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下大学生实践教学的开展

2018-09-17 09:56崔璐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0期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实践教学机械

崔璐

摘 要 随着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预备成员国,中国工程认证协会制订了与国际标准紧密对接的认证标准,并陆续在机械、计算机、电气信息等多个专业类开展工程教育认证工作,这标志着我国工科高等教育向工程方向迈进。本文以《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通用部分)》为基础,以围绕标准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对大学生实践环节教学过程提出几点见解。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实践教学 机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自1999年全国高等学校扩招,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都面临着教学资源尤其是实践教学类资源缺乏的问题。学生没有足够的场地、设备等条件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形同虚设。这样就出现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理论学习迷茫、工程过程难以理解,理论与实践脱节。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实现工程教育与工业界对接,是提升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还是以重课堂轻实践的“课堂讲授结合实践教学”的模式,这就给实现《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通用部分)》毕业要求规定的达成度带来了困难,同时也给大学生课外课堂实践环节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提高实践教学的权重应首当其冲。如何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大学生培养过程遵循“先认再知,认知结合”的理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提高实践教学的权重

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中,实践教学环节的权重与理论教学环节具有同等的比重,甚至更高。例如:在德国工科类高等教育中实行“大班上课、小班辅导、小组实践”的模式中,“小组实践”所占权重占前两者之和。每位同学都必须参与到实践中,并且对此环节进行考核并记学分。我们的教学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学分权重都比较低。相对于学分权重大的课堂考试环节,学生们对于实践过程重视程度就会大幅降低,并且在参与过程中总是抱着“混混”都能通过的思想。比如课程设计中,不去主动查阅资料、不主动寻找理论基础、学生们之间相互抄袭,甚至出现网上购买、找写手等等。另外,类似于大学生“双创”、“设计大赛”类的大学生课外实践项目,常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由于无需学分考核,虽然一开始学生积极性较高,一旦遇到些许困难,很容易出现放弃的念头,不能坚持到最后。除了曾加实践教学的学分权重外,还需增大实践教学的学分和增长实践教学学时,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中的过程考核,例如:课程实验的考核由预习情况考核、实践理论考核、实践操作考核、实验报告考核四部分组成,实践考核成绩是参加理论考核的“敲门砖”,并且与理论成绩各占总成绩的一半。经过实践环节过程考核,达成《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通用部分)》中所规定的诸多毕业要求,例如:“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或者“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等规定。与此同时也让学生们从心理上高度重视实践环节,不再是为了“混学分”。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又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进一步的检验,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提高实践教学的权重,不仅能给理论学习提供基础背景,也能够让学生以实践为基础,对所学理论进行提炼、总结、不断的加以完善。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师资队伍建设

建成一支高水平“双师双能型”实践教学团队。实践教学老师在具备讲授理论课的同时,至少要有5年以上工程技术背景,能进行实际操作。能够在学生实践时提供最贴近实际工作情况的专业指导,使实践教学环节的效果大幅度提高。同时,在网页上开设教师简介,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了解,提供学生在实践上有问题时,更方便的找到所需实践指导的老师。加强师资的培训工作,定期组织参加培训班学习、进修,有计划地组织骨干教师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想要培养出符合《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通用部分)》具有工程能力的学生,首先要从教师的工程能力入手。师资培训提倡“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模式。“请进来”即邀请本学科实力强的重点院校的教授和相关企业的专家为本专业的兼职教师,来我校做学术报告和指导实践教学。“走出去”即本专业教师入职后必须到相关研究所、企业、工程现场中接受现场培训,培养具有工程背景的“高工级教授”。建设通过集体备课、培训、教学法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实践与理论环节中的结合、融合。师资队伍建设应体现精选、重用、严育的原则,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教师队伍。加强团队建设。建立专门的学科团队、课程团队、科研团队、人才团队。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以凝练学科方向为突破口,引进高质量人才。

3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当前的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始终没有脱离进入大学之前的被动接受模式。随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开展,这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认证规定中的能力培养要求。因此,需要建立新的激励措施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也为师资建设指明方向。学生从高考进入大学专业学习,首先需要从思想意识上进行转变。从初等教育老师管、家长抓的配合被动式学习模式,转变进入自主学习模式,提倡从规律上从“先认再知”上入手。所谓的“认”是通过实践教学环(下转第131页)(上接第129页)节提供给学生主观认识的过程。大学生开始专业学习之前,先进行专业工程认知学习。例如:德国的很多高校要求机械工程大类的学生,在入学前必须拥有至少六周的金工实习经历,身临其境的“认识”机械加工的几种加工方法。有的高校虽然没有这个入学前规定,但实践操作技术课设置在大一第一学期,并且所占学分与专业核心技术课程的相同甚至略高。经过这个“认识”过程后,学生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之前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知识,学生不会出现不知老师所云、上课“云里雾里”的处境,以“满足好奇”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经过实践环节的操作学习也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过程中需要充分营造活跃而浓厚的实践氛围和环境,而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喜欢表现自我、“我的学习我做主”的心理,尤其是在实践环节过程中。此时需要指导老师借用的这个心理,在满足大方向的实践教学目的下,给予学生们自由思考发挥的空间。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考虑,在实践方案执行过程中尽量满足他们的想法。同时在执行过程中正确引导和辅助克服所遇到的困难,从而调动学生们对于实践教学环节学习的积极性。

工程专业认证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指向标。而这个指向标处处都引导着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工程是以实践教学环节为基础,为此在高校进行工程专业认证与执行过程中,应增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使学生们在经过四年大学培养后具有一定工程知识背景,能够分析研究工程问题、具有团队交流合作以及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參考文献

[1] 周红坊,朱正伟,李茂国.工程教育认证的发展与创新及其对我国工程教育的启示——2016年工程教育认证国际研讨会综述[J].中国大学教学,2017(01): 88-95.

[2] 沈国琴.德国高等教育的新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5(08):92-99.

[3] 叶涌,陆静.基于德国经验的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和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7(04):111-114.

[4] 张仁永.浅谈工程教育认证与大学教育改革[J].财讯,2017(31):167.

[5] 胡文龙.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下的高校教师教学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01):73-38.

[6] 王婷.如何调动大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J].科技信息,2011(20): 184-184.

猜你喜欢
工程教育认证实践教学机械
调试机械臂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机械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学生能力达成度评价体系设计
按摩机械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