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寒剑
[摘 要]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进一步强化“生本”意识,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不断优化教学,全面促进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顺序结构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8-0046-02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这一成果对核心素养进行了明确规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这一成果的发布使核心素养成为一个热门课题。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注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意义
1.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
核心素养培养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是对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不仅高度吻合,而且是对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细化。
2.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学生可持续发展是教育的本质追求,核心素养视阈下,学生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将得到有效发展,这将大大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并且使学生具有终身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在自主学习中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3.实现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转变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主要是以“课程”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而核心素养视阈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将实现从“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转变,关注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发展,使信息技术素养成为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与社会生存能力的重要凭借。
二、核心素养视阈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探索
核心素养视阈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不断优化知识呈现方式,优化活动设计,强化资源意识,注重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体验,促进学生个性与核心素养发展。下面以“顺序结构”为例,简要谈谈核心素养视阈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1.丰富教学内容,在融合中发展核心素养
教学内容选择是实现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在信息化时代,教师要打破教材的束缚,精心选择教学素材。教师在选择教学素材时,需要贴近学生生活,通过生活化教学素材,调动学生生活积累与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顺序结构”一课中不少概念对学生来说相对抽象,为了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生活经验,我在设计教学时,以日常生活中在微信上如何发布朋友圈信息为例,让学生说说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信息一共有几个步骤,并进行概括:打开微信→输入账号密码→登录微信→选择“发现” →点击“朋友圈” →长按照相机图标→撰写文字→发布微信。在概括步骤后,布置学生把发送文字微信朋友圈信息的八个步骤画成流程图,在画之前先回顾一下流程图的图形及含义。
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丰富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内容,而且促使学生进行学习迁移,化难为易,促进学生融合思维的发展,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较好的发展。
2.优化呈现方式,在激趣中发展核心素养
同样的知识,呈现的方式不同,达到的预期效果就会千差万别。核心素养视阈下,教师要善于优化知识呈现方式,可以借助生活中的日常现象呈现,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呈现,使学习内容能够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并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顺序结构”一课首先需要学生了解“顺序结构”的概念,如果教师就概念讲概念,不仅学生学习无趣,而且学生获得的知识难以内化为学生的素养。为了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顺序结构”,我借助一段动画视频帮助学生了解“顺序结构”。视频内容以学生感兴趣的、简单的问答形式展现。第一步,提问:把一只大象放进冰箱需要几步?第二步,学生回答:打开冰箱门,把大象放进去,把门关上。第三步,生成问题:把大象关进冰箱的这几个步骤能不能调换?为什么?在师生互动中,学生了解到这几个步骤不能互换是因为这些步骤是有一定的先后顺序的,从而水到渠成地呈现出顺序结构的概念:事物的发展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这种事物发展的顺序反映到程序设计上,就是一种顺序结构。
同样的概念,不一样的呈现方式,课堂收到的效果不一样,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在无形中得到有效发展。
3.优化活动设计,在体验中发展核心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可见,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对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尤为重要。学生学习体验如何丰富?这就需要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善于优化学习活动设计,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如示范、演示、扮演等,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在活动中使学生获得丰富体验。
“顺序结构”一课中,在引导学生借助微信朋友圈信息发布来理解流程图的图形及含义时,我设计了两个活动环节:环节一,让学生按照打开微信→输入账号密码→登录微信→选择“发现” →点击“朋友圈” →长按照相机图标→撰写文字→发布微信的流程演示这一过程,进行信息发布;环节二,让学生根据操作流程自主设计与完成流程图。
这一设计,由于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活动为抓手,学生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真切的体验,熟悉流程的具体步骤,为学生自主设计流程图进行了有效的铺垫,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4.注重资源推送,在延展中发展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视阈下,学生个性化发展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之一,在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个性化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如何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能力、既有知识基础、认知特点等,为学生打造适合他们自己的信息技术学习模式,成为制约信息技术教学提升的瓶颈。信息资源推送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新路径,也是实现课堂延展的有效路径。
教师根据信息技术教学目标、教材内容等,建立起信息技术资源库,包括多媒体课件、数字化教材(包括校本课程)、网络课程、电子导学案、在线练习、资源链接等。在“顺序结构”一课教学中,我通过资源推送的方式,用电子文档的形式将本课资源通过班级平台推送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爱好与能力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进行延展性学习,也可以是前置性学习,打破学习空间限制,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综上,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进一步强化“生本”意识,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不断优化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全面促进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吕海燕.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体系设计问题的分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15).
[2] 曹严博.浅述scratch编程如何培养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6).
[3] 樊秀芬,孙庆光.基于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提升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2017(62).
[4] 张全海.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策[J].中小學信息技术教育,2017(4).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