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2018-09-17 06:44刘赪秀
科教导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原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刘赪秀

摘 要 原生家庭在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家庭氛围、家庭结构、家庭成员的相处方式、父母对子女的关爱程度、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等都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原生家庭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结合心理问题学生案例,探究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对策。

关键词 原生家庭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6.073

Research on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ve Family

LIU Chengxiu

(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 Guangzhou, Guangdong 511483)

Abstract Native families play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Family atmosphere, family structure, family members' ways of getting along, parents' care for their children, and parental education for their children will have a direct impact to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by analyzing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native family;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心理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大学生在学校出现心理问题和症状,很多都能追溯到他们在原生家庭成长中的遭遇,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深根在他们的原生家庭。因此,应多从原生家庭的视角,探究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对策。

1 原生家庭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原生家庭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是指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与结婚以后组成的新生家庭相对。”原生家庭是个体情感体验和表达的最初场所,一个人的性格、三观和交际能力等都与其原生家庭有着不可避免的关系。具体来说,父母感情是否和谐,父母与孩子相处如何,父母是否与孩子沟通,这些家庭因素都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每一个问题学生背后,往往都有一个问题家庭。

(1)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是无形的,体现在家庭生活的每个细节中。如果在原生家庭和谐、包容、民主的氛围中,那么,学生就容易获得安全感、信任感与归属感,他们就会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塑造乐观豁达的性格;如果原生家庭专制、暴力、沟通不畅,充斥着火药味,那么学生则很容易出现不安、孤僻、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也将形成消极、悲观、极端等性格。

(2)父母的关爱。原生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生理、心理需求的首要提供者。父母的关爱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父母关爱孩子,让孩子在充满爱的家庭环境成长,那么孩子就会懂得爱与被爱。若父母对孩子不冷不热,甚至经常拳头相向,那么学生就很有可能产生冷漠、自卑、暴力、恐惧等不良心理。

(3)父母的人格特征。个体在婴幼儿时期,最初的学习是模仿大人的言行,父母是孩子最亲密、接触最多的人,父母通过言行举止表现出来的人格特性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父母的声音、眼神、情绪,都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如果父母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影响性,在孩子面前不规范自己的言行,而暴露自己太多的人格缺陷与问题,那么孩子也极有可能深受其害,产生与家长相同或相似的人格缺陷。

(4)父母的婚姻状况。父母的婚姻状况、夫妻感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等有着极大的影响。如果父母婚姻幸福,恩爱有加,同时能够关怀孩子,那么孩子耳濡目染,则有能力建立亲密关系,会有正确的爱情婚姻观和恋人相处方式;如果父母婚姻不幸福,甚至离异,又不能及时补救婚姻状况对孩子的伤害,那么孩子则会出现叛逆、消极懈怠、恐惧爱情婚姻等不良行为。

(5)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学生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不管是放任型、溺爱型或是严酷型,都对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教养方式一旦出现这些误区,往往会引发孩子不安全感、依赖性、恐惧感,从而导致心理问题发生。

2 原生家庭消极影响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症状

以学生个案为例,分析原生家庭影响所导致的大学生心理问题。

2.1 父母教养方式的失当,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焦虑

案例一:A同学,安徽人。她来自是4、2、1的家庭结构(4个老人,2个家长,1个小孩),家人众星捧月般地溺爱她,往往凭感情办事,她在家备受宠爱,家人万事都是顺着她。舍友们见她来自外省,离家千里,都很照顾她。而从小就被家人细心呵护的她,舍友的照顾在她看来是理所當然的。她不会站在舍友的角度考虑,不懂得谦让,她性格敏感,常因一些小事隔三差五与舍友发生冲突,在其他宿舍同学面前示弱,夸大、扭曲宿舍关系。刚开始大家对其舍友望而生畏,对A同学则加以同情,常常成为她的“避风港”,但她先后跟两间宿舍同学闹僵。由于她把心思和精力耗在了与同学相处的琐事上,不能自拔,根本没有心思读书,逃课,模仿辅导员的签名给自己批假条,期末成绩在专业排名倒数第三。事事不顺,心情抑郁的她,爬上宿舍楼顶,试图跳楼自杀。

案例二:B同学,潮汕人。新生入学教育时,便出现异常情绪,提出退学的想法。交谈后,她说到自己中学时,只要自己心情不好,父母都会开车来学校看她、接她回家;只要自己遇事了,父母就帮她解决。现在只身来广州读书,觉得自己远离家乡,很没安全感。她也觉得舍友不待见她,舍友们的注意力没在自己身上。马上要军训了,军训服不会穿,很害怕教官很凶。所以她不想继续呆在学校了,她想退学回家。

