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通过统计八份党报2004年至2016年对阿拉伯世界的报道,认为我国党报纸媒报道的阿拉伯世界是议题偏向、立场中立。具体表现为党报纸媒对阿拉伯世界的报道多围绕伊拉克、叙利亚、埃及、利比亚和阿联酋进行,这些国家构成了党报纸媒中的阿拉伯世界形象代表。媒体十分重视新闻自采工作,消息、通讯、评论是媒体报道阿拉伯世界的主要方式。报道议题多围绕政治议题,政府官员是发声的主要对象,普通民众和专家作为辅助声音。
【关键词】 党报;纸媒;阿拉伯世界;形象
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使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成为了国内外媒体的焦点,也使阿拉伯世界本身成为国内民众关心的热点。但是,对于国内受众而言,了解阿拉伯世界的窗口与资料较为有限,主要以国内媒体新闻报道为“第一手资料”来源。国际传播中的新闻报道往往会营造影响国际关系的舆论环境,因此中国媒体对阿拉伯世界的形象呈现对中阿关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选取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七大党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经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工人日报》,也基于近年来宁夏积极与阿拉伯世界合作,亦选取了《宁夏日报》。
本文以中阿合作论坛界定的阿拉伯世界为对象,包括:阿尔及利亚、阿联酋、阿曼、埃及、巴勒斯坦、巴林、吉布提、卡塔尔、科摩罗、科威特、黎巴嫩、利比亚、毛里塔尼亚、摩洛哥、沙特、苏丹、索马里、突尼斯、叙利亚、也门、伊拉克、约旦等国家。
一、研究设计
基于以上研究对象分析,本研究以八大报纸的阿拉伯世界为样本,通过中国知网报纸数据库,输入关键字对新闻进行初选,再剔除不符合研究范围的报道,对符合研究范围的报道进行分析。年份选取从200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时间选取是基于2004年1月中阿共同宣布成立“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并发表了《关于成立“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的公报》。2016年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來》的演讲中指出,中方愿同阿拉伯国家开展共建“一带一路”行动,推动中阿两大民族复兴形成更多交汇。
本研究的类目分为报道形态和报道内容两大类。报道形态中包括报道国家、信息来源、体裁。报道内容中包括报道议题、采访信源、报道主题(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社会、军事、治安、医疗卫生、事故灾难、体育、人物等多项)。
二、研究情况
1、新闻来源
自采新闻方面,排序由多到少的是《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人民日报》《宁夏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经济日报》 《解放军报》《工人日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宁夏日报》十分注重自采新闻,自采比例均超过50%。
其他媒体供稿方面,排序由多到少的是《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宁夏日报》《工人日报》,其中,《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 《宁夏日报》 《工人日报》为0%。《人民日报》为25%,最为突出,其采用的媒体报道主要为新华社的报道。
第三方供稿方面,排序由多到少的是《工人日报》《解放军报》《经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宁夏日报》《新华每日电讯》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经济日报》的第三方新闻采用都超过了50%,它们对阿拉伯世界形象塑造基本由第三方塑造。
2、报道体裁
不同报道体裁对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挖掘深度不同,体裁还涉及到仅陈述事实还是发表看法与意见。
报道体裁是消息,排序由多到少的是《宁夏日报》《新华每日电讯》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解放军报》《人民日报海外版》。
报道体裁是通讯,排序由多到少的是《新华每日电讯》《经济日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工人日报》《宁夏日报》《解放军报》。
报道体裁是深度报道,排序由多到少的是《人民日报海外版》 《工人日报》《经济日报》《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光明日报》《宁夏日报》《解放军报》,其中,《光明日报》《宁夏日报》《解放军报》为0%。
