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主教材教学再议课课练功能

2018-09-20 10:48王超峰
体育师友 2018年3期
关键词:课课练结合

王超峰

摘 要:课课练对于提升课堂运动密度,增强运动强度,提升学生体质有着较好的功效。但是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课课练安排比较随意、缺乏针对性、游戏代替课课练等现象。如何结合主教材教学,让课课练更有成效,是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主教材;课课练;结合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8.03.001

1 课课练的概念

“课课练”不是体育学科的专属名词,它几乎出现在基础教育的各个学科中。体育课的“课课练”可以理解为在每堂体育课中,依据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或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和实施相关的素质练习,以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课堂的练习密度。

2 课课练的现状

2.1 游戏代替课课练

游戏是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当课课练也用游戏代替的时候,便很可能出现密度降低、体能减弱的现象。如在一节肩肘倒立的研讨课中,教师让学生在主教材结束后将40个垫子分成男女两组,每组20个拼在一起,然后让组内的十九个人仰面并排躺下,两手上举,手心向上,最后一个同学直体躺在其余同学的用手搭成的“担架上”,由其他同学用手托起移到最后。这个游戏,仅仅练了一次,8分钟时间就过去了。这样的课课练安排,实在让人不敢恭维,看似场面热闹,气氛活跃,但实效性可见一斑。所以说,即便是游戏,也需要练习强度和密度的支撑。

2.2 无规可循随意练

在课课练的安排中,另一种现象便是内容安排的随意性,没有科学性,也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如在一节前滚翻课研讨课的课课练环节,教师将学生统一调动到篮球场一端,每人手持一块小垫子,教师要求学生以接力的形式将垫子搬到球场的另一端线叠放,看哪个组更高,这下可好,叠高成了最终的练习目标,每一个同学都在叠高环节下功夫。这样的练习安排,可以说是很随意的,看似有创意,却忽略了课课练的本质。

2.3 肌群统筹分开练

在如今的体育课堂中,最常见的安排便是肌群的统筹安排。主教材上肢肌群练得多的,那么课课练以下肢为主;主教材下肢肌群练得多的,那么课课练以上肢为主;主教材核心肌群练得多的,那么课课练上下肢皆可。如在一节双手前掷实心球的课中,教师在课课练环节安排了快速跑。如在急行跳远的课中,教师在课课练环节安排了直臂支撑以及平板支撑。再如前滚翻的课中教师安排了各种形式的跳跃。这几个案例,基本都是考虑了不同肌群之间的平衡分配原则,可以说安排还是相对科学的。

以上几点,基本涵盖了现阶段体育教学中课课练的主要形式。不可否认,课课练的存在对于学生体质的增强有着显而易见的效果;对于学生身心的陶冶也有着特殊的功效;对于课堂练习密度的提高更有着不可忽视的功能。然而,这几种课课练形式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重难点解决的作用却微乎其微,如何让课课练与主教材紧密结合,是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去思考的。

3 课课练的再思考

3.1 课课练与主教材如何转变关系

在以往的各类研讨课、展示课或者公开课中,笔者所看到的课课练与主教材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并列的,课课练很多时候都是孤立存在的,纯粹的是为了练而练,或者说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设计,并没有其他特殊的功能。正因为如此,才引发了笔者的思考。如何将课课练与主教材紧密结合,如何让体能为主教材服务,如何让两者的并列关系转变为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从属关系便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3.2 课课练与主教材如何分配时间

课课练多少时间比较合理,这其实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在一次余立峰老师的讲座中,余老师认为5—10分钟是一个合理的范围。很显然,这只是一个框架,那么怎么联系主教材分配时间呢?笔者认为,如果主教材为复习内容的,那么课课练可以适当增加一点时间;如果主教材为新授内容的,那么课课练时间适当减少一点;另外,还应该根据新授内容的难易程度决定课课练的时间。在一节跨跳过物的新授课中,教师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仅仅安排了十分钟的主教材教学就进入了课课练环节。结果,课课练整整练习了15分钟,原本安排的三次接力赛硬生生练习了六次,又用了6分钟完成了放松。这样的时间分配,必然是不合理的,完全脱离了教学实际。所以说,课课练的时间唯有结合主教材,才会更加科学合理。

