略不计,又因温度不变,封闭气体内能不变,因此,重力势能减少是通过封闭气体热交换耗散于环境中,转化为外界内能.其中,大气对活塞做功对应什么能量转化,因为平时接触较少,极容易忽视,而且,“常识”让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大气的状态并不会因活塞移动发生“显著”变化,因而大气重力势能“不变”,于是,大气对活塞做功一并忽略了.大气对活塞做功肯定不可忽略,然而其对应的能量转化关系是怎样的?下文将构建等效模型给予说明.

图2

2.对解法2的剖析

解法2的思考基础是动能定理.活塞首末状态明确(静止),而且活塞受到各个力的做功情况也清楚,运用动能定理求封闭气体对活塞这一变力作功,也是不难想到的.对解法2,难以给出具有说服力的反驳理由,但要坚持本解法,无疑要回应解法1的问题关切.可以构建如图2所示等价模型加以辨析.

设大气压强为p0,其上方活塞重力满足m′g=p0S.当A处活塞放上物块M后,封闭气体的状态变化跟题目情景一致.显然,大气和其上活塞会一起下降10cm.大气对其上方活塞做负功、对其下方活塞做正功,且数值相等,从而实现了上方活塞重力势能转移(化)到封闭气体里,当然最终通过热交换耗散于环境中.这个等价模型很好地说明了,大气做功不可忽略,其对应的正是重力势能的变化.因此,这个等价模型印证了解法2,否定了解法1.

3.对解法3的剖析

解法3中,把全过程理解为满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等温变化,是一个误解!也即,前提条件pV=K(常量)在全过程中不成立,从而解法3不正确.

图3

至此,似乎可以下结论:解法2正确.然而,在交流讨论中,就解法2,一位同事提出了一个挑战性疑点.

4.针对解法2的挑战性疑点

众所周知,在导热良好条件下,封闭理想气体缓慢压缩过程为等温变化过程,也是准静态过程,如图3的虚线反比例曲线所示,反比例曲线段AB与V轴所围面积大小表示封闭气体对外界所做的功,也正是解法3计算的热交换对应的能量.值得强调,“缓慢”条件的重要性,宏观上看,压缩所需的外力是一个渐变变力;微观上看,封闭气体分子与活塞碰撞前后速率不变.然而,题目情景所加外力是一个恒力,活塞运动不可能“缓慢”,而是围绕B所对应平衡位置(对封闭气体而言,也是一个平衡态)做阻尼振动.从微观上看,活塞向下压缩时,由于活塞具有向下的速度,根据碰撞原理,封闭气体分子与活塞碰后速率大于碰前速率,封闭气体温度略微增加;相反,活塞向上回弹时,由于活塞具有向上的速度,所以气体分子碰后速率小于碰前速率,封闭气体速率略微减小.因此,封闭气体的p-V关系应是图3带箭头的实线所示.由此不难推断:在压缩过程,封闭气体克服外界做功大于等温变化过程;相反,在膨胀过程,封闭气体对外界做功小于等温变化过程,这个反差很好地说明了:在全过程,封闭气体克服外界做功大于等温变化过程.从图像上定性来看,这些反差累加结果很可能等于44 J-30.5 J=13.5 J,从而否定了解法3,印证了解法2,如此,挑战性疑点得到破解.

三、拓展与启示

在教育教学中遇到一些难题是常有的事;就这些难题进行交流讨论,也十分必要.毋庸置疑,对这些难题进行深入分析,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对这些难题进行交流探讨,是教师间进行专业研讨的重要形式.然而,结合上面教学案例,就某些误区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1.站高点才能领略“一览众山小”

不少教师认为,中学教师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就中学教学没有多大作用.特别是,“(师范)学得好,(入职)教不好”的反差现象,成为这一观点的佐证.在应试环境下,考试成绩成为了教学业绩的唯一衡量标准.然而,考试成绩好与坏,取决于众多因素,而且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实现,题海战术、拼时间几乎是实现考试成绩好的普遍做法.一般地,在应试泛滥的学校,诸如前文教学案例呈现的专业研讨就非常少见;同样,持有错误观念的教师,面对一些教学难题时也难以深入研究,于是只能要求学生死记答案.笔者未重新翻阅大学教材之前,根据导热良好条件守定为等温变化,从而坚持解法3正确;待翻阅大学教材后,温故“准静态过程”后,就明白了自己之前的固执观点的问题所在.中学教师应该时常翻阅大学教材;遇到教学难题,温故大学教材一般能寻找到解决之道.教师站高点,才能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前概念、迷思概念,否则面对自己的前概念、迷思概念,就难以自我突破.

2.不经教研谈不上专业成长

很多学校已经不重视教研,有教学无教研现象非常普遍.邢红军教授认为,论文写作是最佳的教研历练方式,也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必经之路.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论文写作不再是衡量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了,这将会是中学教学中的一个灾难!在前述教学案例中,没有一定教研水平的教师,难以构建等效模型来阐述问题,也难以深入微观视角破解挑战性疑点.事实上,钱伟长院士就提出“无教研无教学”的教学观点.

3.专业讨论中践行人格平等理念

物理试题中出现殊途同归的一题多解现象非常普遍,在教学研讨中,就某道题“你一法我一策他一计”式的热烈研讨,尤为津津乐道!教学论文中多半呈现这样的教学案例.从心理学角度而言,这是最安全的讨论,讨论在一片点赞中愉快进行.相反,诸如前述殊途不同归的“一题多解”的教学研讨中,极容易冷场,原因在于某些想法或观点被“证伪”时,“一喜一忧”总让人尴尬.所以,推进专业讨论,务必构建人格平等观念,避免能力方面的评判,如此才能在彼此“失误”中汲取营养实现共同成长.在前述案例研讨中,正确解法的确立是建立在各种错误解法的证伪上实现的,聚焦了所有研讨教师的智慧.

猜你喜欢
重力势能一题多解等温
重力势能大小由谁定
《重力势能》教学案例
例析初中数学的多解问题
一题多解的教学问题分析
高中数学“一题多解”的学习心得
势能变化不用愁重心变化来解忧
快速检测猪链球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
纳米CaCO3对FEP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
等温成形
酰胺类β成核剂对PP-R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