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避误区,玩转全等三角形

2018-09-21 02:33冯文轩
初中生世界 2018年34期
关键词:错因钝角三边

冯文轩

“全等三角形”是研究平面图形的重要工具,在三角形知识链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学好这一知识也有利于同学们几何推理证明能力的提升.同学们在初接触这一知识时,由于对相关概念和性质的理解还不够成熟,会出现一些错误.现列举几种常见的错误并做分析,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这部分内容.

【例1】根据下列条件,画出的△ABC的形状和大小确定的是( ).

A.AB=2,AC=4,BC=6

B.AB=3,AC=2,∠B=30°

C.∠A=40°,∠B=60°,AB=3

D.∠C=90°,AB=6

【错误解答】A或B.

【错因分析】选A的同学误认为三边确定,以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定理“SSS”认为此三角形是确定的.但是,我们忽略了构成三角形的前提条件: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在这里AB+AC=6,因此AB+AC=BC,三边无法构成三角形.

再来看B选项,已知两边和一角,这里∠B是边AC所对的角.有同学认为可以根据判定方法“SAS”确定三角形.但是,“SAS”的条件是要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夹角应为∠A,而题中∠B不符合要求.B答案列出的条件可以表述为“边边角”,也就是“SSA”,很多同学误以为“SSA”能判定三角形全等.而事实上,“SSA”是不可以作为判定全等的依据的,此为常考的易混淆知识点.

【正确解答】C.两角及其夹边相等,根据判定法则“ASA”,可以说明△ABC的形状和大小是确定的.

【例2】已知△ABC和△DEF全等,且∠B=∠C,若∠A=70°,则∠D 的度数是__________.

【错误解答】因为△ABC≌△DEF,所以∠D=∠A=70°.

【错因分析】三角形的对应关系不确定,全等的对应关系有多种可能.

【正确解答】在△ABC中,因为∠B=∠C,所 以(180°-70°)=55°,①若点D与点A对应,则∠D=∠A=70°;②若点D与点B对应,则∠D=∠B=55°;③若点D与点C对应,则∠D=∠C=55°.所以∠D的度数是70°或55°.

【例3】已知△ABC和△A′B′C′,AB=A′B′,AC=A′C′,如 AD、A′D′分别是BC、B′C′边上的高,且AD=A′D′.△ABC和△A′B′C′是否全等?如果全等,说明理由.如果不全等,给出反例.

【错误解答】全等.

图2

如图2,在Rt△ABD和Rt△A′B′D′中,

易得Rt△ABD≌Rt△A′B′D′(HL),

所以BD=B′D′,

同理可证CD=C′D′,

所以BD+CD=B′D′+C′D′,即BC=B′C′.结合已知条件AB=A′B′,AC=A′C′,可得△ABC≌△A′B′C′(SSS).

【正确解答】不一定全等,反例如图3所示,虽然BD=B′D′,CD=C′D′,但BC≠B′C′.

图3

【错因分析】原题未给出图形,画图时未注意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三角形的高可能在三角形外.当这两个三角形都是锐角或钝角三角形时全等;若一个是锐角三角形,一个是钝角三角形就不会全等.

猜你喜欢
错因钝角三边
反思错因正确解答
理清错因,让“幂”运算强起来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中的错因分析及解决
皮皮和胖胖的困惑
在“拼”中解决问题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一类问题中的应用
哆啦A梦的百宝袋
一道2007北方数学奥林匹克试题的推广
一道国家集训题的简证及推广
三角形三边关系考点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