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镜联合LEEP应用于宫颈癌前病变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2018-09-17 07:26孙建华张静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18期
关键词:宫颈癌前病变

孙建华 张静

【摘要】目的 研究阴道镜联合LEEP应用于宫颈癌前期病变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癌前期病变患者86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各43例患者,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试验组实施阴道镜联合LEEP切除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效率明显低于试验组,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宫颈癌前病变采用阴道镜联合LEEP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可行性高,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宫颈癌前病变;LEEP;陰道镜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18..01

宫颈癌前病变是指癌症发生前该部位发生的病变,而由此引发癌症的病变。宫颈癌前病变即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CIN2-3级)。疾病类型不同,转化区的种类不同,病变累及的范围不同,患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也各有不同。目前主要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和阴道镜指引下LEEP手术治疗两种方法对宫颈病变进行治疗,尽管这两种治疗方法均可以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但阴道镜指引下行LEEP手术,更具精准性,可以明确病变范围,避免病灶残留或过度治疗[1]。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86例作为观察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86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各4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年龄31-56岁,平均(39.2±2.3)岁;孕次1~5次,平均(3.6±1.2)次;试验组患者年龄32~57岁,平均(40.3±2.4)岁;孕次1~6次,平均(3.7±1.3)次。2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处理,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予以比较。

1.2 方法

术前2组患者均接受凝血功能检测,待月经完全干净3~7 d后实施手术操作,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试验组实施阴道镜联合LEEP切除术,选择膀胱截石位,常规予以消毒,在阴道镜指引下通过醋酸试验和碘试验观察病灶的情况,明确病变范围。选择适宜电切深度的电极开展手术治疗,病情不同,设定的电极功率、手术范围、深度各有不同。CIN2患者,功率、深度分别为40~45 W、1.0~1.5 cm,病灶外缘中心半径3~5 mm的圆周位为切除范围;CIN3患者,深度调控在1.5~2.5 cm左右,按照常规方法切除病灶位置,并予以止血,以球状电极为工具,利用10%的甲醛对术后切除组织进行固定,并予以病理诊断。术后3~5 d予以抗生素治疗,对于出血者实施压迫止血,必要实施电凝止血,术后2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和坐浴,定期复查,术后4~6个月利用阴道镜、细胞学、HPV检测做术后评估,以明确是否有病灶残留。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彻底消失,宫颈恢复正常状态;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病灶明显缩小;无效:临床症状、病变面积无变化或病情持续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有效率×100%[2]。

1.4 统计学评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评析全部数据,以百分率(%)描述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进行x2检验,如若P<0.05,则证明组间具有明显差异。

2 结 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试验组,2组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所示。

3 讨 论

宫颈癌前病变即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CIN2-3级),调查资料显示,有性生活的女性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且不同疾病类型,患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也各有差异,会严重影响患者生理、心理健康,不及时治疗会向加重疾病发展,甚至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威胁。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而言,准确诊断和科学治疗至关重要。虽然常规药物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但整体临床疗效欠佳。手术治疗效果良好,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正因为如此,合理选择治疗方法难度较大[3]。

阴道镜是临床常用诊断工具之一,可将局部位置扩大,最高可扩大至40倍,且在阴道镜辅助之下,可仔细观察到宫颈微小病变,以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和漏诊率。获得明确诊断结果并确定疾病具体位置后,通过LEEP产生的高热将病灶组织切除,并予以止血处理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发挥治疗功能,同时显著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本次研究之中,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宫颈病变采用阴道镜联合LEEP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可行性高,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边庆华,周月娟.阴道镜联合利普刀治疗宫颈病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观察[J].当代医学,2017,23(36):159-160.

[2] 魏艳红.阴道镜联合利普刀治疗宫颈病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3):58+60.

[3] 倪相芹.阴道镜联合利普刀治疗宫颈病变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0):117-118.

本文编辑:吴 卫

猜你喜欢
宫颈癌前病变
阴道镜联合LEEP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探讨
生殖道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分析
人类乳头状病毒(HPV)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的预测价值分析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联合锥切在宫颈病变诊疗中的临床价值
LEEP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及妊娠结局初步研究
宫颈特殊染色法用于宫颈癌前病变检测的临床价值
HR—HPV DNA PCR和TCT联合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效果分析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效果观察
LCT联合HPV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