报道体裁是评论,排序由多到少的是《解放军报》《工人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宁夏日报》。
报道体裁是特写,排序由多到少的是《光明日报》《解放军报》《新华每日电讯》《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宁夏日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其中,《工人日报》《经济日报》《解放军报》为0%。
报道体裁是其他,排序由多到少的是《经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工人日报》《解放军报》《宁夏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人民日报》其中,《人民日报》为0%。
从统计结果看,《解放军报》更重视意识形态、表达立场的文章,《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宁夏日报》消息占整体报道体裁的一半以上,这几份报纸重视对事件的及时快速报道。《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经济日报》的通讯报道适中,将新闻展开更加生动的报道,有助于读者更详细的了解阿拉伯世界。八份党报对阿拉伯世界的深度报道和特写少。
3、议题设置
议题设置是政治,排序由多到少的是:《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宁夏日报》《解放军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经济日报》。
议题设置是社会,排序由多到少的是:《新华每日电讯》《工人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经济日报》《宁夏日报》,其中《宁夏日报》为0%。
议题设置是经济,排序由多到少的是:《经济日报》《宁夏日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工人日报》《解放军报》《新华每日电讯》。
议题设置是军事,排序由多到少的是:《解放军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经济日报》《工人日报》《宁夏日报》。
议题设置是文化,排序由多到少的是:《工人日报》《人民日报》 《解放军报》《光明日报》 《宁夏日报》《经济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每日电讯》。
议题设置是多项,排序由多到少的是:《经济日报》《宁夏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人民日报》《工人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其中《工人日报》《新华每日电讯》为0%。
论文共设置议题选项13个,《光明日报》共涉及议题11个,《新华每日电讯》共涉及议题10个,《人民日报》共涉及议题9个,《人民日报海外版》共涉及议题8个,《宁夏日报》共涉及议题8个,《工人日报》共涉及议题7个,《解放军报》共涉及议题6个,《经济日报》共涉及议题5个。
从各报的统计比例看,政治议题方面,《人民日报》和《工人日报》更关注阿拉伯世界的政治类新闻,比重占整体的一半以上。《经济日报》根据自身报纸偏向,在八份党报中报道经济类新闻最多。多项议题的报道数量也位于八份报纸的首位,反映出党报纸媒对阿拉伯世界报道中以综合信息居多。《人民日报海外版》对阿拉伯世界的军事报道关注很多,仅次于《解放军报》,其与《人民日报》对军事议题的态度上相差很大。社会议题方面,《新华每日电讯》涉猎最多,这与它最关注普通百姓直接相关。除了政治议题,党报纸媒最关注阿拉伯世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4、采访信源
八份党报纸媒中,《宁夏日报》和《人民日报》的采访信源最关注政府官员,都占总量的一半以上,分别为88% 和58%。《工人日报》的报道更注重听取多方意见,多信源占52%,《工人日报》采访信源为政府官员的仅占17%,在八份报纸中此项占比最少。《人民日报海外版》更重视专家的意见,与其他几份报纸相比,采访中更多的听取专家意见,占28%。《新华每日电讯》最注重反映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与心声,比较其他几份纸媒个位数的比例,《新华每日电讯》此项为18%。
采访信源是多信源,排序由高到低的是《工人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宁夏日报》。
采访信源是政府官员,排序由高到低的是《宁夏日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每日电讯》《工人日报》。
采访信源是专家,排序由高到低的是《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人民日报》《光明日報》《宁夏日报》。
采访信源是普通民众,排序由高到低的是《新华每日电讯》 《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宁夏日报》。其中,《经济日报》《宁夏日报》为0%。
