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德夕
【摘要】目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正努力突破地理位置和教学条件的限制,把互联网资源和开放的思维融入乡村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促进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互联网;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促进作用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研究”2017C057论文。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设计理念之一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于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如今互联网已经深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学习和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在“互联网+教育”的新形势下,有效促进农村数学的教与学,给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明媚的阳光。“互联网+”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学生有多种方式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数学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教师学习名师优课高效的教学手段,把互联网资源融入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提出,《标准》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有机融合在农村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行动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正在体现它应有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农村学生大开眼界。教师传统的口耳相传的教育教学方式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在能力的发展方面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互联网成了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农村学生不再完全依赖教师,他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课前自学,课后复习,互相交流。互联网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于学习,并且在学习中获得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一)自信心增强,表达能力提升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安静地听教师讲解知识点,然后做练习,集体订正。这样的教学给人感觉井然有序,课堂紀律好,教学效果明显。但是学生因为上课没有表达的机会,久而久之没有表达的欲望了,一旦要求上台发言,多数学生是不愿意的,因为不敢说,不习惯说,不会说,也就不想说了,因而学生普遍是能写不能说。都说农村孩子内向,文静,其实他们更多是不够自信,不善表达。“互联网+教育”实施的是开放式的教学。以前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可以课前自学,并留出课堂时间让学生投入到探索和交流中。学生一开始转化不了,教师通过“鼓励-实践-再鼓励-再实践”的操作模式,像星星点灯一样一个个鼓励和引导,直到学生突破自我,大胆表达。
可以分三步走,先要求学生做到敢表达。农村孩子更需要赏识教育,开始要求他们表达时,他们很为难:“老师,我会做,不会说。”“好吧,你会做就很棒了,如果老师问你为什么这样做?你该怎么说?”下一步再引导他们正确表达,老师的鼓励和赏识陪伴着他们成长。最后要求合作分工,独立表达。要想让学生敢于表达,首先是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当堂鼓励有时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辅助工具,通过微信或者QQ聊天进行鼓励,避免出现学生在课堂上无法突破自我的尴尬。
(二)开放的课堂,合作能力提升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即将加入《课程标准》,我们要从数学认知、数学思维、个人发展三个维度来构建数学核心素养,最终实现个人发展,用数学思想面对世界。开放式教学走在时代的前沿,更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科技的飞速发展,在农村只有实施开放式教学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村数学开放式教学提倡学生课前利用互联网资源预习自学,课内合作学习,汇报交流学习心得,打破了传统的“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格局,将讲台交给学生,使学生用自己的眼光看待数学问题,用自己的语言解说数学知识。一堂课是教师“导”学生“演”的四十分钟,剧本来自互联网。比如“自行车里的数学”实践活动,学生获取实际数据后,利用互联网获取了学习材料,小组内交流,在争论、论证、统一的交流过程中,思想的火花、迷惘的心绪都得到释放。这样一路走过来,教师会发现,班上多了很多“小老师”,自己得到了解放,可以宏观调控课堂,发现不足和亮点;生生交流没有隔阂,学习气氛更轻松愉快,学生之间吹毛求疵也容易被接受,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集体荣誉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都得到发展。
(三)学习有兴趣,自学能力得到提升
互联网给农村数学教学带来的另一好处是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互联网+教育”让农村学生大开眼界,有离开教师自由飞翔的感觉。“老师,我看了视频,学会这个例题了。”当一个孩子兴奋地向老师报告这个消息时,我想他已经打开了学习数学的一道门。自学能力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我们要想办法激活它。比如学习“鸽巢问题”时,原定目标是学生能用列举法、假设法解决问题就很好了,没想到有几个孩子利用互联网查阅了相关知识,还学会用分解法、逆推法解决问题。我想互联网的运用会让农村师生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互联网除了枯燥的文本材料,还有生动形象的音频、视频材料,能从感官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动画的演示更能让学生感受对称的美;在学习立体图形时,三维动画的演示胜过辛苦的解说和凭空的想象;网络微课堂的闯关打赏也是刺激学生学习的手段。预习题卡的设计是促进学生自学的一种措施,为学生设定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农村留守儿童比较多,缺少父母的关爱,课前预习是一个难题。建立学习交流群,为学生、老师和家长的随时交流提供平台,满足学生层次教育的需求,为学生今后的自学成才之路指引方向。
二、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农村小学教师往往身兼多职,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完成学校的其他工作,还要关注学生的生活,超负荷的工作往往让老师感到身心疲惫。“互联网+教育”能让老师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幸福指数。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学设计省时省力
农村学校有电教室,没有专职信息技术教师。农村教师大多没有制作课件,上传课件、教案、微课等经验,技术是短板。学校没有录播室,教师自己用摄像机录像,又没有专业人员指导剪辑,无法上传,只能靠自学完成,付出的辛苦要多得多,效果还不好。互联网思维下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借助名师的视频、微课、课件,使教师备课的工作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查资料,写教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互联网+”背景下,课题组教师分工合作,从互联网上找到各种优质教学资源,结合实际情况自己整合,整理课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省时省力。可以因时制宜地对教学资源进行再修改和再利用。比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个内容时,南边山镇中心小学龙君凡老师利用互联网上特级教师的教学设计,结合自己的班级情况做了调整,节约了制作课件的时间,上课效果很好。塘头小学的董敏老师在龙老师的基础上进行再调整,上课效果也很好。老师们感受到了资源共享的好处,如果建立共享平台,当地的优质课、示范课课件、教学设计可以实现共享,老师们可以腾出抄写教案的时间,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研究中去,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互联网+”打破了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课内的多媒体和课外的电子邮件、QQ、微信等交流软件相互补充,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活力。虽然互联网只是我们用来提升和变革教育的手段,但是无疑它是有效的,成倍地放大了优势资源的作用和价值,让边远山区的学生和教师都能获取优势资源,缩小了传统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产生的鸿沟。坚持“教育为本,互联网为用”原则,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数与形”的教学,要寻找数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相关联的数据和图形用色彩区分,配上动画,引导学生寻找规律,这样化抽象为直观,让数学变得有形、有趣,学生玩味其中时悄然形成数学思维。“做一做”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一个图形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利用七巧板拼成新的图形。学生合作时,教师利用手机拍下学生的作品,在展示台连续展示学生的作品,节省了课堂时间。比如“抽屉原理”的教学,教师利用动画设计完成n+k个物体放到n个抽屉的情况,延伸到mn+k个物体放入n个抽屉的情况,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明了“商+1”的原理。
“互联网+”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学生的学习渠道更多更灵活,教师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学习并使用更灵活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虽然展示环节还停留在利用实物投影,但今后一体机的使用会风靡农村课堂,讓农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广度和深度方面得到扩展,在方法和技能方面得到提高,使得教与学都更高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张笃志.新兴互联网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158.
[3]亓恒忠.多媒体教学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园,2013(32):142.
[4]周义元.互联网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5):177.
[5]李英辉,曲昀卿,郝敏钗.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教学改革——以“PLC控制系统设计”课程为例[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8(02):8-12.
[6]李先达.“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教师角色[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5(0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