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摘 要:启发潜能教育理念立足于通过课程设计与教育方式对学生潜能做自发性的启发,长春吉大附中力旺实验小学以此为教育视阈,构建了极具启发性的“三级课程”与“五个模块”的语文课程体系,完成了语文课程的突破性转变,为学生的思维启发和语文素养夯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启发潜能;小学语文;课程构建;语文素养
“启发潜能教育”立足于对学生自身潜能启发的关照,长春吉大附中力旺实验小学始终追寻着教育的前沿理念,以启发潜能教育理念为视阈,在语文学科层面上,构建了独特的“三级课程”与“五个模块”相辅相成的启发性课程体系。
一、驱动:“启发潜能”与教育革新理念的根植
“启发潜能教育”(Invitational Education)由美国教育家威廉·帕凯和希格尔共同提出,以乐观、信任、尊重、关怀和刻意安排为核心,以培育全面性人才为目标,通过教育启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愉悦、积极、鼓励、肯定、乐观的气氛中实现自我突破。由此可见,“启发潜能教育”以“人”为立足点,更为关照每一个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在社会中的成长与意义,更为关注学生本体潜能的启发,以塑造全面性的人格为目标而不断努力,而并非如传统教育模式因过于重视成绩而剥夺了学生其他方面潜能激发的可能性。
启发潜能教育的目标旨向性恰好与长春吉大附中力旺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相契合,都旨向于对学生全面素养的提升与学习兴趣的培养,都立足于对学生完整、完善人格的培育和启发,都致力于对教育理念革新。故而,长春吉大附中力旺实验小学根植于启发潜能的教育理论,在各个学科内实现了课程的改革与重设,以语文学科为例,构建了多元化、纵深化、启发化的多维课程体系。
二、构建:“三级课程”与“五个模块”的启发性语文课程体系
长春吉大附中力旺实验小学语文学科在启发潜能教育理念的视阈下,将语文课程进行整合,将学校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重新取得有机联系,成为整体,构建了“三级课程”与“五个模块”相辅相成的启发性语文课程体系,其目的在于选择并开发语文学科、其他学科或是地方资源中有利于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资源,组成生本课程的内容,最大程度上达到因材施教的课程理念。
“三级课程”包含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和定制类课程。基础类课程即指通过重组统编教材,将课时最优化,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和表达三类;拓展类课程以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为目的,分设学科类、活动类、实践类三种课程;定制类课程立足于对学生个性的关照,以选修课程、免试生课程、小研究生课程等活动来加强学生的个体化语文体验。
“五个模块”下设为由低年级高效识字教学、中年级主题阅读教学及高年级创意写作教学组成的“学科模块”;以中华传统节日、国际通用节日为教学目标的“节日模块”;以语文节、社团活动、阅读周等为主题的“活动模块”;通过学生走进社区实验基地、图书馆、农心试验田等地而展开社会实践的“实践模块”;围绕走近名人、感受季节、认识世界等主题,经过推断、论证、再推断、再论证的研究方法开展的“专题模块”。
长春吉大附中力旺实验小学语文启发性的课程体系的践行,得益于“四位一体”的语文结构性变革,旨向教学时间、教学方式、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四个方面的转变。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为学生的潜能启发提供了更多的契机,极力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探索性和创造性。
三、成效:全面育人与素养提升的启发与夯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的学习应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目标。启发潜能教育视阈下的小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借助多样化、多元化和纵深化的“三级课程”与“五个模块”课程体系,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途径与渠道。
在启发潜能的教育理念下,长春吉大附中實验小学语文组打破了常规的单位学习时间,重点研究协同教学、走班教学等新型学习方式。同时,通过绘本课、图书馆课、免试生课程、主题阅读等,使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还组建了立体资源库以开发系列校本课程,如国学吟诵、创意写作、儿童诗创编等社团,爸妈进课堂、亲子共读等阅读活动。此外,更进一步探索出了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多元的评价体系,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启发潜能教育理念视阈下的小学语文课程构建,能够鼓励教育者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注重与学生交流,具有良好的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这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更培养了全面性的个性化人才,为落实真正的启发式教育深根固底。
参考文献:
[1]William Watson Purkey,David Aspy.Overcoming Tough Challenges:An Invitational Thoery of Practice for Humanistic Psy-chology[J].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2003.
[2]岳武妹,窦桂梅.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的新启示[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
[3]黄甫全.国外课程整合的发展走势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1997.
[4]徐金国.为语文课程正名:对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性质的解读[J].江苏教育研究,2012.
[5]孟娟,彭运石.人本主义心理学实践:启发潜能教育理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
注:本文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一般课题“开展启发潜能教育与促进学生发展案例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为GH16668)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