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玲
摘 要: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德育提供了纲领性指导。立足于此,从德育之“大”“先”“阶”“形”四方面探讨了《指南》对德育工作开展的启发,旨在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小学德育;启发
2017年8月,教育部正式印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它是中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纲领性文件。下面我将结合自身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探讨《指南》对于当下小学德育工作的启发。
一、正确认识德育之“大”
何为“德育”?有些人认为,德育就是“育德”,专指“道德教育”;而另外一些人则指出,德育不仅包括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还包括法制、心理、环境教育以及性教育。事实上,这两种看法都有失偏颇,前者偏重道德教育,割裂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时代精神的血脉联系,而后者则以“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的观念淡化了德育的独特性。對德育内容的认识不清晰、不明确,阻碍了德育工作的方向和成效。
《指南》以“德育内容”的形式明确圈定了范围,即包括:理想信念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在今天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健康中国等大环境下,明确加强中小学生的绿色环保理念、心理健康教育,这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体现。作为老师,应紧跟时代步伐,自主充实知识理念,在工作中明确的体现教育方向,有的放矢。
二、始终坚持德育之“先”
中国一直都非常重视“德”文化的传承,强调以“德”为先。孔子教育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现代教育同样注重“立德树人”,将“德”置于“德、智、体、美、劳”之首。但是,现实教育中却不乏“唯分数”“唯名次”的做法,不少学校在期末考试之际取消德育课,或者常态化出现主课占用德育课的现象。这背后反映了一个问题:“德育为先”更多地存在于有意识的言语、文件、标语中,但在我们具体的教育行为、教育实践甚至思想意识里,却是虚无缥缈的,教师做不到言传身教,学生亦无法做到亲自体验,德育成效自然谈不上。
《指南》再次明确指出,要“德育为先”。它不是单纯的口号,而是一种教育力量,需要用切实的行动将它渗透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和体验中触碰心灵、深受启发。唯有如此,德育工作才能拿出真措施、取得真实效,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得到推广。
三、正确定位德育之“阶”
科尔伯格曾提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即从“服从和惩罚”阶段到“功利主义”阶段,再到“好孩子”阶段,“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阶段,“社会契约”阶段,最后到“良心或者普遍原则”阶段。人的道德水平是线性发展的,它随着年龄、社会经验、受教育程度等多元因素从低向高攀升,但不同的人会停留在不同的道德阶段。因此,教育要根据人的不同年龄特征,因材施教,使不同水平的人达到该有的道德阶段。
《指南》以“学段目标”的概念,分别对小学低、高年级的德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小学是启蒙阶段,是自身品格体系逐渐建立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德育能影响一个人成长的轨迹和方向。因此,小学教师必须明确小学德育的核心和重点,正确掌握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程度,有针对性地提出德育的方式方法,注意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善用典型教育,发挥优秀示范效应,使成效达到最大化。
四、创新优化德育之“形”
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即教育”,我们应将教育生活化,注重形式的丰富灵活,做到“润物细无声”。但现状却是形式单一、乏味,无法真正让德育走进学生的内心,更毋论能够充分发挥德育塑造品格、助人成长的强大作用。对于德育很多小学依然采取说教的形式,比如:做好人好事提出表扬、召开德育大会传达德育精神、班主任找学生谈话等。学校单一主导德育,家庭德育的功能几乎缺失,比如: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学校就是为了得到教师更专业的教育,父母教不好也没有时间教育好孩子。
事实上,德育是一种道德力量,并不是硬性说教、耳提面命就可以实现的,它需要更加丰富灵活的方式去教育,让孩子们在文化、活动、生活中耳染目濡、潜移默化。《指南》针对“德育之形”提出了六种实施途径和要求: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这六种实施途径不仅强调了德育要注重课堂育人的创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而且强调它们的引导熏陶、激发热情、营造氛围的作用,还从管理育人、协同育人两方面强调了德育的规范性和多主体性,这些无疑都为我们提供了参照和指引。作为德育工作者,应该保持一种学习的心态,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创新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增强德育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欧世洪.创新教育方式:试论小学德育教育的具体实施[J].艺术科技,2016,29(6):359.
[2]方吉庭.关于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探索[J].学周刊,2016(33):126-127.
编辑 李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