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群芳
[摘 要]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建立的初期,他们接受的德育质量关乎其成长和发展,教师应以德育课程为基点,为初中德育全方位挖掘新的方法和手段,真正促进学生的身心共同发展,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生;德育;创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8-0074-02
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技术范畴的,关乎学生能力的形成;育人是品质范畴的,直接决定综合素养的质量和深度。所以,育人是教书的基础,也是教书的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越来越活跃和多元,不再看重传统教育中价值观能够发挥的力量,对于学生个性的尊重也显现出过于放纵的态势,德育的警钟已经在教育实践中敲响了。
一、初中德育的现状
1.弱化无视德育现象严重
中学的课程体系中,德育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对于指导学生的思想、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的情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它不能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分数,不能提高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能提升学校在中考中的地区排名,所以在中学的课堂上普遍得不到重视,甚至还出现被语数英等考试科目“霸占”的现象。而家庭教育也看重孩子们的分数,每一个人为了应对考试“开足马力”,有意无意地忽视德育的重要性,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2.德育以理论灌输为主
德育中,教师过多强调的是理论内容的讲述,不开展活动也不组织实践,一个学期甚至每个学期都是在课堂上讲述的状态,这和德育的初衷是有所背离的,会引发学生对于德育的反感。有些学生还把教师和自己交流沟通看作是在上“政治课”,对这门课程没有好感,自然也不会发现课程背后的价值。在这样的情感基调下,德育课中的知识内容怎么可能被学生接受与掌握呢?
二、初中德育方法的创新
1.整体化培养
德育不是死板僵化的“唱高调”,也不是高压管理的“发禁令”,道德教育应该是将宏观的政治教育和微观的品质教育结合起来的整体化教育。这就决定了教师在进行德育时候,不能主观压抑学生,让学生为了满足好奇心行差步错,而要把每一个品德养成的点和具体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让德育中引导的部分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和学生共同完成德育课程的学习。例如,在每个学期伊始,教师应和学生共同制定新学期的学习计划,还要让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做一些学习经验的介绍。在这个过程中,全班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学习,既容易深入,又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身边的榜样,这种以点带面的教育带着激励性,学习好的学生也会被激发出自豪感与成就感,主动帮助其他同学。规则教育变成润物无声的渗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效果不知强于理论灌输多少倍。
2.整合化培养
初中生的自主意识已经非常强烈,他们虽然不满足于课堂上的说教,但是需要明确的事实是,课堂始终是德育的主阵地,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做出一些创新,吸引学生,达到教育的目的。首先,教师需要进行内容的创新,不要拘泥于课程规定的教材,而是要从学生的现实状况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各种素材中的德育内容。其次,校外的资源也可以进入德育课堂。例如,学校附近的社区、父母的工作岗位、养老机构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观察、收集,然后把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带回课堂上,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形式展现出来,极大地拓展了课堂教学的宽度,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学生。
3.活动中培养
中学生活动的空间比起小学时期,范围明显扩大。再加上现代社会资讯发达,一般的信息都不足以吸引学生,所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被看作一种良好的培养途径。活动的内容不拘一格,不要带有极强的功利性,要注重挖掘其中的“趣味”,这才是吸引学生的关键。学生会通过“趣”迁延到“悟”,这时候得到的教育是什么都替代不了的。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运动项目,在能够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做一些野营拉练是不错的选择,这些活动都是在集体中开展的,学生不断磨合、不断配合,自然而然地培养了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4.助力式培养
学生的德育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自然也不能是一己之力,所以,在进行学校教育的同时引入家庭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如果出现了缺失则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品质,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失去辨别真伪美丑的能力。根基腐烂,枝叶怎么可能茂盛健康呢?不同的学生接受着不同的家庭教育,学校要让家庭教育中的正能量发挥出来。因此,在德育中,教师和家长的联系沟通要密切,教师要引导家长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有条件的话可以开设家长委员会,明确家委会的职责,定时进行回访和督促。教师发现好的榜样可以大力宣传,使家长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和优化,为学校的德育添砖加瓦。
5.俱进式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和利用互联网进行教育都是随着时代发展产生的,在外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的当下,对这些教育,学生并不陌生,所以适时引入对于德育的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德育课堂中,更有利于预防对学生的德育出现偏差,也有利于培养教师的综合素养,使教师更快地融入专业化教育中。利用互联网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开展德育,现在网上有很多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会得到教育和情感的升华,会自动屏蔽互联网中充满负能量的干扰,从而正确认识自己的现实生活,这远比语言教育的效果要好很多。
三、初中德育的注意事项
1.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并重
初中生已经进入青春期,会更多地表现出叛逆。可是其人生的经验尚浅,很多事情懵懵懂懂,如果所有的事情都让学生尝试一遍,必然要走很多弯路。因此,在德育中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提并举,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客观地看待现实社会,不被外部环境中不对的言论所左右。理论教育为学生搭建品质道德的框架,实践教育锤炼意志、规范言行、陶冶情操,可以说两者缺一不可,最终能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2.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并重
人與人在性格和爱好上有很大的差别,在新教育背景下,对学生的个性更加看重,德育不能无视这种差异,而是要遵循客观规律。除了对整体学生进行全面的德育,也要进行个体化的德育,做“殊途同归”的教育引导,让不同的个体产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观,通过对个体的生存状态及环境引导出适当的德育理念。在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背景下,重视学生的情操培养、集体荣誉感培养等,通过整体带动个人的成长与发育,也通过个别优秀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德育,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深化,德育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都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对于教师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所以,教师一定要正确而充分地认识德育的属性,用先进的理念和创新的方法带领学生走入德育课中,在多方合力、多面共育的背景下,让学生爱上德育,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素质教育的能量充分发挥出来,助力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姜海龙. 谈人文教育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渗透[J]. 才智,2017(32).
[2] 盛刚峰.重视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发展[J]. 思维与智慧,2016(20).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