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 曹建国 贠国俊 王玉娟 戴梦颖 王景刚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是出生前至出生后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 是造成小儿肢体残疾的主要疾病[1]。痉挛型双瘫在各种脑性瘫痪类型中发病率最高,大约占全部患儿的50%~60%[2]。脑性瘫痪在临床上属于致残性疾病类型中的一种, 目前针对于脑性瘫痪的临床治疗方式和手段尚无特效方法。疾病给予患儿以及患儿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对于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来说, 在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治疗后能够独站、独行的相关能力。本次研究以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为研究对象, 为探讨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ESW )结合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A,BTX-A)治疗对于患儿立位平衡功能的影响效果, 对本院临床治疗经验进行了总结, 并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患儿52例作为研究对象, 患儿中男26例 , 女 26例;年龄 2~10岁 , 平均年龄 (55.38±23.27)个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26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x-±s, n)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实验组于接受注射治疗后第2天, 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
A型肉毒毒素治疗:采用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保妥适,美国Allergan公司)对患儿下肢小腿三头肌群进行注射治疗1次;注射方式:采用反向牵拉定位法;据解剖位置确定所选肌肉在体表的投影区;目标肌群:内收肌、腘绳肌、小腿三头肌群。
体外冲击波治疗:采用瑞士EMS放射状体外冲击波治疗仪, 1次/d, 连续5次。ESW治疗参数选择:能流密度为0.15 mJ/mm2, 患儿痉挛的内收肌、腘绳肌、小腿三头肌群均给予2000次刺激, 频率8~10 Hz。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轨迹长和矩形面积进行观察和比较。平衡功能测试仪器使用常州产JB-PH-II型平衡测试仪, 检测内容及意义:①轨迹长:重心移动轨迹总的长度, 反映在测试周期内人体重心移动的距离,可反映人的动摇程度;②矩形面积:人体重心偏离中心最远处的重心点构成的矩型面积, 主要反映重心稳定的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 两组患儿的轨迹长和矩形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治疗组患儿的轨迹长和矩形面积均小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轨迹长和矩形面积比较( x-±s)
传统缓解脑性瘫痪患儿肌肉痉挛的方法有物理疗法、A型肉毒毒素等神经阻滞剂注射治疗、手术治疗、传统医学治疗等, 它们都存在各自的缺陷, 寻找新的有效的治疗肌肉痉挛的方法成为脑性瘫痪治疗的迫切需求。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A, BTX-A)肌内注射治疗小腿三头肌痉挛疗效快速、肯定、应用广泛, 但其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其本身对痉挛肌肉的松弛作用1个月后效果最佳, 可维持3~6个月, 3个月后其疗效随着其肌肉松弛作用消失的消失而减弱,脑性瘫痪患儿的剪刀步态、马蹄内翻足姿势重新出现, 尤其对中重度肌肉痉挛患儿马蹄内翻足的矫正效果易反弹;它只能应用于局部的肌肉痉挛, 不能全身肌肉用药;且其疗效存在剂量依赖性, 大剂量对儿童患儿的安全性存在不确定性。
体外冲击波是一系列单脉冲的冲声波, 它具有很高的压强 (100 MPa), 压力增高迅速 (<10 ns), 作用周期短 (10 μs)的特点, 可在三维空间传播, 传播速度随压力的增加而加快[1]。体外冲击波疗法最早用于肾结石的碎石治疗, 目前, 体外冲击波已被成功运用于多种骨骼、肌腱疾病及运动损伤性疾病当中。不同的研究和临床实验已经证明冲击波在骨骼和肌腱疾病治疗中的疗效, 包括股骨头坏死[3,4]、骨折延迟不愈合[5]、钙化性肌腱炎、上髁炎、足底筋膜炎, 以及严重的肌腱疾病, 以运动员患儿居多, 它可以缓解疼痛矫正畸形。冲击波治疗运动员肌肉挛缩的持久临床效果及降低神经系统疾病患儿肌张力的初步数据显示冲击波治疗肌张力过高患儿的可能性。
本课题通过对比观察治疗后1个月, 即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后最有效的阶段, 立位平衡功能的改善情况, 研究体外冲击波结合肉毒毒素治疗对于痉挛型双瘫患儿立位平衡功能的影响, 探讨二者结合治疗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患儿是否比单纯的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更有效的改善肌肉痉挛;进而评价体外冲击波结合肉毒毒素注射对脑性瘫痪患儿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中的比较数据显示:采用体外冲击波结合肉毒毒素治疗在改善脑性瘫痪儿童立位平衡方面展现出了更显著的比较优势。治疗组患儿在给予体外冲击波结合肉毒毒素治疗后, 患儿的轨迹长和矩形面积明显优于单纯给予肉毒毒素治疗的对照组(P<0.05)。可能是体外冲击波治疗与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结合, 两者起到了协同作用[5], 更好的降低了痉挛型双瘫患儿的下肢肌肉痉挛, 增加了踝关节的运动范围和足底支持面积, 从而改善了脑性瘫痪患儿的立位平衡能力。
综上所述, 与单独使用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相比, 采用体外冲击波结合肉毒毒素注射疗法更够有效的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的立位平衡功能, 显著促进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改善和提高。但本研究中仅研究了冲击波结合肉毒毒素注射治疗1个月的短期疗效,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需要进一步研究其长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