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投射性认同是客体关系学派中的一个核心主题,也是当代精神分析流传最广泛的理论概念之一。文章回顾了客体关系理论中的投射性认同的概念,采用案例分析的形式从投射性认同的角度来探讨原生家庭对个体亲密关系的影响,为人们觉察并改善亲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 客体关系理论;投射性认同;原生家庭;亲密关系
分类号 C913.11引言
人的一生中会有两个家庭,一个是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另一个是自己长大后进入婚姻生活所建立的家庭。通常意义上,长大后所组建的家庭被称为新生家庭,而自己从小成长的那个家庭就被称为原生家庭(卢婧,曹莉莉,2011)。亲密关系是伴侣之间建立的有较多情感卷入的关系。伯温(Bowen)的家庭系统理论认为个人在原生家庭中的父母关系模式和亲子关系模式将会持续影响其未来的重要人际关系,尤其在亲密关系中,人们倾向于复制早期原生家庭中所建立的关系模式(卢婧,曹莉莉,2011)。由此可以看出,原生家庭对个体亲密关系的影响非常大。
投射性认同是“一个人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行动或做出反应的人际行为模式”(谢尔登·卡什丹,2006)。它源于一个人的内部关系模式(即当事人早年与重要抚养人之间的互动模式,这种模式内化成为自体的一部分),并将之置于现实的人际关系中。一个人的现实人际关系,是他的内在的客体关系向外投射的结果,在亲密关系里更是如此。所以,本文将采用案例分析的形式从投射性认同的角度来探讨原生家庭对个体亲密关系的影响。
2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是一个关于人类人格的理论,是从对治疗师与患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中得出来的。这一理论认为,婴儿对其与母亲之间关系的体验是人格形成的原始决定因素,而婴儿对母亲的依恋需要也是婴儿期自体发展的激发因素(吉尔·萨夫,大卫·萨夫,2009)。客体关系指“自我—对象客体之间的关系”,形成于前语言时期,这一关系的模型形成于养育者和婴儿之间的相互关系,一个不良的关系容易被婴儿内射为人生固定的经验,而一旦定型后就直接影响此后的整个人格。因为0~3岁发展起来的客体关系将形成一个人格相对稳定的基本结构,在以后的成长中,这一关系结构将投射在所有人际关系中,一个早期失败的亲子关系几乎可以注定一个儿童将来会遭遇严重的生活后果(郗浩丽,2008)。
客体关系理论中的一个中心主题是成长过程中由焦虑引起的不良关系,这种有缺陷的关系模式通常可以通过投射性认同这一概念加以解释(Clair,2002)。投射性认同是客体关系理论的创立者克莱因(Clair)晚年引入精神分析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后来的客体关系学派中成为一个核心主题。但在克莱因之前,弗洛伊德早在1895年就详细阐述了投射问题。然而,由于认识论的局限,弗洛伊德没有准确地提出这个概念,而是分别使用了投射和认同两个术语,但是其内涵已经包括了投射性认同的主要内容。
3投射性认同
克莱因以独特的方式扩展了弗洛伊德的投射概念,于1946年明确提出了投射性认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这一术语,并对其过程进行了描述,之后由Hanna Segal进行了澄清,由Joseph Sandler和Jill Scharff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投射性认同在生命的最初几个星期就已经存在了,这时婴儿正在与担心生存而引起的巨大焦虑作斗争。他们担心自己的焦虑感受过强会让他们完全依赖的照顾者感到不安。在投射性认同中,婴儿幻想将自体中危险的部分放到母亲身上来控制攻击,通过这种方式将焦虑输出体外。之后母亲便被认同为这一投射出来的或被置换了的自体部分。这是投射性认同过程的第一阶段。之后婴儿害怕那种使人不安的自体的感受现在会以一个无法摆脱的母亲形象再次回来,此时的母亲形象充满了令人恐惧的感觉,母亲被视为报复对象。这是投射性认同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婴儿通过内射性认同将母亲的这一形象吸收进来,这是投射性认同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此时,婴儿变得更像恐怖的母亲,甚至有更多可怕的感受要去摆脱。
然而,一个足够好的母亲能够对这些可怕的感受加以变形,对之进行处理,使得返回给婴儿的形象不会过于毁灭或危险。婴儿也会把自体当中有价值的方面投射给母亲,来保持好的感受。母亲也充满了婴儿投射给她的好的感受,并将自己对孩子的爱和满足感返回给孩子。将自己喜欢的优良品质投射出去,再纳入回来,并化解不好的部分,这是婴儿建立关系和形成持续人格的方法(吉尔·萨夫,大卫·萨夫,2009)。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5年第7期 (总第23期)王文娟从投射性认同角度谈原生家庭对个体亲密关系的影响简而言之,投射性认同的过程是:(1)将自体中的一部分投射出去或除掉;(2)在客体中找到这一部分,即将其他人体验为自体当中这一部分的具体化,不论这个人是否是这样;(3)吸收,并且变得像被投射的客体,即内射性认同阶段。投射性认同和内射性认同在自体内部是交互的过程,在自体和外在客体之间也是如此,所以本文所指的投射性认同过程包括内射性认同阶段。
