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凯
【摘要】近年来,各类关于乐器、唱歌方面的辅导班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各大高校也着重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尤其是初中音乐课堂。初中音乐课堂是各大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形式,对学生的音乐水平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如今的形势下,如何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已成为学校重点研究话题之一。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措施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音乐学科正在以焕然一新的姿态出现在大众面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要想让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就必须对教育事业进行一定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而实现它的唯一秘诀就是进行课堂改革。音乐课堂改革是课堂改革的关键部分。近几年来,我国大范围推广音乐新课标实验,在一些地区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比如上海。如今音乐学科教学已不再是传统的音乐教学,它具备一定的创新性与发展性。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形式,是推广与实施新课标音乐课堂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就近年来初中音乐课堂所存在的问题入手,对于如何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二、 初中音乐课堂存在的不足
(一)课堂中主次不明,忽视学生
如今初中学校中音乐课堂大多是属于“填鸭式”或者“放养式”的课堂教育形式,并没有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授课老师往往更注重于根据课本把知识一股脑地传递给学生,采用的是灌输性的教学思维,而忽略了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利于学生的全面体验与吸收。除此之外,现如今授课老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或者课下交流过少,教师不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人成长特征以及学习进度等安排相适应的课程,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这也是实施新课标音乐课堂的原因。在新课标音乐课堂上,授课老师会以学生为中心,谦虚倾听学生们的想法,更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教学观念落后
通常情况下,授课老师课堂的生动有趣性与学生的兴致成正比。一个生动有趣、具有创新性的课堂往往会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目光。而如今大多数音乐老师在课堂上选择了最陈旧的教学模式——“讲知识、识歌谱、练巩固”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过于落后,音乐老师在教学中不会根据课堂情况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听课热情,使课堂显得枯燥无聊,也达不到本身教学所需达到的效果。另外,如今很多音乐老师不擅于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等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致使一些先进的教学工具没有发挥它本身的效用与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造成了阻碍。
(三)教学目标不够实际
新课标音乐课堂的实施,为我国初中音乐课堂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也对初中音乐教学的教学目标及教育意义进行了新的定义。教学目标是教学课堂最根本的动力,一旦确立了教学目标,授课教师便会根据教学目标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因此教学目标的定位对于提高初中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我国初中学校很大一部分由于授课老师教学目标定位不切实际而影响课堂效率,并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造成一定的阻碍。相关调查显示,部分老师在授课时仍然会照抄教案和参考资料,一味地模仿其他高校的音乐授课方式,而忽略了学生本身的实际音乐水平与学习能力。还有的音乐老师过分关注“尖子生”,而不注重整体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为了应付短期考试而进行的教学注定不会促进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久而久之,这种目标不清晰以及关注个别学生的教学模式甚至会阻碍我国整体音乐教育水平的提升。
三、提升音乐课堂质量的重要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教学氛围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应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将课堂看作日常的人际交往,鼓励师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了解。首先,在授课过程中,音乐老师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教学情绪,争取以最好的姿态面对学生,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营造出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其次,教师要多注重与学生互动,课堂互动是提升学生音乐整体素养的坚实基础。授课老师是课堂教学中学生情绪的引导者与传输者,老师的授课情绪、教学思维和学生课堂上学习的热情、活跃程度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想要提高整体教学音乐水平,授课教师必须以饱满的热情向学生传递音乐知识,不仅将音乐旋律传递给学生,还要注重音乐情绪的调动与渲染,做到以情授学,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预想的教育效果。
(二)合理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现代信息化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化多媒体手段来对学生实施情景化教学已成为相当热门的教学手段。在初中音乐课堂采取情景化教学的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为我国初中音乐教育注入一股新的活力。
情景化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指授课老师以生动的图片、视频以及音频等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状态中享受学习,提升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其音乐基本功更加扎实。在學习某个主题的音乐课程时,授课老师可以选取更为大众化的耳熟能详的一些歌曲作为代表,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另外,在课堂上老师要注重结合学生的个人成长特征以及教学需求,选择符合学生特征的能够激发其学习热情的图片、视频以及音乐,再将这些内容汇总整合到多媒体课件上,在课堂上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一来,在引起学生共鸣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还会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培养初中学生对音乐的灵敏嗅觉以及感知能力,课堂教学水平也就有效地提高了。
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与传统教学方式的适当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情景化教学方法发挥到最大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授课老师要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日常生活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主动和学生做朋友,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与交流,虚心听取初中学生对于情景化教学方法的感受与建议,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方法,促进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三)鼓励分组合作学习
分组合作学习是提升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它不仅能够培养初中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集体意识,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初中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比较强的,而且拥有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心。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实施分组合作学习,对提升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是十分有效的。在进行分组时,授课教师需要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能力素质综合到一起,确保每个小组实力均衡,不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当分组学习开始时,教师要适当地抛出问题并尽可能地让小组内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在潜移默化中便可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能力起到一定的锻炼作用。
四、案例分析
(一)案例基本情况
近年来,河北省在部分偏远地区的初中学校开展了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即“国培计划”,指对初中学校音乐授课老师进行短期集中培训,希望能够使部分偏远地区教师培训体系更加完善,使部分地区初中音乐授课老师的教学能力以及专业水平有所提高,提升我国初中音乐课堂总体的教学质量。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承担了这一责任。
(二)具体措施
本次短期培训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步骤。首先,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对此地区的初中音乐代课老师进行了一定的采访,了解了偏远地区学校音乐学科的基本状况以及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其次,培训人员此次以课例分析为载体,主要突出音乐教学的实践性,与河北省偏远地区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方法。比如,尽量减少对同学们课堂理论知识的一味灌输,而把相应的教学重点放在音乐技能的提升与实际指导方面;老师应主动跟学生交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而选择相应的教学知识,不能急于求成,期望一蹴而就。再次,在培训过后要对代课老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鼓励老师敢于创新,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争取营造出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激励初中学生自主学习音乐,在此基础上,便可以达到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结语
新课标的内涵就在于对学生进行最基础的大众文化教育,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自主选择学习的权利,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中提升自己的音乐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另外,初中音乐授课老师更要不断学习优秀的教学方法,总结经验,敢于创新,不断探索有利于初中音乐教学改革以及创新的优秀方法,争取让我国教育事业取得更辉煌的成績。
【参考文献】
[1]王建刚.浅谈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方法[J].学周刊, 2017(21):165-166.
[2]海冬.浅谈如何提高初中音乐学科课堂教学质量[J].科技创新导报,2015(04):138-139.
[3]徐金珏.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J].艺术评鉴,2016(13):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