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井 张凌玉
关键词:呼啦圈;篮圈;制作;使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06-0076-01
一、器材准备
废旧呼啦圈、剪刀、透明胶带、篮网等工具(图1)。
二、制作过程
1.标准篮圈周长为L:74.9cm≤L≤78cm,将废旧的呼啦圈按照77cm左右的长度剪成段(图2)。
2.将篮网依次套入“篮筐”的接口处,将“篮圈”闭合,并用胶带封死(图3)。
3.用胶带将篮网在“篮圈”上均匀固定即可。
三、“篮圈”的使用
1.增加练习密度
根据班级的人数,制作多个“篮圈”。学生可用手抓举或固定在竹竿上成“活动篮筐”;也可用胶带固定在两根绳子的中间,然后将这两根绳头分别固定在两个篮球架的篮圈上,成为可以供课堂教学使用的一排“篮筐”(图4)。在组织教学时,可以满足4~6个学生投一个“篮筐”,在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单手上篮等教材中,可明显增加学生的练习密度,而且方便课堂管理,同时解决了练习场地问题。
2.增加直径提高练习兴趣
在教学初期,为了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可以将“篮圈”做大,如周长90cm。这种方法降低了篮球运动的竞技性,学生在投“大篮圈”的时候会更注重技术动作,同时激发练习兴趣。
3.分层教学“劣势”变优势
如圖4所示,横拉一排“篮筐”在实施的时候有两个“劣势”:(1)中间篮圈的高度很难达到标准篮圈的高度;(2)学生投篮之后绳上的篮圈易左右晃动。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其实是两个优势:(1)篮圈的分布是中间低,两边高,恰可以根据学生的身高来分层,用以降低学习的难度;(2)在教授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时,篮圈左右晃动,这段时间学生可做好投篮姿势等待其静止,这将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技术动作的定型。当然,如果降低晃动的幅度,可以用跳高架支撑在拉绳处,根据需要可安排一副或多副跳高架,用以固定“篮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