4案例分析
阿飞和阿静结婚四年,阿飞经常因为很小的事情指责、挑剔阿静,数落阿静无能,甚至对阿静大发脾气。阿静非常小心翼翼地做事,尽量不让自己出错,但阿飞总是能找到阿静做得不好的地方,挑剔、指责阿静。阿静于是觉得可能自己做得不好,不断要求自己做得更好,阿静变得越来越优秀,各种事情都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并在这个过程中习得了阿飞的方式,开始挑剔、指责阿飞做得不好的地方,于是阿飞开始觉得受不了,用各种方式对抗阿静,说阿静强势、要求高、两人不合适,自己想找个温顺的伴侣,甚至提出了离婚,阿静没有争辩,离开了他。
阿飞有个强势的妈妈,从小他的妈妈就用各种方式数落他、批评他、羞辱他,在他的记忆中街边的陌生人都比妈妈让他觉得温和亲切。他恨妈妈,十二岁的时候就离开家,宁愿一个人生活也不回家。现在,他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完美主义者,做每件事情都会思虑很多,尽量不出一丝一毫的差错。在大学期间他遇到了让他心仪的女子——阿静。阿静出生在一个普通但幸福的家庭,性格温顺,自由随性,品学兼优。在大学情窦初开的年龄里,她遇到了阿飞,一个严于律己、勤劳务实的男孩,在他的苦苦追求下,她同意做他的女朋友。毕业后,他们沉浸在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里,很快结婚了。结婚后不久,问题就出现了,一直持续了四年。
在这个案例中,阿飞有个强势的妈妈,他的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对他的批评、羞辱,让他埋下了“惧怕自己无能”的心理情结。阿飞无法承认和接受自己的无能感,便将他的无能感投射到阿静身上,即使阿静很能干、很优秀,他还是会挑剔、指责她,数落她没本事,甚至大发雷霆。因为阿静的无能让他想起自己人格中最不能面对的部分,而阿飞数落阿静的无能恰恰是因为自己“惧怕自己无能”,所以阿飞做任何事都会思虑再三,对自己要求苛刻,极尽完美,以免别人指责自己做得不好,让自己感受到自己的无能感。
阿飞恨妈妈采用指责挑剔、批评羞辱的方式激励他上进,他不接受妈妈的这一部分,而实际上他却内化并习得了这一部分,并采用妈妈曾经对待他的方式对待阿静,他自己并不敢承认和接受自己的指责挑剔、批评羞辱的方式,于是将这一部分投射到阿静身上,让阿静学会用这种方式对自己,并继续指责挑剔阿静,继而让自己不能接受的这部分合理化,而这部分恰恰是阿飞自己身上的问题。
阿飞恨妈妈强势,却通过将自己惧怕无能的感觉传递给阿静,挑剔指责阿静,逼迫阿静变得越来越优秀,然后把阿静当成自己妈妈的角色指责阿静强势,要求高,并采用各种方式对抗阿静,就像曾经对抗自己的妈妈一样。当阿静习得以指责挑剔的方式对他时,他又感受到了他的妈妈曾经对他的指责挑剔,感受到深深的无能感,于是采取曾经逃离妈妈的方式逃离阿静,提出离婚,并声称自己讨厌强势的人,想重新找一个温顺的伴侣,而自己却忘记了阿静原本就是一个温和安静的女子。当阿飞找到一个新的温顺的伴侣后,还会继续投射,重复儿时与妈妈的关系,在没有办法处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的时候,继续逃离并结束这段关系,开始下一个循环,直到阿飞能够认识并承认自己惧怕无能的情结和自己力求完美、指责挑剔的方式时,这些破坏性的模式才会改变,他与伴侣的关系才能得以改善。
投射性认同使自体那些“坏的”或者可怕的、不被承认的方面能以一种“安全”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这种方式,个体常常可以更为安全地批评或攻击这些方面,而个体批评和攻击的这些方面恰恰是个体自己的。当某人不断地抱怨或攻击某位重要他人时,探索这个人是如何体验以及承认或否认所抱怨的属性常常是非常有益的。因此,阿飞对阿静的挑剔指责,数落阿静无能,恰恰是阿飞自己“惧怕自己无能”的部分;阿飞对阿静指责挑剔他时的对抗,恰恰是阿飞不能接受的自己对待别人的指责挑剔的方式;阿飞对于阿静强势、要求高的抱怨,恰恰是阿飞自己强势、对别人要求高的表现。阿飞对自己母亲的强势、挑剔等方面指责抱怨了二十几年,但这部分也恰恰是阿飞自己身上具有的。阿飞一方面恨母亲身上的这些部分,一方面又习得了这一方式并将其内化成为自己的一部分。阿飞那么恨自己的妈妈身上的这部分,他不敢承认这一部分,他没有办法接受自己竟然跟母亲一样,他甚至连想都不敢想。
