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转型时期构建中学德育新模式的思考

2018-09-19 09:14林清海
教育界·上旬 2018年8期

林清海

【摘要】教育工作者应紧跟时代潮流,创新教育模式,学会处理好德育内适应性和超越性之间的关系、教师主体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关系、德育导向一元化与道德实践多元性之间的关系。在处理好这三个关系的条件下,发表对在社会转型时期构建中学德育新模式的思考的看法。

【关键词】社会转型时期;德育教育新模式;德育构建关系

经济发展带动社会转型发展,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的市场经济体制化改革,那么随之改变的是社会的发展情况,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多样化趋势。社会生活方式越来越丰富,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社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也持续增加。从2001年加入WTO以后,我国与世界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的浪潮持续出现,我国社会在近几年来出现转型发展趋势。每个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发展相对的就是出现的对立问题,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冲突和文化碰撞。那么如何在社会转型时期构建中学德育新模式,就变成了我们目前应该面对的问题。

一、中学生道德失范现象严重

在《人生的五大问题》这本书中,作者安德烈·莫罗阿说道:“在此人事巨变的时代,若将人类的行动加以观察,便可感到一种苦闷无能的情绪,什么事情都好似由于群众犯了一桩巨大的错误,而这个群众却是大家都参与着的,且大家都想阻止、指引谬误,而实际上终于莫名其妙地受着谬误行动的影响。”这句话好像在诉说着我们现在的社会,反观当今中学生的道德失范问题,是全民众不可逆的道德滑坡问题。

(一)不诚实,弄虚作假

尽管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生产力速度不断提高,可是人们在传统道德美德方面的素质并没有提高,而所谓的诚信乃人生存之本,在如今社会也可能会遭受到人类的唾弃。对于中学生来说,最重要的诚信问题就是不能在考试中作弊,想一想古代圣贤者,都会很重视自己的名誉,也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出人头地。而当今社会很多人都觉得在考试中作弊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并沒有说多么抬不起头。例如很多的大型考试没有那么多的监考人员,所以考场纪律也并没有那么严肃,由此而引发的后果就是有很多投机取巧的学生并没有靠自己的努力来提高分数,而是通过作弊打小抄以及问其他同学的方式来获得高分。更有甚者,他们可能会歧视那些认真答题,不打小抄的同学,会嘲笑他们死板、做作。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在考场上打小抄并不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但是由小及大,作为一名中学生就知道造假,那么当他们成年以后,有了自己的工作,有了自己的企业之后,就不可能脚踏实地做到诚信,由此导致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假的事物非常之多。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日”,我们都会看到很多造假企业被曝光,我们都会很痛恨这些企业。所以,从自身做起,不要弄虚作假,要诚实做人。

(二)纪律涣散,不遵守社会规则

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经说过:“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事情。”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由此观之,如果在生活中没有法律和纪律的约束,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例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候,如果很多企业破坏了固有的经济秩序,坑蒙拐骗,弄虚作假,那么就没有公平诚信可言;作为政府官员党员干部,如果不能自立、自律,而是以公谋私,那么就不能称之为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学生,如果纪律意识淡薄,在上课时不能认真听讲,东张西望,作业不能认真完成,考试时交头接耳,课下迷恋网上游戏,更有甚者,在中学时期并没有把学习当作主业,何谈未来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甚至国家的富强?

(三)没有礼貌,不尊老爱幼

现在很多中学生并没有继承中国传统古代的优良美德,把不懂礼貌当成追求个性的表现方式。古语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当今的中学生追求个性解放,他们具有民主的思想和积极开拓的精神,这是我们应该赞扬的美德。但是应该注意的是,他们有时会歪曲这其中的意思,甚至做一些违反社会公德的事情,例如不尊重师长,在公共场合乱扔果皮纸屑,把随口说脏话当作自由解放的表现。这些都是不文明的行为,家长和老师应及时禁制。

二、处理好构建中学德育新模式的三个关系

(一)处理好德育的适应性与超越性的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新时期经济的发展趋势日益满足了人民的根本利益需求。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所在,是符合经济基础发展的上层建筑。道德作为上层建筑,必须符合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基础的制约和变化。德育是一种教育活动,也是一种精神活动,要受到物质和现实生活的制约,那么德育的教育内容就应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贴近社会生活的进步。对于市场经济发展来说,德育就应该立足于市场经济自主盈利、平等互惠的观念。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市场经济主体性的思想、自由协调性的价值观念,通过市场的竞争性原则引导学生树立开拓进取的观念。同时,市场经济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我们要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的良好心理素质。作为市场经济新时代的弄潮儿,中学生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适应市场经济的方面,还应该发挥对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观能动性作用。这是因为德育具有超越性,能够培养人和塑造人,并且促使中学生去追求一种理想的精神观念和行为的活动方式,而并不是停留在原有的或者规范性的社会现实,能够发挥人们对于社会进步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并且发挥其对于客观实践的改造作用,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二)处理好教师主体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关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哲学意义上来讲,事物的客体为自然的万物,而主体是人。那么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主观能动性,都应该是主体,自然也应该是道德的载体,也称为道德主体。这里所说的道德主体是以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发展和完善自己为主要内容,而本文所说的道德主体就是学生和老师,也称作德育主体。学生处于中学时期,处于自身成长的发展阶段,这时,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主要会受到社会环境和自身道德发展规律的制约,那么教师在传授品德发展规律时,所涉及的活动和语言是可以随着事物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的,但是教授的内容和品德的发展规律是不可以更换的。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应该树立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两个主体之间达成合作关系的教育理念。经过这一个过程的教育,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逐渐变化和增加,从而能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最终能够达到学生自我教育主体,那么他们最后也就会发展和完善个人的道德人格,最终成为遵守市场经济和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主体。

(三)处理好导向一体化与教育实践多元化的关系

我国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发展道路。教育实践的多元化,主要是指存在于多种经济形式及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存在。我们国家的员工既有国有企业的职工,又有集体所有制中乡镇企业的员工,也存在着中外合资企业以及外国独资企业的中国员工和外国商人投资者。因为存在着经济所有制性质的不同和个人所生活的背景、教育观念等差异,必然存在导向一体化与教育实践多元化的冲突。

三、注重解决方法,树立求真务实的态度

初中时期的学生基本处于青春叛逆的时期,那么作为学校这个主体,就应该重视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问题。这个时期的学生会反感教师的硬性规定,会觉得教师管得很严格,而且这也限制那也限制也会成为学生存在逆反心理的原因。德育教育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性,不会强迫他们做某些事情,这些更会让学生普遍接受。但是这样的前提是应该有一定的普遍的道德标准。作为教师,就应该把这个标准告诉学生,让其能够独立思考,会有所根据,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当然,学校也要发挥渠道和桥梁的作用。学校应该处于总指挥状态,能够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建设好德育教育的场所和基础。同时学校也要和家长联系,从而充分地了解学生从小到大的品德发展情况。并且根据学校工作的重点来给家长做家庭教育工作,这样能够弥补在学校中学生学习的不足,也能够使家庭教育具有一定的影响性,从而通过改变学生的教育观念来影响一个家庭的教育观念。我们可以通过采用教育说服法、情感陶冶法、实践锻炼法、榜样模仿法等来引导学生树立德育教育的新观念,促进学生的青年时期发展。

【参考文献】

[1]〔英〕弗兰西斯·培根.培根随笔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兰刚.关于21世纪德的前瞻性思考[J].江苏高教,1999(01):65-67.

[3]鲁杰.道德教育:一种超越[J].中国教育学刊,199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