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在现代工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汽車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技术路径、体系架构、商业模式,将决定我国能否摆脱传统汽车产业跟随路径的被动局面,创造出新的经济形态和经济增长点。
智能汽车理应是中国汽车的未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认为,从优势来看,我们有特殊的出行场景,也有良好的通信基础,还有体制优势,同时国家有比较好的战略,也正在打造国家智能网联中心,但面临的挑战也非常大,技术还未走在前列,我们的OEM之间的强强联合还没有开始,而国外在这方面已经形成了企业运行的新模式。
智能汽车的技术核心在于信息交互。汽车要实现智能化,必须突破的核心技术,最终必定要落实在设计出具有感知、计算、通信、决策等功能的新型体系架构,以及构建起具备数据融合、高速计算、智能决策、协同控制能力的智能计算平台。
也就是说,智能网联汽车的未来辉煌,必须建立在完善的智能计算平台的基础上。
可以预测,基于智能汽车新型体系架构和智能计算平台, 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增强现实、新型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形成新的典型应用和创新承载点,因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汽车制造与运营融合的核心枢纽,正是智能计算平台。
可以展望,汽车行业业将从重资产行业转变成轻资产,在国家级、社会层次的统筹下,智能汽车、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可以实现深度融合。汽车产业将发生结构性深刻变化,硬件占比降低,而软件和服务业占比增大。
可以断言,发展智能汽车的关键是突破核心技术,特别是计算平台的关键技术。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基于环境感知定位、路径决策规划和车辆运动控制等核心控制算法,实现车辆的自动控制,并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实现自动驾驶信息的人机交互显示。为了实现智能驾驶系统高性能和高安全性的控制需求,智能汽车计算平台汇集了多项关键技术,包括:基础硬件/软件平台技术、系统安全平台技术、整车通信平台技术、云计算平台技术、核心控制算法技术等。因而智能汽车及其驾驶的战略布局,已经越来越倾向于新型架构的计算芯片和基于计算平台的应用解决方案。
智能计算平台的使命是完成汽车行驶和信息交互过程中多元、海量、异构数据的高速计算处理,实现汽车的自动驾驶、联网服务等功能。毫无疑问,由计算芯片、传感控制、通信网络以及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算法等构成的智能计算平台,将成为包括智能汽车产业生态的制高点。
扛鼎“轮子上的智慧”的,非智能计算平台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