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2018-09-17 05:36张丽红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1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分层教学实践

张丽红

摘 要 在我国现阶段教育事业大力推行新课改教学的大环境下,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要以学生为主导、以培养学习能力为目的、以培养兴趣为动力,让学生体验开放式课堂。但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就初中数学的教学工作中却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学生学习水平存在比较大的差异、素质教学仅能被当做一个目标却难以落实。如此情境之下分层教学模式的诞生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这一问题。所谓分层教学,即是授课教师通过每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习能力来进行制定适合其个人学习进度的一整套教学方案,如此一来,一方面可以对于学生潜能最大化的激发,另一方面可以刺激学生的兴趣使其对于数学的学习呈一个不断前几的学习趋势。本篇文章对于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与实践,进行了相关的应用探究。

关键词 分层教学 数学课堂 应用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一直以来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都沿用传统的上课班级授课模式,即由授课教师进行备课、授课、辅导课业、考试测评等固定环节构成。这种传统授课模式的局限性很难顾及到每位学生在智力、学习能力上的不同水平,导致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以及掌握能力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同一知识点的学习,达到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对此,笔者尝试应用“分层递进”教学模式到初中数学教学中,以期学生可以在新教学模式下对于数学的学习有明显提高。

1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重要性

“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在2011年版本的新课程标准中曾经提到过。但是,在针对我校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进行调研分析时发现,一系列的主客观因素都导致初中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很难保证在同一水平。在传统的统一班级授课教学模式下,对于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严重打击其学习的积极性,对其学习态度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故,采取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针对学生自身的不同情况来组建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学习来进行知识的交流探讨,减小学生间存在的能力差异,继而可以将整体学习能力提高。并且,这一举措做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将个体与整体教育紧密结合最大化的优化了教育资源,激发了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

2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1)学生分层。在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时,授课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进度要时刻掌握并且针对每位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进行分层:第一层为学习能力强,成绩优异且学习基础比较好的同学;第二层为学习能力一般,学习成绩良好的同学;第三层为学习成绩差,存在厌学心理,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同学。虽然分层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来说是好事,但难免一些学生会有抵触情绪,所以授课教师需要提前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并且接受分层教学。完成学生分层后,授课教师可以进行针对性教学,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而进行授课内容的调整,鼓励学生向更高层次努力发展,刺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上进心。

(2)训练分层。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存在导致教学内容的不同,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授课教师可以进行分层次的数学训练,其中包括基本层次、综合层次以及延伸层次这三种训练。关于训练内容可以分为两类,必做类题目以及选做类题目,对于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来进行这两类题目的训练,第一层优秀的学生需要完成必做以及选做两类题目,第二层良好的学生需要完成必做类题目,选做类可自行决定做与否,第三层较差的学生只要求完成必做类题目。在完成所要求的题目后,为了可以提高第三层较差学生的学习进度,第一层的学生可以对其进行帮助学习。授课教师要保持与学生的交流沟通,鼓励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良好学习态度的构建,大大提高学习成绩。

(3)作业分层。为了保证学生能够牢固掌握课堂中教师所讲知识点并且保证学习的效率,课后作业的布置对此进行了保障。所以,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授课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首先要保证在整体上的一致性,其次还需要顾忌到学生不同的学习效率差异,例如,针对第一层优秀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难度较高的题目作为作业布置,对其而言是挑战,也可以开拓他们的思路;针对第二层良好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难度适中的题目作为作业布置,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而言,这样的题目可以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另外也对学生在学习中享受成就感起到了作用;针对第三层较差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基础性题目,一方面对于其自尊心出于保护的目的,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其对于学习的积极性。

(4)测试分层。测试的目的是授课教师希望测试来清晰准确的了解到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度,对于不同层次学习能力的学生很难用同一个标准来进行判断,所以可以進行分层测评,来确保对于每位同学的公平公正性。对于测试试卷的编制工作,教师也需要将试卷进行分层编制,其中基础题目占三分之二的内容,剩下小部分内容可以提高难度。如此以来不但可以提高第三层次学生对于学习的自信心,还可以让第二层次的学生有空间提升,更有利于第一层次的学生进行自我突破。通过测试分层,可以充分激发每个层次学生积极性,为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5)评价分层。相对于成年人来说,初中学生还处于一个比较敏感脆弱的阶段,一旦在学习能力方面有所欠缺而被授课教师批评,就会严重打击其自信心。所以,授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需要考虑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次评价,才不至于打击到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关于评价的分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对第一层次的学生要使用竞争性评价,通过对其进行高标准衡量,来推动其突破自我;其二,对于第二层次的学生,可以使用激励性评价,通过指出现阶段数学学习中存在的缺陷,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其三,对第三层次的学生来说,使用鼓励性评价,通过对于学生身上的优点的发掘,并给予充分的肯定,进而调动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1)各层次是动态的变化。初次的层次划分,授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状况进行划分,使得水平相近的学生在同一层次。但是经过不断地学习之后,层次会出现一些变动,部分学生的成绩得到提升进而可以调整上升一个层次,而对于学习态度不好且退步的可以降至下一个层次,以此达到激励学生积极上进的目的。

(2)不公开划分学生的层次分组。初中生处于叛逆敏感期,自尊心比较强,所以,授课教师在进行学生的层次划分时,只能是在教师心中进行划分,要避免公开学生层次,学生的层次差别一旦被公之于众会严重的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从而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这样就失去分层次教学意义。

(3)感受成功原则。通过将“分层递进”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应用,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于优等生的培养、学困生的转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也增强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可以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的“齐步走”“一刀切”教学弊端,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的实际学习水平来制定适合其学习数学的教学方案,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以大大提高,使学生更愿意去了解数学、学习数学,并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美荣.浅谈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0(29).

[2] 张亭亭.针对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探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34).

[3] 许志军.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4.

[4] 何惠岐.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6.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分层教学实践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