采访信源是机构,排序由高到低的是《经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光明日报》《宁夏日报》《工人日报》《解放军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其中,《人民日报海外版》为0%。
由排序看出,《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工人日报》更关注阿拉伯世界普通百姓的状态,对事件或人物进行多方采访,报道信源丰富。《人民日报》《宁夏日报》和《经济日报》更偏爱采访政府官员,《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更偏爱专家的看法,《工人日报》对普通民众、专家和多信源最感兴趣,最少采用政府官员的意见。《解放军报》基于自身报纸的特性,对警方与军方的信源采用最多。《新华每日电讯》更多的采访普通民众。除了《宁夏日报》,多信源的使用在七份党报中都较为突出,多信源的采用防止了仅凭单一信源就发布报道造成的新闻失实,这一方面是媒体机构对建立信源操作规范的要求,一方面是新闻工作者自身较强的责任意识,遵守职业操守,掌握采访技巧的结果。
5、报道主题
报道主题是反映现实,排序由高到低的是《人民日报》《工人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宁夏日报》《解放军报》《经济日报》。
报道主题是建言献策,排序由高到低的是《经济日报》《解放军报》《宁夏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每日电讯》《工人日报》《人民日报》。
报道主题是批评抨击的有《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每日电讯》《光明日报》《解放军报》。
三、分析与讨论
根据统计显示,党报纸媒对阿拉伯世界的报道多围绕伊拉克、叙利亚、埃及、利比亚和阿联酋进行,这些国家构成了党报纸媒中的阿拉伯世界形象代表。
媒介在新闻来源方面十分重视新闻自采工作,新闻自采让媒体牢牢把握第一手信息。在报社外派记者数量有限的情况下,邀请当地了解情况的华人或学者发表评论或发送时事的最新进展。与采用其他媒体稿件相比,邀约的稿件能更符合媒体的舆论导向与意识形态。
报道体裁方面,消息、通讯、评论是媒体报道阿拉伯世界的主要方式。其中,消息因其自身短、快、清楚明了的特点,被媒体最多使用。《解放军报》《工人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评论占比第一,通过观点和看法向读者展示阿拉伯世界。
媒介在选择报道议题中多围绕政治议题,其中又以战争、政治斗争和暴力冲突事件居多。多项议题的报道数量也位于八份报纸的首位,反映出党报纸媒对阿拉伯世界报道中以综合信息居多。除了政治议题,党报纸媒最关注阿拉伯世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媒体对阿拉伯世界的报道既有正面形象,也有负面形象,负面形象居多。
媒体在采访信源方面,多信源使用多,媒体在采访中听取多方声音,不把单方的声音作为全部报道,这一做法为读者从不同角度了解事件提供了帮助。
《宁夏日报》以消息为主,自采报道多是领导会晤与经济合作,主要采访对象为政府官员,对阿拉伯世界的报道单一,在报道中宣传宁夏多于对方。
我国党报纸媒报道的阿拉伯世界是议题偏向、立场中立。在常规报道中,阿拉伯国家的科技、文化、教育、经济发展如何,阿拉伯人的观念更新体现在哪里,这些在新闻报道中数量较少,议题的偏向建构出一个落后于现代化进程,在战火纷飞中纠葛的阿拉伯世界。报道主题以反映现实为主,只是客观陈述事实,不多加评论。在报道中,党报纸媒少用具有负面意义和感情色彩的词汇,尽管报道的阿拉伯世界在议题上负面形象居多,但在立场上力求客观公正。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舒德森著,徐桂权译.新闻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2] (荷) 托伊恩·A·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3] 顾坚.中阿认知研究述评[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
[4] 王南.中阿媒体交流与合作刍议[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1.
[5] 绽戾燕.阿拉伯媒体视角下的中国形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优秀硕士毕业论文.2012.
[6] 周逵.9·11事件前后美国主流媒体中的阿拉伯形象分析[J].当代阿拉伯研究,2007.3.
[7] 马萍.偏见抑或偏向——网络媒体中的阿拉伯世界呈现[J].新闻界,2015.21.
[8] 吕可丁.泛阿拉伯报纸上的中国国家形象——以2011年《中东报》、《生活报》为例[D].北京外国语大学优秀硕士毕业论文.2013.
[9] 唐青叶.中国主流报纸媒体中的土耳其国家形象及涉土新闻话语分析[J].西亚非洲,2015.5.
【作者简介】
薛雯乔,女,硕士,任职于宁夏社会科学院,编辑,研究方向:新闻与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