阿飞“惧怕自己无能”的心理情结源自于自己的原生家庭,与母亲对自己的指责挑剔、批评羞辱有关,阿飞无法承认和接受自己惧怕无能的感觉,便将他的惧怕无能感投射到阿静身上。阿飞挑剔指责别人的方式和强势的性格也源自于自己的原生家庭,在儿时与母亲的对抗和斗争中内化习得的母亲对待自己的方式及强势的性格,自己不敢承认和接受,于是就投射在阿静身上,并进一步内化到自己身上,采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从阿飞的妈妈对待阿飞的方式及阿飞妈妈的性格特点,我们也可以推测出阿飞妈妈的父母也是这样对待阿飞妈妈的,也许阿飞的妈妈曾经也很讨厌自己的父母如此对自己,但她仍然习得了这一方式并将其内化。阿飞恨自己的妈妈这样对自己,但他也习得并内化了妈妈的方式,他不敢承认和接受这一部分,于是在亲密关系中投射给阿静,在亲密关系里阿静就莫名其妙地接受了阿飞的这一部分,成为阿飞的被投射者。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原生家庭形成的“原生情结”,会在个体长大后在夫妻相处中不受意识控制地重复出现。夫妻很容易把自己人格中所不能接受的“坏客体”部分,投射到对方身上。结果,他们常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无法忍受的缺点。
5小结
一个人的现实人际关系,是他的内在的客体关系向外投射的结果,在亲密关系里更是如此。我们对一个人的态度、看法、情感和行为,部分是被这个人“教会”的,就像阿飞教会阿静采用挑剔指责的方式对自己,并变得强势,越来越像自己的妈妈,阿飞通过这种方式建立早年与母亲的联结,重复早年与母亲的关系,弥合童年的创伤。每个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都发展出了一整套保护自己的措施。这些措施可以是成熟的、强大的,也可以是不成熟的、脆弱的。男人和女人建立亲密关系,习惯了幸福的人,会在这个关系中制造爱,而习惯了不幸的人,会在这个关系中制造恨。所以,在亲密关系中我们更应该不断觉察自己,觉察自己过度强烈的情绪反应,分清好的投射和不好的投射,清理各自的原生家庭,分清此刻和过去的界限,不断寻找新的应对模式,在婚姻中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郗浩丽. (2008). 客体关系的转向: 温尼科特研究.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 Clair, M. S. (2002). 现代精神分析“圣经”(贾晓明, 苏晓波 译).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吉尔·萨夫, 大卫·萨夫. (2009). 客体关系入门(邬晓艳, 余萍 译 ).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卢婧, 曹莉莉. (2011). 混沌理论视角下原生家庭影响力探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 1(47), 71-74.谢尔登·卡什丹. (2006).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鲁小华 译).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How Original Family Affects Individual Intimate Relationshi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WANG Wenjuan(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21, China)Abstract: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is a core subject of object relations school, as well a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circulated theoretical concept of contemporary psychoanalytic.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concept of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of the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and adopts case analysis form to explore how original family affects individual intimate relationshi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and provides a way for reference for people to perceive and impro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timate relationship.Key words: the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original family; intimate relation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