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背后的“发·冠”文化共性
——词汇理据之国俗视角

2018-09-22 01:50邬德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理据习语英汉

邬德平

(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重庆400031;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头发与冠冕关系密切。前者为人体重要组织,因其造型妆扮多样,故被吸纳为服饰范畴成员。后者为前者的装饰或保护物件,也属服饰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当今学界对头发、冠冕的研究兴趣渐趋浓厚。

笔者梳理发现,发冠文化研究一般遵循两大视角。一是发冠本体视角,也是主流视角,即就发冠本身探讨发冠文化。如郭岩(2008)、何其敏(2001)、朱华(2007)、Bruce(2014)总结探讨了头发的文化内涵、政治意蕴、民族心理、民风民俗、意义象征等。国外研究也多限于对本民族头发文化作系统梳理,其中影响较大的是Ofek(2009)的专著《维多利亚时代文学与文化中的头发》,但充其量只算得上是一部她称之为“为头发痴狂的时代”的头发文化断代史。冠冕领域的研究也常立足本民族历史传统,或关注类型(黄玉根2015),或谈变迁(潘庆1996),或谈始源考证(赵丕杰 2017)。

发冠文化另一个研究视角是语言折射视角,即从语言入手反观其背后的文化意蕴。阮国溪(2003)探讨了头发系列词语蕴含的文化信息;王利霞(2008)从汉语文字表达角度考察和梳理了含头发信息的表达;杨恩慈(2016)从训诂学角度探究“头发”类汉字蕴含的礼俗传统。语言折射视角是发冠文化研究新路径,但当前文献多为对汉发冠文化的研究,且语料来源限于“髡、髻、髦、冕”等头发、冠冕个体字词,而未将相关的更大语言单位如词组、短语、习语、俗语、谚语等纳入研究视野。同时,英汉文化中,头发、冠冕都是礼仪的象征、文明的符号,各自都积淀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其中是否有一定的共性?但目前学界针对英汉发冠文化对比研究极为少见。本研究拟从英汉发冠类语汇出发,反溯头发和冠冕背后的文化传统,揭示英汉发冠国俗共性,以期对这类习语的词源理据作合理解释。为行文方便和阅读流畅,本文在写作中将头发与冠冕分专节处理,而在头发冠冕话题内部,则将语言表征、文化现象、国俗信仰、理据分析进行集成描述。

一、词汇理据及其维度

语言和文化关系特殊:语言既是文化的有机组成成分,又是文化载体。作为语言基本单位的词汇必然吸附有丰富的文化信息,但文化和语言都历经变迁、淘汰,有些传统文化现象不再流行,而相关语言表达的蜕变却因与文化变迁不同步而继续使用,造成当代让人对语言表达曾经的文化渊源茫然无知。可见,有人称词汇为“文物残片”不无道理。

所谓词汇理据,即事体获取名称之依据,用以解释词义与事物或现象名称间的逻辑关联以及词内诸因素之间的深层语义关系。词汇理据研究的任务之一是以词汇中的文化蛛丝马迹为线索,揭开尘封的文化信息与历史背景,从而有助于对词汇的深度理解、记忆学习和语言研究。词汇理据的探索是多维度的,但其方法本质是阐释。所谓阐释的方法,就是对语言结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说明,把隐匿、依附、蕴含于其中的社会、历史、民俗、观念、道德、思维、物质、自然等文化因素及文化意义揭示出来。词汇理据有不同分类,马旭红(2002)将其归纳为四个维度:语音理据、词源理据、修辞理据、构词法理据。其实,各理据能继续细分,其中词源理据又可划分为历史词源理据、国俗词源理据、典故词源理据等维度。历史词源理据是指词汇得名来自历史,准确讲是来自历史事件,而历史事件很大程度上是偶然的,不可重复的。汉语中的“围魏救赵”“负荆请罪”,英语中的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以及a third wheel(妨碍恋人活动的人,“电灯泡”)就都与历史事件有关。典故词源理据往往同文学作品、神话传说或者民间故事联系在一起,如汉语中的“牛郎织女”“盘古开天”,英语的crywolf(狼来了;自欺欺人)以及catch-22(第二十二条军规)就属此类。可见,典故本身也是事件性的、偶然的。由于传说和文学作品往往是杜撰的,因而典故词源理据一般不具备现实存在性。