2.2 不和谐的原生家庭,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案例三:C同学,佛山顺德人。其父亲无正当职业,对父母不孝顺,对妻子有家暴习惯,对孩子关心少,不支持孩子的学业;感情不幸的母亲也无心教育子女;亲戚们重男轻女,她严重缺乏关爱。她上大学后,虽然家近,但很少回家,甚至寒假春节期间都不愿回家,选择留宿学校,在附近兼职。成长环境较差,该生性格敏感,不太喜欢和与人交往,包括舍友。由于缺乏亲情,爱情在她心中尤为重要,但爱情观和感情处理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当与男友发生矛盾时,她往往表现出极端的情绪,胡思乱想,甚至冒出自杀轻生的念头。

3 原生家庭视角下,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对策

3.1 家校共建,携手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

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仅仅依靠学校的基础教育和单一式管理是不够的,辅导员应该有意识地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其原生家庭联系起来,激励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成才、成功道路的积极作用。

(1)信息互通,协商解决方案。当遇到大学生心理问题时,辅导员必须加強家校合作,及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言行品德、心理状况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网络、电话、短信等方式及时告知学生家长。同时,向家长了解学生更多的信息。与家长商定解决方案,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2)沟通引导,激励家庭教育。通过当面交流、通讯沟通等形式,加强对心理问题大学生父母的宣传教育,帮助他们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始终存在,家庭因素对孩子心理发展的重要性,从家庭氛围、关爱孩子、教养方式等方面,自觉承担起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义务和责任。

3.2 充实专业知识,增强业务能力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接触最多、最信任的老师,必须充实自身心理健康专业知识,提高问题处理能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1)由表及里,刨根究底。如果只看到大学生的行为问题表象,用常规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进行引导,没有挖掘学生在原生家庭的种种问题根源,教育效果往往不佳。例如,针对案例三中女生的情感问题,用常规的恋爱观教育疏导,不能真正解决她的问题,应该从她的原生家庭中父母感情不和谐,疏于对子女的关爱等入手,对其进行心理辅导,效果更佳。

案例一、案例二表面上看是宿舍矛盾,实际上是因原生家庭父母过分溺爱,导致自私自利、依赖性强。针对这样的学生,辅导员要从适当地关心她们入手,获得她们的信任,再客观分析原生家庭教养方式带来的利与弊,从而引导她们树立自立自理意识。

(2)创建档案,有据可查。给心理问题学生建立档案,全面掌握学生信息,有理有据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收集汇总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原生家庭情况、学生病史、学生经历的重大事件等。第二,大学生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等资料,包括性格品质情况、心理问题症状等。第三,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状况、理想追求情况等。全面掌握学生的相关资料,可以较为深入地分析与研究大学生心理的成因与解决方案。

3.3 引导大学生积极调适,自觉维护心理健康

辅导员应当帮助大学生努力提高自我治愈的能力,培养自己精神世界和处理问题能力的独立性,帮助大学生探究自身存在的问题与原生家庭的关系,重新审视与父母的关系,智慧地与家庭留下的伤痛和解。

(1)引导大学生提高自我价值感,悦纳自我。提升价值感,让学生用积极的自我暗示不断给自己注入正能量,不断提升自信心,暗示自己已拥有足够的能量走出困境。对于学生自我价值感低下的问题,辅导员可以以共情、运用合理情绪疗法转变她对事情的看法,并帮助他们提高自我价值感。

(2)引导大学生正视原生家庭的不完美,超越困境。引导大学生勇于面对原生家庭的影响,从多角度去看待自己的家庭和父母,理解父母,也自我释然。用自己的智慧,不管是自助还是寻求他助,整合对父母的爱恨,重新审视过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用自己的自由意志,自己的聪明才智突破障碍,让自己释然与通透,才是在离开原生家庭后独立发展、不断完善自我的制胜法宝,也才能通往治愈的未来。

(3)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交往,融入外界。很多心理问题大学生,由于家庭氛围、父母的负面影响等,他们认为自己在家中是多余的、无足轻重的,自我认知低,家庭中交往受挫,外界交往意识往往也会发生自我压抑。他们不愿与他人交往,对他人敬而远之。即使勉强与他人交往,也会因为交际能力差而矛盾重重。因此,强化心理问题大学生的交往意识,让他们敞开心胸,接触他人,接受他人,使他们的社会性关系得到良好发展,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詹丽玉,练勤,王芳.大学生原生家庭环境及其心理健康相关研究[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7.4.

[2] 李海春.原生家庭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层联系——以个体心理咨询个案为例[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6.

[3] 袁晓娇,方晓义,邓林园等.原生家庭支持与干涉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2):242-245.

猜你喜欢
原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试论原生家庭对人的性格形成及婚姻观的影响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从投射性认同角度谈原生家庭对个体亲密关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