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洪波
摘要:国际税收筹划的前提是必须遵守所在国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双方税收的协议。PC公司的国际工程项目在税收筹划过程中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地方政策,从关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几个方面入手进行筹划,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
关键词:税收筹划;税种;筹划原则
一、关税的税收筹划法
关税是由国家政府设置的进口或出口商品通过关境时所征收的税收。因为各个国家之间的许多政治、经济以及资源等方面的实际状况是存在很大差异,从而导致各国之间的关税政策以及税率都基本不一样。一般情况下关税政策和税率的制定是根据各国国情以及国家实际情况的变动作为导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税率情况是实时变动的,而且极易受到国际环境和国内政策变化的影响。工程所涉及的关税税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筹划考虑:
第一,需要考虑两个国家即实施工程项目的国家与特定国家之间有没有进行关税协定。
第二,需要考虑实施工程项目的国家是否接受关税保函,如果接受关税保函那么在该项目全面完成后可以顺利的将设备运回国,并且能够避免缴纳关税。需要注意的是工程项目完成后在处理相关设备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假如不能够及时将这些设备运回国,就必须补交关税并且接受处罚。
第三,可以细分商品的类型,利用某些商品的归属之间的交集,将某些商品划归到税率较低的类型中。许多国家关税税则的要求非常严格且细致,假如出现商品之间功能类似,而税率不一样的情况,就可以利用形式发票合理描述商品进行报关,进而选择合适的关税。
第四,需要重点考虑实施工程项目国家的关税税率与所得税税率之间存在差异,假如发生所得税税率高于关税税率的现象,可以考虑采用转移定价的方式来完成较少纳税额度的目的。
二、增值税的税收筹划方法
在工程项目中,增值税中所谓的销项税额是项目全面完成时向对方进行结算价款经济活动的重要部分,而增值税的税收筹划利用销项税额进行的概率非常小,一般情况下会使进项税额增大。通常会将进口或出口的商品报关价格进行合理的调整,通过此方式来灵活的变动项目成本,从而达成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在很多国家不是同类的商品或者性能不一样的商品使用的税率也不一样,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增值税率与关税税率的区别来选择。
三、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方法
中国员工的税收筹划:
中国的相关税法规章制度中严格的指出,在其他国家的工程项目相关经营者都属于本国的纳税者,在所在的其他国家里的所有经营收入在中国也同样需要交个人所得税,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重复征税现象。出于保护发生重复征税现象的人们的权益,同时,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纳税者的税收负担的情况,中国的相关规章制度中严格的指出:“在进行税款混总时可以将在境外缴纳的部分税款进行冲抵。”
总结以上分析,在国外缴纳的税款包括缴纳所在国家或者地区规定的关于纳税的规定部分和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的需要缴纳的税款。需要注意的是,在核算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的税款时,针对在国外获得的来自不同的途径获得的收入,需要针对不同的途径收入规定的税收进行缴税后,才能适应我国的税款核算方法進行计算。个人所得税的筹划过程中,企业在工程项目还没有进行实施的时候,也就是工程在前期准备过程中根据员工的整体结构以及员工以往的收入情况进行了整个项目的支出预算,保证施工人员都能足额拿到个人所得工资等;同时,工程项目的前期准备过程中应该深入研究分析各个国家的有关个人所得税的减免的规章制度,并且要努力获取相关机构的有效免税证明,然后在中国的税务机关作为减免税的依据。
四、公司所得税的筹划方法
(一)境外减免税处理
纳税者在其他国家的一切经营活动,依据所在国家的相关税法规章制度拥有获得减免税的权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细则:
跟中国签订过有关避免双重征税协议的这些特殊国家,根据所在国家的相关规章制度得到的减免税,纳税企业通过一定的手续和流程,经有关部门的审核批准后,可以将已缴纳的部分税款冲抵。
中国许多有权威、有意义的向外界进行的经济援助项目:当地国家的一些政府项目、世界银行等,得到所在国家政府减免所得税,纳税人上交有效的资料证明,通过相关机构的严格审查及批准后,视同已交纳所得税进行抵免。
(二)公司所得税筹划模式
转移定价法。是相互之间存在业务关系的公司之间为了维持企业各自的收益而通过拆借和资产转让等方式来相互妥协制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和利润的分配规则。转移定价法的最大作用在于在境外开展业务时可以最大限度的抵御风险。在实施过程中主要通过统筹分析业务所在国家针对企业税收率的高低,将利润从在税率高的国家的企业转移到在税率低的国家的企业中,最大限度的节省由于纳税造成的支出。
成本调整法。所谓的成本调整法主要是在利润和成本之间进行灵活的变动和折中,避免企业由于高利润带来高税额。从本质上说其指导思想就是降低企业利润,减少纳税支出。
材料计算法。材料计算法主要是针对的是税收法律法规的盲区和薄弱领域。该方法在实施过程中的操作过程可以概括为组合计算,即将离散的物资根据实际应用时的构成方式进行组合,这样物资就转变为了设备,而设备就可以根据使用过程需要的配件来完成核算。如果深入比较和分析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税收政策就可以发现,这些国家的设备关税远高于设备配件的关税。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取一些相对比较灵活的政策来进行,比如将设备进行拆卸分解进行进口,可以省去一部分税额。此外,设备配件作为工程物资来进行报税,其可以计入工程成本,可以避免有些设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作为固定资产,不能在项目期内完成折旧。
折旧计算法。折旧计算法主要是利用折旧过程的主观性,将折旧度量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全面研究分析各个国家资产摊销的政策,从而合理增加工程项目成本的折旧摊销会计政策。
费用分摊法。费用分摊法是指总公司向境外的子公司进行了相关业务而产生了必要的成本,这些业务包括了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等过程。在工程项目的实施中,详细记录费用支出,然后到相关单位进行审核认定,将支出的费用细分。
比较全面深入地分析业务开展国家的税收相关政策的最大意义在于可以防止针对同一项目多次纳税的现象发生。多次纳税的现象是许多企业都在努力避免的问题。因此,跨国公司等作为这类企业的典型代表,在业务拓展中,最基本以及最重要的前提是全面掌握和重视协议中包含的各种条款,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全面了解和研究征税、免税以及抵免相关的各种政策和方法,以便在项目实施时充分利用。另外,很多国家都会根据本国的资源及实际情况制定一些阶段性的优惠政策。如有些国家在特殊时期针对自身的短板领域采取减少或者完全消除税收的方式。当有的公司需要开展跨国业务时,为了实时全面的了解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税收政策,可以尝试通过借助一些中介机构的方式来进行,从而有效地节省纳税支出。
参考文献:
[1]袁子丽.我国境外承包工程税务管理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1 (01).
[2]李建军,李楊.“走出去”战略下我国企业的国际税收筹划探究[J].经济前沿,200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