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 鸣 陈 锋
数学教师如何有效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进而促进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笔者认为,对于常态课而言,基于对知识的整体设计,深入知识的本质和连接点,能训练学生的思维深度;基于学生现有水平,依据学情预设适合学生的问题串,逐层推进、步步深入、系统演绎,能降低思考难度;基于问题的变式拓展,把握本质不变规律,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广度。下面,笔者以“二次函数的几何应用”一课的教学过程与反思为例,谈一谈如何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1.课堂引入整体设计。
“二次函数的几何应用”是数学知识的内部运用,是函数应用的例子,其关联代数与几何,有很强的综合性,是近几年各地中考的热点。本节课是继教材中二次函数内容结束后,对二次函数抛物线与几何图形之间综合问题的微专题探究。基于二次函数的整体知识,围绕学生已掌握的内容,笔者开展了如下的课堂导入。
师:近段时间我们一直在研究二次函数,你能说说处理二次函数的关键是什么吗?
生1: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师:求出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关键又是什么?
生2:点。
师:由此可见,点是解决二次函数问题的金钥匙。有了点的坐标就可以求出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反之有了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就可以用表达式表示点的坐标,进而表示与它相关的量。那么,点的坐标可以表示哪些与它相关的量呢?
生3:利用点的坐标可以表示线段长,由线段可以联系角度。
师:线段和角是几何图形的元素。图形问题可以因此转化为代数问题,从而进行数形双向联系。
板书:
式→点→线(角)→形;
形→线(角)→点→式。
师:对于这个思路,我们在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中反复经历。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问题的基本处理方法也应如此。
基于整体的,才是生长的、深入的。笔者从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与点说起,由点到线,再由线到角,又由线和角到形,将二次函数与相关的知识关联起来,横向沟通,打通函数与图形的内在联系;指出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中的相同经验,纵向联系,抓住知识方法背后的不变本质。抓住本质方能正确迁移,打通联系才能自然联想,引导学生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狭隘思维,带领学生体验知识的自然生长、方法的逐步深入、思想的渐次升华。
2.课堂例题系统演绎。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的思维一定是有深度的。由于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有独特的解决函数问题的方法(课堂导入部分会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方法的机会和时间),基于学生实际水平,笔者让学生围绕二次函数与几何应用的核心问题展开学习,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例题教学部分,笔者进行了如下设计。
例 如图,抛物线y=ax2-2ax+c(a≠0)与x轴交于点A、B,点A的坐标为(-1,0),抛物线经过点(2,-3),与y轴交于点C,其顶点为点D。
师:(示范读题)根据这些条件,你能得到什么?
生4:求出函数解析式为y=x2-2x-3,用两点的坐标(-1,0)、(2,-3)代入,就能求出它的解析式。
师:还可以求什么?
生5:利用解析式求出对称轴为直线x=1;求出点坐标B(3,0)、C(0,-3);利用对称及解析式可以求得D坐标(1,-4)。
师:除了刚才的方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还有哪些方法?
师:不计算能说明此函数必经过(0,-3)吗?为什么?
生7:利用对称轴直线x=1及点(2,-3),由对称性直接求出C(0,-3)。
师:还可以获得些什么?
生8:可以求线段所在直线的解析式,如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
生9:可以求线段的长度,如AB=4。
生10:可以求一些直线与x轴、y轴的特殊夹角,如BC与y轴夹角为45°。
师:除了考虑到了求点坐标、线段(或直线)解析式、长度及一些特殊角度外,你还会联想到什么?
生11:把得出的线段长、角度放入几何图形中去。
师:对,例如放到三角形中去……
基于学生的,才是适切的、深刻的。教师基于学生的已有基础设计问题,引发学生自然联想,这样设计问题才是适切的;在学情预设和学生现场回答的情况下,适时追问,不断促使学生思维走向深刻。问题与追问,共同构成了深度思维的系统演绎过程,有利于学生深度思维的培养。笔者基于学生的学情,设计这样的问题与问题串,起步低、落脚高,引导学生从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特征获知有用信息,自主探究,在追问质疑中生成有深度、高质量的思维活动。
3.课堂探究变式训练。
把握事物的本质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本质是什么,而是要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和体验,在变化中抓住不变的本质;要通过一个背景展开教学过程,进行变式探究,在变式中剥离非本质属性,呈现知识、方法的本质特征,让学生站得高,想得深远。笔者基于一个简单背景进行变式训练,将涉及三角形的问题一一呈现,如定面积问题、面积最大问题、直角三角形问题、相似三角形问题等,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让学生在变化中感悟不变的思想方法。这无疑是复习课激发学生深度参与的一种方式。
探究问题:例题的条件不变,在此抛物线上找一点P,使△ACP为直角三角形,这样的P点有几个?并求点P的坐标。
变式1:将“点P在抛物线上”改成“点P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让学生略微分析方法思路)
变式2:将“△ACP为直角三角形”改为“△ACP为等腰三角形”。
(由学生总结构造直角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技能:判断是否有两定点;在两定点前提下由“两线一圆”构造直角三角形、由“两圆一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变式3:在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以C、D、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也让学生思考一下找全等三角形的方法。)
变式4:请在抛物线上找一点P,使△BCD的面积与△CDP的面积相等,并求点P坐标。
变式5:此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使△CDP的面积最大的点P?
基于变式的,才是本质的、深远的。这组变式由例题背景出发,层层递进,或构建特殊三角形并变换形状,或引入相似,或求面积,或找最值。通过丰富的变式,既减少学生熟悉题目的时间,又减少机械低效的计算。学生在不断的变式中,抓住分析问题的通法,抓住几何图形的性质,学会了转化问题的思想方法,提升了解题能力。
1.整体设计要系统整合。
本节课的主题是“二次函数的几何应用”,笔者在教材的整合上体现了整体性。在九年级上学期二次函数的应用中尽管包罗万象,但是抛物线与直线形图形的综合无非就是特殊图形的存在性问题、面积的最值问题、图形之间特殊的关系问题等。站在九年级教学的系统角度来看,对于本节课,要先整体感知、宏观把握,然后到九年级下学期专题复习之时再划分类别、各个击破。这是一种有层次、有节奏的系统规划。
2.系统整合要瞻前顾后。
本节课从抛物线的点的坐标计算开始,由点的坐标得到线段的长、直线的表达式,再由线的计算进入基本图形——三角形的形状研究和大小计算,带领学生研究了特殊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存在问题、面积的计算问题和面积的最值问题,复习运用了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勾股定理等基础知识,总结提炼了直角三角形存在问题的“两线一圆”找点法和等腰三角形存在问题的“两圆一线”找点法,渗透了将面积求解转化为“轴上形”的转化思想。由此再进一步带领学生往后眺望。学生掌握了抛物线与三角形之间的相关知识处理方法后,必将可以类比这些方法解决与其他图形(如四边形、五边形、多边形,甚至圆)间的关联问题,解答与图形的形状确定、图形的面积大小、图形之间的联系问题,让学生多角度体验,思维真正地由浅到深得以锻炼。
3.系统演绎要环环相扣。
教师站位要比较高,对知识点与知识点、题与题之间的衔接要自然巧妙。学生在笔者的启发引导下不仅能深入课堂,而且在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有效训练,自然地获得深刻体验。笔者从一开始的开放式问答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由点到线,再到形,引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在给出题目后设置了一连串追问:“看到这些信息,你想到了什么?”“c是多少,怎么求的?”“不用计算,你能说说抛物线肯定经过(0,-3)的理由吗?”“除了刚才的方法,求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还有哪些方法?”以此促使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培养了学生的读题、审题、筛选信息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