国俗词源理据即以国俗为动因的词源理据。所谓国俗,即一国之风俗,也即国民习俗。该词早见于《孟子·告子下》:“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国民习俗本质上是集群性稳定的社会行为、习惯与信仰,属于文化范畴。国俗词源理据就是考察语词得名的国俗依据。比如:汉语中“披麻戴孝”“结发夫妻”,英语中get on well with someone like a house on fire(关系火热)等就与国俗紧密相关。值得注意的是,与历史词源理据和典故词源理据的偶然性不同,国俗词源理据是来自稳定的民族习惯,具有极强的现实存在性和可考证性。这正是本研究得以顺利展开和实现的前提保证。

二、英汉词汇中的头发及其国俗理据共性

英汉语中含“头发”字样的表达很多,其中有不少表达的字面义与真实语义间关系扑朔迷离,这对二语学习者带来很大困扰。比如:let one's hair down(把头发放下来):“放松、随意”。let one's hair up(把头发绾起、盘起):“严肃、正式、一本正经”。汉语中也有些含头发相关表达其深层含义很让人费解。如古代“髡刑”只不过剪掉一绺(或剃光)头发,但为何有极端羞辱的内涵?“弱冠”与“及笄”分别代表古代男女成年礼,二者与头发有何共同联系?其实,上述英汉语言表达虽语言表征不同、语义各异,但其背后的理据一致:古代中国人与欧洲人都有留长发、不准剪发的习俗与信仰。

中国传统文化极为重视头发,若非僧尼,不得轻易断发。《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中国古人一生中只理一次发:出生后百日左右,择吉日剪去胎毛,从此任其生长,至齐眉则分向左右两边,称“两髦”。再长,则向两边盘起,男孩盘在两边,呈兽角状,即“总角”,女孩也向两边盘,但须呈树桠状,这就是女孩被称“丫头”的认知理据。与“两髦”接近,还有“垂髫”也指孩童发式,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到“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其实《西游记》中的哪吒、红孩儿等孩童的外貌描写上都有“两髦”和“垂髫”短发齐肩的形象。汉族的男子在二十岁行成人礼——“弱冠”,女子十六岁行成人礼“及笄”。其实“弱冠”和“及笄”都是将长发绾起,弱冠则在发髻上扎块方巾,及笄则插上簪子。由此可见,将头发放下、绾起的情况,在中国古代也存在。倘至“弱冠”之年而不冠不带(不束发整冠,不束腰紧衣)是另类行为而不被社会认可,这类证据不少。明朝李自成起义军杀入京城后崇祯皇帝上吊自尽前在槐树旁如是说:“(朕)以发覆面,自去冠冕,勿伤及庶民一人”。一国之君为何如此失态?因为江山即将易主,此番言行表达他无颜见皇室列祖列宗的痛苦与疯狂。唐代大诗人王维在《偶然作》中写道:“楚国有狂夫,茫然无心想。散发不冠带,行歌南陌上”。唐司马扎《隐者》中也有类似诗句:“松间开一径,秋草自相依。终日不冠带,空山无是非。投纶溪鸟伴,曝药谷云飞。时向邻家去,狂歌夜醉归。”元杂剧《合同文字》中的台词“怎知俺伯娘呵,他是个不冠不带泼无徒”。可见,不管是以发覆面还是散发不冠带都是“率意而为”,即有“放松、自由”“放任自我”的含义,这和英语中let one's hair down语义本质无异:散开头发;不拘礼节,举止随便。

