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研究

2018-09-18 09:57梁彩英
新课程·小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学科教学德育渗透以人为本

摘 要:针对当下学校教育中应试教育占主导、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推进欠佳的现状,结合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何要开展德育渗透,如何开展德育渗透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思考。

关键词:德育渗透;以人为本;小学语文;学科教学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人为本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使用教科书或大纲要求的知识、技能和简单的方法来教育学生,很少从德育的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和整合。然而,在大量的教学案例中不难发现:其一,一部分学校教育中德育缺位,让位给智育,具有考核指標的德育项目则一般使用灌输式德育,很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其二,脱离学生学情、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看似丰富、教学过程看似热闹,但教学的实效度不高。而以人为本地进行学科德育渗透则可以着力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此类问题。其二,以人为本地进行学科教学和德育渗透主张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的学情为起点,在教学内容的筛选与整合、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创新、教学目标的设置等环节都要以学生为本位。其三,以人为本地进行学科的德育渗透旨在利用学科资源和教学平台潜移默化地传达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这种渗透强调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为将学生塑造为具有高尚品德、完整人格、拥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人而设计。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问题分析

1.重视学科工具性质,轻视学科人文性质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它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文明和思想,具有深厚的人文性,因而不应成为只承担“听说读写”技能的工具性学科。但从功利化学语文的历史和现状来分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难以摆脱功利化的桎梏。从教育者角度来看,往往轻视了学科的人文性,将生动的语言、整饬的篇章、动人的情感、严谨的逻辑、深刻的主旨简单处理为考试会考、考试不会考的知识类型,磨灭了语文学科资源的春风化雨式的影响。

2.强调评价机制,忽视育人目标发展

很多教师将实际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做法归纳为:以考试为风向标,将提高学科成绩作为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这恰恰也是“学科性质与考核机制之困”在一线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表现。更有教师在访谈中提及,虽在实际工作中“有心”,但时常“无力”,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升学压力在评价机制面前愈演愈烈,大多数的语文教师也开始放弃原有的人文情怀和理念支撑,投入到抢课、题海战术中,使得原本美好但脆弱的教育理念无法很好地落到实处,也无法正常收效。

3.延续传统课堂形态,忽略学生个体特质

实际上,传统的语文课堂模式在教育界仍然占据主导,部分教师存在理念学习或实际行动滞后等问题。其一,部分学校习惯对学生采用灌输式教育,仍有教师对德育渗透相关内容不了解或了解度不高,对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没有引起重视。其二,各校师资力量有限,工作压力较大,教师缺乏应有的空间和时间静心研究新理念、革新课堂教学模式,为新形势下的“以人为本”的语文课堂教学及德育渗透另辟蹊径。其三,缺乏对学生个体特质的研究和重视,相比之下,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少有生成,“一言堂”式的课堂教学较好掌控,能够较为“顺畅”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以人为本进行德育渗透的策略

1.以生为本,打造主动有效课堂

在21世纪,“终身学习成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生存概念”。教学生“学会学习”应当成为每个现代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效果的好坏,关键是由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所决定的。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通过组织自主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和发展学生学习特点,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语文课堂的自主预习、自主探究、自主讨论、自主表达、自主学生评价中去,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机会。在自由平等的语文课堂中,以人为本,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起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学科知识与渗透其中的德育元素的接受度最大化。

2.因材施教,设置适切的学科和德育目标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个性化的因材施教的本质都是根据学生的不同个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考虑到学生的个人特点和个人差异。使得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适合于学生个体的知识和能力接受水平,因此,教师在执行教学原理的同时,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而且要了解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寻找其最近的发展区域,并着力在此区域内展开教育教学。语文教师在以人为本地开展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时,也应该不断探寻和开发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来助力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早日达到潜在发展水平。

3.以生为友,构建心中有爱的和谐师生关系

一位优秀的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应该不仅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教授者,更应是其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更需注重构建和谐美好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需要以平等为基础,要求广大语文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朝着充满尊重、充满信任、充满师生之爱的方向培养。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多由教师通过讲解或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将情感、思想和德育元素传递给学生,使师生关系和谐美好,学生对这些内容做到合理接受和反馈,从而实现良好的课堂德育渗透效果。

参考文献:

[1]朱书涵.培养民族精神,沉淀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J].科普童话,2015(33).

[2]谢诗凤.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好家长,2017(25).

[3]倪菊英.细雨润物爱无痕: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6(19).

作者简介:梁彩英(1979—),女,广东顺德人,小学一级教师,科组长,硕士研究生,从事语文、综合实践、品德学科教学二十年。

编辑 李烨艳

猜你喜欢
学科教学德育渗透以人为本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