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景景,朱卫星
(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医院骨一科,河南 三门峡 472000)
腰椎间盘突症出是因腰椎间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不同程度退行性改变,又因各种不同的外界因素压迫神经引起腰腿麻木、疼痛、酸胀等临床症状,其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涨趋势,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集中在20~40岁左右[1]。本研究用消髓化核汤配合长期伸展运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观察其腰痛效果改善情况,现报道如下。
共60例,均为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骨伤科脊柱病区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3~49岁,平均(33.79±11.12)岁;病程9个月~5年,平均(3.15±1.57)年;L3-4椎间突出3例,L4-5椎间突出13例,L5~S1椎间突出8例,同时存在2处及以上椎间突出6例。对照组男21例,女9例;年龄21~49岁,平均(35.23±11.72)岁;病程9个月~5年,平均(3.45±1.21)年;L3-4椎间突出5例,L4-5椎间突出10例,L5~S1椎间突出7例,同时存在2处及以上椎间突出8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影像学(X射线、CT、或MRI线)显示有腰椎间盘突出;②腰痛症状明显,脊柱侧弯,L4-5椎间有明显压痛点,脉弦数或细涩,舌质暗紫;③年龄20~50岁;④知情同意,均自愿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①哺乳期、妊娠期或准备妊娠妇女;②对治疗药物有药物过敏史,服药依从性差;③意识障碍或记忆障碍;④伴随脑血管或严重脏器疾病。
两组均给予常规伸展运动治疗。①直腿高抬腿日30~60次;②五点式腰背肌锻炼日100~200次;③背伸肌功能锻炼日50~100次,每天坚持锻炼。
治疗组加用消髓化核汤配合治疗。黄芪15g,赤芍15g,桃仁12g,当归10g,防己10g,生甘草10g,地龙10g,白芥子9g,红花9g;效不显加水蛭10g,虻虫10g以破瘀通络。冷水浸泡15min,用大火煮至沸腾,再用小火慢慢煎熬20~30min,每次服用200mL,早晚1次。两周为1个疗程。
两组均治疗6个疗程。
疼痛评价标准[2]:疼痛VAS评分(1~4级),1级0分,无任何疼痛感觉;2级1-3分,轻度疼痛,不影响工作,生活;3级4~6分,中度疼痛,影响工作,不影响生活;4级:7-10分,重度疼痛,影响工作及生活。
腰椎JOA评分量表[3]:治疗前后发放腰椎JOA评分量表评估内容(Japanese Orthopaedic Asociation Scores),评分内容包括主观症状(下腰痛、腰痛和麻木、步态)、临床体征(直腿高抬实验、感觉障碍、肌力下降)、日常活动(受限制情况)、膀胱功能,统计各项得分,评分范围0~29分,分值越高效果越好,按照JOA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29-分治疗前评分)]×100%。
ODI评分量表[4]: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估内容包括生活自理情况、提物、行走等10项,统计各项得分,总分=(所得分数/5×所回答问题数)×100%;ODI改善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本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与治疗组比较,③P<0.05。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 3个月后治疗组 30 15.23±3.32 7.12±3.11① 8.12±3.25①对照组 30 15.96±3.17 11.23±3.43①③ 13.07±3.12①②③
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分量表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分量表评分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分量表评分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治疗后比较,②P<0.05;与治疗组比较,③P<0.05。
组别 例 JOA评分量表评分JOA改善率(%)治疗前 治疗后 3个月后 治疗后 3个月后治疗组 30 10.31±1.63 22.12±2.56① 24.49±1.15①② 63.50±9.53 75.86±11.13②对照组 30 10.46±1.76 20.83±2.21①③ 22.59±1.96①②③ 55.93±10.12③ 65.42±12.37②③
两组治疗前后ODI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ODI评分量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ODI评分量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治疗后比较,②P<0.05;与治疗组比较,③P<0.05。
组别 例 ODI评分量表评(分) ODI改善率(%)治疗前 治疗后 3个月后 治疗后 3个月后治疗组 30 69.11±9.79 48.97±8.27① 40.31±6.71①② 30.43±6.05 42.45±4.13②对照组 30 65.47±9.52 44.19±4.51①③ 36.22±3.57①②③ 34.51±8.97 46.61±9.59②③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腰腿痛”、“骨痹”范畴,传统医学典籍《素问刺腰痛》、《医学心悟腰痛》中均有关于腰痛合并下肢痛相关记载,和现代医学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同。我国传统医学认为腰痛病因主要有外感风邪,经脉痹塞,肝肾亏损,筋骨失养,跌打劳损,气血瘀滞,先天有畸等,根据不同病因对症治疗,主要病因是瘀湿致血气滞,血气不通则腰腿疼痛[5]。可以服用疏经通络、活血化瘀汤剂配合运动锻炼来改善其症状。
本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主要采用消髓化核汤治疗,方中重用黄芪大补脾胃中气,使气旺血行,祛瘀而不伤正;当归尾长于活血,兼能养血,化瘀而不伤血;以防己祛风行水,与黄芪相配,补气利水作用增强,且利水而不伤正;白芥子散结通络止痛,辅以桃仁、红花,活血祛瘀,疏通经络;地龙性善走窜,长于通络,与生黄芪配合,增强补气通络之力,使药力能周行全身;借归、芍之养血,甘草之缓中,病去而正不伤矣。诸药合用,则气旺血行,瘀消脉通,筋肉得以濡养,痿废自能康复。
综上,消髓化核汤配合长期伸展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可改善自觉症状、工作和生活质量上优于单独长期伸展运动。