事实上,古代西方也有留长发的传统,这也与他们当时的信仰有关:“人死后,肉身分解而毛发不腐,因而头发被视为不朽力量的象征,剪断头发则表示降服与牺牲”。《圣经》中参孙(Samson),力大无比,长发飘飘如太阳的万丈光芒,这既体现他阳刚之美,也是力量的源泉,然而他在熟睡中被情妇剪去长发后,功力不再。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护发行为很类似,只不过理念不同而已。三国时期有这样的故事:一次曹操的马受惊偏离道路而践踏了庄稼,而毁坏青苗按军纪当斩,他一向以治军严格而坚持领罪,但部下一再说情,后曹操给自己判了“髡刑”。对今天的人来说,“髡刑”不就是理发吗?何来的惩戒?然而髡刑是指把头发割下一绺或剃光,在当时是奇耻大辱,这正是因为头发的毁伤被上升到“孝”的高度,而“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在西方文明中,头发的象征意义总是与地球联系在一起,人们常说青草便是地球长出的“头发”。原始农业社会时,人们认为头发的生长如同农作物的生长,因此人们爱护自己的头发,以保护丰饶的收获。一方面,古代欧美人不理发,出于美学考虑和生活方便,他们将头发盘起来,“正因为女子盘发于头上是日常打扮,所以let her hair down便成了休息或私下放松时的情况,此语引申为let(或take)one's hair down,指任何人处于自由自在毫无拘束的状态……”陈先生的解释暗示了该习语本指女性长发盘起,表示“放松、随意”,随后经引申后才可指男性。其实该习语一直也适用于男性,因为古时男子也留长发。虽然后来男士不再留长发,但另外的因素促使这一表达依然适用。这个因素就是——男子戴假发的流行。另一方面,16世纪以来,欧洲中上层社会男士流行戴假发(wigs)。该习俗早见于古埃及、古罗马、古希腊,后渐传至欧洲。17世纪时更是风靡各国,成了男女区别性特征,也是财富与地位的象征。这在英语文化中一直保持很好,如今英国的法官和律师仍然戴假发出庭。简言之,let one's hair down在男子留长发(女性更不必说)时期是指把头发松开披散表示放松、随意、不拘礼节,后来流行戴假发时指在非社交场合把假发从头上取下来,让自己轻松、随意。与此相反,let one's hair up则表示在正式场合盘起头发或戴上假发,严肃庄重、一本正经。

其实,英语中与戴假发关系更密切、更典型的习语莫过于“hold on toyour hair”,字面上表示“抓紧自己的头发”。准确地讲,这里的hair头发应该是假发wig,因出于礼貌,说话者不能明言直说。欧洲中上层人士外出参加社交活动须戴假发,当遇到情绪激烈变化情形时,须抓紧头发以防头部剧烈摆动导致假发堕地失态。至此,“hold on toyour hair”的真正语义“不要激动,注意不要失态”就顺理成章了。

可见,如果对西方留长发、戴假发的文化传统有充分了解,上述英汉习语字面语义与真实语义间差异本源才能有效追溯和阐释,而这一过程就是国俗词源理据挖掘。这对二语学习者来说,他们对这类习语的使用环境的要求也就更好理解,可以有效避免语用失误。

三、英汉习语中的冠冕及其国俗理据共性

冠冕、帽子还有其他头饰在中国古代统称为“头衣”,同英语中“headpiece”或“headgear”大致相当。然而,帽子与头饰使人联想起许多涵义。它们是一种标志,一看便知佩戴者属于哪个民族、哪种文化、信奉何种宗教,甚至还可以辨别这个人的职业、地位、性别或职务。帽子可以代表权利与权威,例如君主头上的王冠代表“最高的名望和地位”。我们佩戴各种不同的帽子,以改变自己的造型与风格。在一定的社会场合中,脱帽暗示着谦逊或礼貌。如果说上文的“散发不冠带”间接佐证了我国古代对冠冕、发饰的严肃认真态度,那么“衣冠禽兽”“席不正不坐,冠不正不戴”等词语则直接彰显了冠冕在中国古人心中的地位。