3.3 课课练与主教材如何决定强度

在课课练的安排上,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便是课课练的强度。如果主教材本身练习强度较大,那么在课课练的安排上强度可以适当减弱。反之,就应该适当地提高强度,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也能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在笔者所观摩的一堂四年级快速跑研讨课中,学生在主教材的学习中平均心率已经达到了120次/分。然而在课课练环节,教师又安排了持续6分钟的钻跨组合练习,这个环节,学生的平均心率达到了135次/分。这样的练习强度,让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气喘吁吁,精疲力尽。同样,这样的课课练安排,也违背了四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更是背离了体育课的心率发展曲线。所以说,课课练的强度应该依据主教材来决定,切不可盲目而独立地安排。

3.4 课课练与主教材如何有效结合

两者为何要结合,结合有什么实效性?笔者认为,结合的目的不光是提高学生的体质,还应该能有效促进主教材教学目标的达成。以笔者所在的五年级跨越式跳高单元教学为例,四个班级学生体质基本接近,以501、502为实验班(既将课课练内容结合主教材进行安排),503、504依旧考虑肌群统筹,以非下肢肌群的体能练习为主。本单元教学共安排三课时,其中笔者在第一课时实验班安排的课课练内容为15米单脚跳,共安排6组;第二课时安排的内容为上几步单脚起跳用额头去触碰悬挂的软排球共30次;第三课时统一为考核课。非实验班第一课时安排的课课练内容为蚂蚁爬10米,共三组;第二课时安排的课课练内容为平板支撑30秒、40秒、50秒各一组。第三课时考核课的时候,笔者邀请了本组的另三位专职老师充当评委,最终考核结果为:实验班跳过85cm高度的同学达到了55人(总人数90人),非实验班跳过85cm的同学仅为29人(总人数89人)。测试数据清晰地呈现了实验班和非实验班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也间接论证了课课练与主教材相结合,会促进主教材的教学和教学目标达成这个理论是成立的。

3.5 课课练与主教材如何有效操作

3.5.1 课课练内容选择的科学性

课课练与主教材相结合,对于大部分一线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新的尝试,所以说,在课课练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更加慎重、更加科学,否则尝试的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以篮球教学为例,教师在课课练的选择上可以多安排一些步伐上的练习,如后退跑、侧身跑、滑步等等。以排球教学为例,教师同样可以安排一些移动作为课课练的内容。也就是说,教师在内容的选择上要尽可能地安排一些与主教材相关的,又相对科学的体能练习作为课课练的内容。

3.5.2 课课练结合单元教学的合理性

课课练内容的安排,同样应该与单元教学计划相联系,更应该注重内容安排是否连贯。一个单元教学中,第一课时安排什么,第二课时安排什么等等,都应该事先考虑周到,有了相对連贯的课课练安排,相信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山羊分腿腾跃单元教学为例(五年级共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安排直臂直腿爬行、第二课时安排立卧撑和柔韧练习、第三课时连续蛙跳和推小车练习、第四课时为考核课。如此一来,山羊分腿腾跃中的重点——直臂支撑、推手顶肩便迎刃而解了,教学效果必然也会出人意料。

课课练,在当前已经愈发受到一线教师的重视和认同,如何让课课练发挥更大的功能;如何让课课练成为主教材的助推器;如何让课课练真正为主教材服务。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我们相信,假以时日,会有更多的人关注这些问题,这些问题也终将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 陈帅,李海燕,陈璐.体育课堂“课课练”的七何分析[J].体育教学,2015(11).

[2] 韩兵,宋占军,李蕾.新课程背景下身体素质“课课练”的构建与实施[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

猜你喜欢
课课练结合
身体素质趣味课课练
基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优化体能“课课练”的研究
《中国青少年体能素质“课课练”创新研究》结项总结报告会在京举行
浅谈刑事现场勘查与图侦相结合的新模式
舞蹈元素在杂技艺术发展中的作用浅析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体育“课课练”的实践与思考
理性思考规划 花式“玩转”课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