在冠冕方面,英汉文化也享有不少共性,这些共性同样能从语言中体现。汉语词汇“免冠、脱帽”均指正式场合下的行为规范,以示对他人尊重,因而才有更直白表达“脱帽致敬”。这一社会规范在我国古已有之。《海国图志》有言:“君臣冠服,各有差等,相见以免冠为礼。”这在文学作品中也有影子,如《陌上桑》中“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其实质是年轻人看见罗敷后脱帽理容,从而对其美貌尊重与景仰。英语同此极为类似:take one's hat offtosomeone(在某人面前脱帽):尊重某人;(Spears&Kirkpatrick 2008:308)以及 with hat in hand(帽子端在手上):彬彬有礼地。“帽子端在手上”就是“在某人面前脱帽”的后续动作,可见这对英汉习语背后的理据本质一致。

汉语中有成语“峨冠博带”是指“高高的帽子,宽宽的衣带。古时士大夫阶层的服装。”(《汉语成语词典》:463)。“给某人戴高帽子”就是吹捧,奉承以提高某人的声望和地位。和“峨冠”契合的英语表达tall hat(也称top hat)“高帽”。top hat:a tall,usuallyblack hat that is worn by men on veryformaloccasions(高帽,通常为高顶、黑色的帽子,男性在非常正式场合所用)。“非常正式”暗含了主人非常的社会地位,这与汉语“峨冠博带”字面与内涵均吻合。

汉文化中的“冠”往往代表“官职、责任、形象、荣誉”等含义,《后汉书·袁安传》:“唯安独与任隗守正不移,至免冠朝堂固争者十上”中的“免冠”就指的是“免官、罢官”。“挂冠而去”指辞去官职,此处“冠”指官帽、职位。“乌纱帽”则更明确地表示“官位、官职”。英语也相似:hat可表职位、角色,尤指官职或职业角色。(《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935)如red ha“t主教红帽”,a bass hat指“高级军官”,因其帽子上有金边而得名。英语谚语One who wants towear the crown,bears the crown意为“欲戴其冠必承其重”。这里“冠”crown,即为“地位、权威、荣誉、责任”复合体。英汉语帽子还有“荣誉、罪责、过失、罪孽”的隐喻义。Ifthe cap fits,wear it!(如果帽子尺码合适,就戴上吧):确切语义指如果别人对你的指责有道理就接受。汉语习语“乱扣帽子”的用法与此同类,表示以报复或陷害为目的给别人安上罪名和过失。

此外,英汉文化中的冠冕还有“高贵的正面代表、领头”之意。英语中crown(王冠)有象征荣誉、胜利;荣誉;冠军称号等涵义(《新英汉词典》:295)。take the crown指“夺魁”“夺冠;获冠军称号”,这与汉语中“勇冠三军”“……之冠冕”等表达中“冠冕”喻义完全对应。就荣誉来说,英汉语民族都喜欢在帽子上饰以羽毛来作为特殊语义标记。比如,美国印第安人有这样的传统,在战争中的猛士因杀敌英勇而常将羽毛插在帽子上,象征勇敢。这就是英语习语a feather in one's cap的理据。该习语字面上是“插在帽子上的羽毛”,真实语义则指“勇者的荣耀”。汉文化与之相近,据《后汉书·舆服志》记载,汉代的虎贲将、中郎将、羽林都戴拾冠,“加双鸟尾,竖左右”,也即帽子插上长长的野鸡尾羽,称“雉翎”、“雉尾”或“翎子”,用以彰显其英武威仪等。到清代还有类似做法:皇帝表彰臣子通常赐“顶戴花翎”——戴染成蓝色的鸟羽毛所制的蓝翎。因为鸟生性好勇斗狠,至死不却,武士冠上插翎,以显示武士的英勇。不过,如今这些传统仅见于古装戏曲中武将的服饰道具。

四、词汇·文化界面的语际共性机制与研究思路

本文以语言为路径,探讨了英汉发冠相关语汇,尤其是衍生非字面义的词汇背后的国俗词源理据,还原了语言表达背后曾经的文化传统。Fernando认为:无论习语还是非习语,所有的实词对现实世界都具有指称功能……而习语则往往同时意象地表达了文化含义。可见,研究词汇(尤其是习语),必然涉及对尘封于其中的文化进行发掘,而关注重点则是相关实词。具体到本文,焦点为头发、冠冕类词汇。本研究发现,在语际对比视角下,文化共性同语言表征在关系上存在规律。经提炼,我们将这些要素概括为语言表征、文化现象、共性等,且其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1 词汇·文化界面语际共性机制

该示意图中间层次的左右两端各有一椭圆,分别代表英、汉文化现象。且两个椭圆均有箭头指向中间的“共性”椭圆,代表两种文化现象的共性提取。语言和文化相互交织、彼此渗透的关系注定了文化现象会进入语言系统,形成固化的语言单位,因此从“英、汉文化现象”出发分别有箭头指向上下两类“语言表征”。由各自文化现象出发的上行和下行“语言表征”代表两个不同维度:顶部的语言表征维度是英汉合流,从而汇成共同的椭圆“英汉语言表征”。所谓英汉合流,是指英汉相同的文化共性进入语言层面时,相同的关键词衍生出的引申义存在跨语言对等性,甚至整个词组中的所有词基本存在跨语言对等性。如:汉语“夺冠”与英语take the crown(获取皇冠)的表达中“冠冕(crown)”均喻指“冠军、第一”,且 take(领走)与“夺得”也对等。又如not turn a hair与“纹丝不动”也完全对等。底部的语言表征维度是英汉分离,故为两个不同的椭圆。所谓英汉分离,是指英汉相同的文化共性进入语言层面时出现差异性对等。如汉语“束冠”“整冠”表“严肃、庄重面对”之意,而英语常用let one's hair up(束发,或戴上假发)表示严肃、庄重面对。但是在这种情形下,英汉在语言表征上虽有差异,但其背后的概念化动因或者说词汇理据是一致的:英汉民族留长发的传统导致了上述各语言表达的出现,所以这两种语言表征共同指向文化“共性”。图1同样适用于发冠领域外的词汇文化共性。如:turncoat表示“变节者”,汉语“反穿罗裙”表示“另嫁人”,这两种表达在语言表征上属差异性对等(英语说反穿上衣,汉语反穿裙子),但其背后的文化价值观是一致的:衣服反穿代表态度的转变。

图1不仅梳理和概括了文化共性同语言表征之间的规律和相互关系,也为词汇·文化界面研究设计了技术路线,故可将其视为一种研究范式。首先,从两民族各自特定文化现象入手,梳理二者的共性了。其次,从各自语言系统中找出与文化共性相关的固化表达作证据支撑,即图中英汉语表征合流情形。最后,从各自语言系统中找出与文化共性相关但语言表征不完全对等的词汇作语料证据,即英汉语表征分离的情形。这一步难度较大,有一定挑战性,因为语言表征的不对等往往迟滞或者阻碍我们发现潜隐的文化共性。然而,正是这种“拨云见日”“去伪存真”的研究过程和结果,才显得更有价值和意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研究的路径是可逆的:既可从文化到语言,也可从语言到文化。但无论方向如何,都脱离不了该共性机制所反映的“四面合围,共性核心,文化源头”这一客观现实与关系结构。而且语言与文化共性的整合研究有独特优势:一方面,在语言证据的支撑下,文化共性更立体饱满,也更充实信服;另一方面,词汇在语言和文化界面研究中充当了合适的接口,有效彰显了语言与文化的水乳交融关系。

猜你喜欢
理据习语英汉
劝学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从理据出发展开高品质评价——以《谏太宗十思疏》为例走进文言文深处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英语中爱情隐喻及其认知理据分析
英汉汉英商务口译学习词典编纂原则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
习语自有WAR
习语自有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